2025年2月10日星期一NO.1金融监管总局:保险集团应针对集中度风险持有足量的资本和流动性缓冲2月8日,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保险集团集中度风险监管指引》,要求保险集团公司建立集中度风险应急与缓释管理机制,明确各类...
元旦后,理财产品发行利率因固收类资产收益率下滑而回落,普益标准数据显示,1月底开放式固收类理财产品的近一年平均收益率降至2.86%,新发封闭式和开放式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分别降至2.71%和2.37%。国信证券分析师孔祥指出,受债券收益率与同业存款利率下调影响,今年新发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可能进一步下降40至50个基点,低于2%。这给银行理财子公司带来“保收益”与“保规模”的挑战。
2025年2月8日,贵州省纪委监委网站披露,贵州银行原党委副书记、行长许安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2024年5月22日,许安在接受贵州省纪委监委调查后被查出存在多项违规行为,包括利用职务便利损公肥私、非法占有公共财物、大搞权钱交易等,涉嫌贪污受贿犯罪。
2月8日,金融监管总局印发《保险集团集中度风险监管指引》,要求保险集团公司建立集中度风险应急与缓释管理机制,明确各类集中度风险应急管理职责分工、应急管理程序、风险缓释工具等规范要求。在各类集中度风险已经或预计发生重大风险,可能对集团流动性、偿付能力、声誉等产生重大冲击时,保险集团公司须制定应急管理与风险缓释方案并严格执行,有效控制和缓释风险。保险集团应针对集中度风险持有足量的资本和流动性缓冲。
节后首周,银行理财子公司及基金等投资机构对短期信用债展现出浓厚的抄底兴趣,纷纷买入高信用评级的短期城投债、产业债与银行二永债。这主要是因为市场预期未来资金面将边际趋宽,令此前价格偏低的短期信用债迎来补涨机会。首批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上市,进一步提升了高评级信用债的流动性和溢价潜力。业内人士认为,若市场情绪配合,尤其是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基金开始空头回补,短期信用债价格有望回升。
近日,A股13家银行公布了2024年度业绩快报,涵盖4家股份行、8家城商行和1家农商行。其中,区域性银行表现尤为突出,去年信贷投放明显提速。南京银行营收同比增长11.32%,浦发银行净利润增长23.31%。
2024年四季度,59家人身险公司披露了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整体综合退保率维持在3%及以下,较2023年同期有所下降。此外,有近百款产品的年度累计退保金额超过1亿元,其中10款产品合计退保超300亿元,主要涉及投连险、年金险等理财类产品。
2025年春节期间,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爆火,引发市场关注。然而,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冒名DeepSeek的虚拟货币在去中心化交易所流行。2月6日,DeepSeek官方澄清从未发行任何虚拟货币后,多个以“DeepSeek”命名的代币价格迅速归零。例如,一个名为“DeepSeek”的代币从2月5日下午18:30开始交易,最高价达380美元/枚,但2月6日下午已跌至0.1美元左右。
2025年2月6日,成都银行发行的80亿元“成银转债”正式从上交所摘牌,成为2025年首支完成强赎的银行转债。该转债于2022年3月3日发行,原定6年期限,因触发强赎条款而提前三年完成摘牌。转股后,成都银行总股本增至42.38亿股,核心一级资本得以补充,为后续业务发展奠定基础。2023年以来,触发强赎条款的银行可转债除了“成银转债”外,还有“苏银转债”和“苏行转债”。
2月7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开展保险资金投资黄金业务试点的通知》。《通知》旨在拓宽险资运用渠道、优化资产配置结构,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此次试点涉及10家头部保险公司,包括中国人民财产保险、中国人寿等。试点内容涵盖在上海黄金交易所主板上市或交易的多种黄金合约及租借业务。
专家分析,1月外储规模小幅回升,主要受当月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整体上涨带动。黄金储备方面,2025年1月末官方黄金储备连续三个月增加,符合市场预期。专家指出,央行连续三个月增持黄金,或与未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出现新变化,国际金价有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易涨难跌等有关。这意味着从控制成本角度出发而暂停增持黄金的必要性下降。
2月6日,央行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引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有关事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旨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曾圣钧指出,上述《通知(征求意见稿)》直击行业痛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此次六部门联合发布规范措施,加强对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的金融支持,重点聚焦账款及时支付等中小企业权益保障问题提出系列措施。
截至2月6日,伦敦黄金现货价格徘徊在2882美元/盎司附近,盘中创下历史新高。据悉,华尔街多家交易商近期为应对潜在关税政策,正将大量黄金从伦敦运往纽约,纽约市场黄金现货需求激增。此外,近期发布的《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指出,2024年全球央行的年度购金量达到1045吨,持续突破千吨大关。
2024年59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约247亿元,同比大幅上升,其中42家公司盈利,占比超七成。泰康人寿和中邮人寿分别实现净利润146.05亿元和91.88亿元,成为利润主要贡献者。这一业绩的改善得益于2024年9月以来政策利好带动资本市场上涨,险企投资收益显著提升。数据显示,2024年有20家非上市寿险公司的综合投资收益率超过10%,表明行业整体投资表现强劲。
2025年2月7日星期五NO.1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六部门公开征求意见日前,央行等六部门就《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引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有关事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