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飞龙表示,未来,平安资本将进一步发挥投资能力优势,挖掘绿色金融投资潜力,助力企业与社会实现绿色发展。
◎根据第三方机构普益标准发布的信托理财市场季报,第三季度共有58家信托公司发行了8727款集合信托产品,发行数量环比减少315款,降幅为3.48%。成立数量上,第三季度共成立7915款集合信托产品,成立数量环比减少133款,降幅为1.65%,共募集资4765.38亿元,环比减少442.08亿元,降幅为8.49%。
◎10月15日,泛海控股公告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14亿元~19亿元,预计第三季度亏损8.6亿元~13.6亿元。
◎四季度,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将继续保持基本平衡,不会出现大的波动。◎恒大集团总负债中,金融负债不到三分之一。债权人也比较分散,单个金融机构风险敞口不大。总体上看,其风险对金融行业的外溢性可控。
◎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意见》鼓励支持保险机构进一步提高投保年龄上限,加快满足7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保险保障需求。适当放宽投保条件,对有既往症和慢性病的老年人群给予合理保障。科学厘定产品价格,简化投保、理赔流程,积极开发适应老年人群需要和支付能力的医疗保险和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产品。
◎《附加监管规定》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在满足最低资本要求、储备资本和逆周期资本要求基础上,还应满足一定的附加资本要求,由核心一级资本满足。系统重要性银行分为五组,第一组到第五组的银行分别适用0.25%、0.5%、0.75%、1%和1.5%的附加资本要求。
◎陶冬:中国如何能够顺利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并继续保持亮眼的增速取决于三个战略的实施,其中之一便是“以内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要是尽量利用国内需求培育国内品牌,打通国内在生产、流通、分配各领域间的掣肘,提高经济效益。
◎日前,银保监会印发《银行保险机构大股东行为监管办法(试行)》,《办法》将控股股东和部分需要重点监管的关键少数主要股东一并界定为“大股东”,提出更为严格的监管标准,并主要从持股比例、对金融机构的影响等角度对大股东进行认定。
◎央行10月15日开展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5000亿元和7天期逆回购操作100亿元,利率分别维持2.95%和2.20%。◎分析人士认为,本月MLF高额等量续作,表明政策面支持目前银行体系中长期流动性适度宽松,有助于四季度展开一轮边际宽信用过程。
◎10月15日,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成都市商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四川省分局和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中小微外贸企业水平的若干措施》。◎成都市在全国首创由融资担保公司出具履约担保保函、银行提供免保证金远期结售汇服务方式,对融资担保公司担保费进行全额补贴,极大降低中小微外贸企业使用汇率避险工具成本。
◎《意见》要求,银行要严格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有效解决小微企业开户难点堵点,减少因风险防控对正常银行账户服务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在《负面清单指引》中,央行提出8大禁止行为,其中就包括不得要求小微企业存入大额存款、达到一定经营规模或绑定销售相关产品及服务等作为开户附加条件;不得出于成本收益等考虑拒绝小微企业开户。
◎2021年10月14日,深圳人民银行推进辖内金融机构开展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工作再获突破:全国性商业银行——招商银行公开发布环境信息披露报告。该行也是《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正式生效后,深圳地区首个披露环境信息报告的法人银行。
◎今年1-8月保费增长情况显示负债端持续承压状态。其中,寿险保费收入增速同比继续放缓,显示寿险渠道转型成效尚不明朗;财险公司保费同比继续分化,平安财险、大地保险保费下降态势进一步扩大,分别同比下降9.18%、11.33%。
◎《办法》分六个部分,共三十二条。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办法》建立了与赔付情况挂钩的产品定价调节机制,完善意外险费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具体来看,《办法》借鉴发达保险市场意外险监管经验,设定最低赔付率要求,对连续三年保费收入超过500万元且平均赔付率低于50%的短期意外险产品,要求保险公司及时调整费率,推动保险公司转变经营模式,保护消费者权益。
◎9月末,M1、M2同比分别增长3.7%、8.3%,增速分布比上月末低0.5个、高0.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同比增长5.5%。前三季度净投放现金255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M2增速在9月得到回升,而M1增速则延续了上月的下滑态势。每经记者发现,M1增速创近20个月以来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