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新旧交替之时,《每日经济新闻》梳理了2024年以来中国医药领域的重大事件,特别甄选出2024年医药十大新闻。
2024年,我们见证了科技领域的一系列重大突破,从深空探测到人工智能,从量子计算到生物医疗,每一项成就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科技的浪潮汹涌澎湃,创新的火花照亮了前路。在黎明前的暗夜中,我们听到了科技的号角,看到了未来的曙光。正如...
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能源法。该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长期以来,我国能源领域缺失一部基础性、统领性法律。能源法的出台终于填补了这一空白。能源法立法过程为何几经波折?为何能源标准法条删了又增……《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了多位参与能源法起草工作的亲历者,揭秘立法背后的故事。
11月京沪社零同比下滑引发关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此采访多位专家。专家表示,社零下滑主要与以下原因相关:暖冬致烧类(如燃油、煤气等)数据下滑、“双11”消费活动提前到10月、去年同期基数较高。
2024年即将结束,《每日经济新闻》精选新消费十大新闻。我们从宏观视角审视消费市场的演变,从微观层面洞察消费者行为的微妙变化,以期揭示消费市场如何在理性与感性的交织中,展现新活力和创造力。我们邀请了4位专家对2024年新消费十大新闻作点评。
2024年,各行各业在变革中持续前行,服务品牌、文旅品牌以及本土品牌的持续升级,共同构成了当前中国品牌发展的多元化格局,也引领了新的趋势。值此新旧交替之时,《每日经济新闻》从品牌角度出发,梳理了2024年以来中国各个领域的重大事件,特别甄选出2024年品牌十大新闻。
从PC时代到AI时代,中国互联网已走过三十年时光。大厂依然是叙事的“绝对主角”。2024年,横亘在彼此间的“那堵墙”轰然倒塌;TikTok在美面临“不卖就禁”危机,但淘宝、美团依旧没停下出海的步伐;“反内卷”“反腐”“立新规”,商业世界的熵增,不再影响秩序的重建;AI成为越来越被确定的答案。
2024年即将落下帷幕。这一年,银行业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砥砺前行,每一次的变革与创新都为行业的稳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年末之际,《每日经济新闻》隆重推出了“NBD年度新闻榜·2024银行业十大新闻”。我们不仅回顾了过去一年银行业所经历的变化和突破,同时也满怀期待地展望2025年。经过周期性洗礼的银行业,必将展现出更强的韧性和竞争力。
2024年即将过去。这一年,资本市场经历了挑战与变革,但每一次起伏最终都凝聚成了前进的动力。《每日经济新闻》重磅推出"NBD年度新闻榜·2024资本市场十大新闻",让我们在回顾过去一年资本市场风云变幻的同时,共同期待2025年的中国资本市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温来成表示,债务置换不会减少地方政府债务总额,但能够推迟部分到期债务的支付,从而为政府腾出若干年的时间来灵活安排财政收支,实现“以时间换空间”的策略。这一方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是必要的。“从政府决策角度来看,处理经济社会问题时需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12月1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全国铺开。该消息一度冲上当天的热搜,成为公众关注的热门话题。然而,为何大多数人明明开了个人养老金账户,但是往里缴存的积极性却不高呢?根据记者在上班族中随机发出的50份问卷调研结果显示,对打工人们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了各行业众多专家,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股市、楼市、新能源、对外开放等领域,对2025年经济政策、市场走势等方面进行研判。同时,也选用了一些其他专家的公开研究分析,形成了一共由17位专家参与的详细解读报道。
个人养老金制度从36个先行试点城市(地区)推向全国,各大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纷纷加大布局力度,提前启动预约开户活动,以抢占市场先机。在非试点地区,多家银行已开始接受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预约,预计12月15日正式开放开户。银行通过提供抽奖、立减金等优惠政策吸引客户,同时,还有银行考核“开户数和缴存额”,有分行预约开户已超5万户……
12月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通稿内容发布之后,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迅速拉升超4%,港股尾盘也出现大涨。12月9日晚11时,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幅扩大至10%。晚11时44分许,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涨穿7.26,日内已上涨超250点,涨幅0.35%。从资本市场的反应来看,投资者对于本次会议表达了积极态度。
12月6日,2024第十三届中国上市公司峰会在成都举行,主题为“壮大耐心资本·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党委委员、副会长孙念瑞等出席并致辞,原中国银保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梁涛等发表主旨演讲。峰会旨在探讨如何通过耐心资本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激发新质生产力的活力。主会场上还介绍了每经AI电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