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与香港联交所联合宣布,正式推出“科企专线”服务机制,支持特专科技公司与生物科技公司保密提交港股上市申请。自2018年港交所推出18A、18C创新上市规则以来,已有多家生物科技及特专科技企业成功上市。“科企专线”的推出,被视为港交所提升服务能级的关键举措。
截至3月17日,本月已有至少7家上市公司披露对外收购计划,且收购标的是曾经(拟)进行IPO的公司。不过,并不是所有上市公司的相关收购计划都能顺利落地。在本月,已有至少两个此类并购案例宣告失败。对于后续拟上市标的被上市公司并购的趋势,有券商人士认为,这或取决于IPO等方面的情况。
根据Wind数据,2024年A股新增IPO上市公司100家,创出3年新低。创业板成为新增IPO上市公司数量最多的板块,主板和北交所平分秋色,科创板则最少。城市维度上,上海、深圳领先,分别新增8家和7家IPO企业,常州、苏州等城市也表现不俗。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凭借“特而精”的特点,涌现出瑞迪智驱、成电光信等明星企业,尤其是在机器人和算力领域。
截至2024年12月19日,A股市场共有430家公司终止IPO申请,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创业板占比35.12%。终止公司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半导体、汽车和光伏等。部分终止公司或者转战港股IPO,或者选择被上市公司收购。此外,监管层对已撤回IPO项目“一查到底”,年内有26个项目被处罚或警示。
◎思看科技于2024年6月调整了此次IPO募资金额及募投项目,拟募集资金净额由8.51亿元减少为5.69亿元,募资规模缩水33%左右,募集资金不再用于总部大楼建设、营销及服务网络基地建设等项目。
◎戚薇、唐艺昕、吉娜等女艺人都曾入住,主打高端月子中心的SAINTBELLAInc.(圣贝拉)准备上市了。但看似光鲜的圣贝拉没有想象中那么赚钱。2021年至2023年,圣贝拉三年累计亏损7.73亿元。经调整后,2023年虽扭亏为盈,但公司表示未来无法保证盈利。
◎东郊到家计划上市,公司是怎样运营业务的?其与平台上的技师是怎样的关系?
◎3月15日,证监会发布多项IPO新政,着眼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同日,4家企业撤回IPO申请的信息被披露。分析认为,4家企业同日撤回IPO与新政关系应该不大,但监管部门对于IPO企业的真实性审核确将更严,对中介机构的要求更高。
◎在联储证券总裁助理尹中余看来,相较于倒查IPO,A股市场更核心的问题在于整个生态环境,举例来说,在A股市场去年下半年以来A股市场下跌的情况下,没有出现发行失败的发行人,相反出现了中签率极低、新股上市首日频频大涨的情况。A股最主要的任务应该是优化整个市场生态,让差公司无法发行成功。
◎2022年以来至今(截至12月15日)首发上市新股中有一半以上实现了超募。不过,从长期来看,超募公司股价破发率也要明显高于未超募公司。◎今年以来,首发上会公司中,近两成公司拟募资额甚至超过公司资产总额,这些公司中又有七成以上在报告期内进行了现金分红。◎63家近两年首发募资的公司在今年变更募投项目,部分IPO企业的募投项目上市几个月就建成。
◎记者注意到,公司对实际控制人景杰、景伟涛夫妇的老东家晋城蓝焰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现应收账款逾期,2020年-2022年坏账准备余额达到276.02万元、303.67万元、375.16万元,高于其他应收账款前五名单位且持续增加。
◎目前大明电子股权主要由董事长周明明家族、副董事长张晓明家族分别持有,周明明家族控制83.50%股份(含员工持股平台),张晓明家族控制16.50%股份,正是上述大额现金分红的主要实施对象。
◎联纲光电正在申报创业板IPO,公司主要从事信号传输连接产品、电声产品及3C配套产品的研产销。日前,就外部股东入股时估值问题、2021年业绩下降问题,公司对记者采访作出回应。
◎华耀光电6月底撤回材料、IPO申请终止,9月下旬,监管对其IPO申请过程中违规行为的处分落地:华耀光电及公司3名实控人被给予公开谴责处分。◎律师认为,证券交易所的纪律处分对上市有间接影响,例如发行人的董事等12个月内受到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的,发行人不能发行股票。
◎9月15日,证监会通过“答记者问”方式表示不存在“关闸”情况。记者也注意到,8月28日以来,三大交易所总共有40家IPO企业首发上会,全部过会。同时,三大交易所各板的IPO节奏近期分化特征有所显现,如北交所IPO受理数和首发上会企业数占比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