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午间,融创中国(HK01918,股价1.5港元,市值160.73亿港元)在港交所公告,7月3日,公司与特殊目的公司订立认购协议,据此,特殊目的公司有条件同意认购,而公司有条件同意配发及发行合共754,468,943股股份。特...
|2025年7月4日星期五|NO.1万科再获大股东深铁集团超62亿元借款7月3日,万科A公告称,公司第一大股东深铁集团拟向万科提供股东借款62.49亿元,用于万科偿还公司到期公开债务。在本次借款落地后,深铁集团已累计向万科提供借...
南京江宁区天地新城小区发生住宅维修资金套用事件,近1200万元资金被非法动用。江宁区公安机关已调查19名涉案人员,2人被逮捕。房产局将对工程项目重启审计,并追究弄虚作假责任。业主发现维修资金被扣,涉及道路、防水、消防等工程存在偷工减料、数量造假等问题。小区正进行业委会换届改选,业主呼吁成立监督委员会,加强决策透明度。
6月30日,融创中国召开2024年度股东周年大会,董事局主席孙宏斌罕见亮相,表示融创最困难时期已过。融创已完成境内债重组,境外债二次重组获75%债权人支持,保交付工作进入收官阶段。孙宏斌透露,公司将集中力量于核心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开发业务外,经营性业务和文旅项目也开始贡献收入。他对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预计今年表现将优于去年。
近期,多地出台“商转公”政策,广州、海南等地发布相关征求意见稿,允许符合条件的购房者将商业贷款转为公积金贷款,以减轻房贷压力。今年以来,已有近20个城市推进此政策。广州住房公积金年度结息和缴存额持续增长,为政策实施提供支持。该政策能降低购房者房贷利息成本,如100万元商贷转为公积金贷款,月供可减少近200元。但各城市设置申请条件,房价波动也可能影响政策效果。
第一大股东又“输血”了。7月3日,万科A(SZ000002,股价6.46元,市值770亿元)公告,经协商,第一大股东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铁集团)向公司再提供不超过62.49亿元借款(股东借款),并同意对已有的8.9亿...
今年上半年,头部房企拿地聚焦一二线热点城市,积极性提升,百强房企拿地总额同比增超三成,央国企仍为拿地主力,但民企参与度增加。热点城市供地“控量提质”,带动300城住宅用地出让金同比增幅超两成,平均溢价率提升。杭州、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土拍热度高,不断刷新楼面价纪录。房企对核心城市新房市场销售回稳看好,补仓意愿增强。
|2025年7月3日星期四|NO.1上海上半年一二手住房成交量创2022年来新高上海市房管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6月,上海一二手住房累计成交1311万平方米,为2022年以来同期最高,同比增加17%。其中,一手住房累计成交32...
今年上半年,楼市呈现新房和二手房价格分化态势。百城新房均价环比上涨0.19%,同比上涨2.59%,其中上海、合肥等城市涨幅居前;而二手房均价环比下跌0.75%。新房成交规模整体企稳,30个重点城市成交规模与去年持平。克而瑞预测,楼市分化将持续,核心一二线城市将是房企推盘重点。
阿那亚礼堂因独特设计成为网红打卡地,多地出现类似建筑。河南新乡经开里礼堂因几乎1:1复刻阿那亚礼堂,被阿那亚公司起诉侵权。经一审、二审、再审,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经开里阿那亚”礼堂需拆除。此案体现了法律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明确了建筑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司法边界,警示文旅开发商和设计师勿盲目复制。经开里公司表示将主张阿那亚建筑的合法性。
|2025年7月2日星期三|NO.16月百城新房价格环比结构性微涨7月1日,中指研究院发布报告显示,6月,全国百城新建住宅均价为16847元/平方米,受部分城市优质改善项目入市带动,环比结构性上涨0.19%,同比上涨2.59%...
6月30日,2025广东省房地产企业综合竞争力研究报告正式发布,广东省房协会长王韶等多位领导出席。报告显示,典型房企市场集中度分化,TOP100房企销售额占比下降,TOP10房企销售额占比上升。典型房企阵容变化大,央国企阵容不断壮大,外来房企有所扩容。
今年上半年,百强房企销售总额约1.84万亿元,同比下降11.8%。不过,近30家房企实现逆势增长。6月份,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3389.6亿元,环比增长14.7%。房企加速聚焦核心一二线城市,上海、北京等热点城市的贡献度居前列。下半年,房企销售仍面临压力,政策需进一步发力以推动市场全面止跌回稳。
6月30日,新世界发展公布两则重要变动。一是与有关银行债权人签订新的再融资定期贷款融资协议,对部分现有境外无抵押金融债务进行再融资,共涵盖约882亿港元债务,最早到期日为2028年6月30日,这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其短期资金压力。二是郑志刚辞任公司所有职务,7月1日起生效,以便投放更多时间于公共服务及其他个人事务。
上海宁国府邸,一个远离市区的豪宅项目,要求验资5000万元才能看房,单套总价2亿元起。该项目已建17年,位于长宁区,周边为高端住宅区。由普利兹克奖得主设计,11栋中空建筑主体首尾相接,风格小众。开发商表示土地性质无问题,因70/90面积限制及容积率要求导致开发延迟。2024年底规则调整后重启,预计售价高达20万元/平方米。市场分析师对其销售前景持谨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