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老牌中成药企康惠制药业绩持续下滑,归母净利润亏损扩大至8962.55万元,连续三年亏损。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仍呈下滑态势。公司面临产能扩张“反噬”利润、子公司拖累业绩等多重压力。为应对困局,康惠制药控股股东拟将22%股份转让给算力科技公司悦合智创,实控人将变更为李红明、王雪芳夫妇。对于此次“易主”,市场质疑亿安天下是否会“借壳”上市,但实控人方称暂无资产注入计划。业务重心仍停留在传统中成药领域,未来战略方向尚未明确。
2024年,光伏行业深陷周期低谷,隆基绿能也陷入亏损。不过,公司董事长钟宝申表示,重大危机是转型变革的催化剂。早在2023年初,隆基就抛出“光伏产能过剩预警”,并做出应对之策。其收缩扩产节奏、加强新技术研发、启动“精兵简政”举措,有效规避了产能过剩带来的价格冲击。2025年一季度,隆基亏损幅度大幅收窄。创始人李振国称,2025年是BC产能爬坡之年,隆基有望率先走出行业低谷。
2024年,曲江文旅实现营收12.53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1.31亿元,但亏损同比收窄32.79%。公司通过成本控制、回款效率提升及处置资产“回血”,展现出财务韧性。同时,曲江文旅推动IP运营,注册多个核心景区商标,实现文化资源“资产化”。此外,公司还叠加“演艺+酒店餐饮+文创+科技”等多元产业,降低对政府类业务的依赖。管理层调整也带来决策效率提升。曲江文旅的转型为文旅行业提供了高质量发展样本。
2024年,光伏金刚线龙头美畅股份业绩大幅下滑,全年营收同比腰斩49.66%,归母净利润下跌90.84%。受光伏行业周期性调整影响,公司主要产品金刚线“量价齐跌”。美畅股份下游客户集中度高,对单一客户依赖较大。面对行业挑战,公司加快探索第二增长曲线,加速钨丝线技术布局,但现有产能有限。尽管业绩不佳,美畅股份仍受市场和机构关注,4月25日接待了142家机构调研。
2024年,陕西能源营业收入达231.56亿元,归母净利润30.09亿元,连续三年增长。其亮眼表现源于煤电装机量的扩大和煤炭业务的增长。2024年末,煤电装机总规模1725万千瓦,煤炭核定产能3000万吨/年。尽管2025年一季度营收与净利润有所下滑,但煤电一体化布局使其抵御了价格波动影响。公司还通过收购与拓展,加大项目储备。陕西能源相关人士表示,其煤电联动机制平滑了价格波动,为企业稳定发展提供了支撑。
2024年,陕西两家上市公司标准股份与达刚控股均面临严峻挑战。标准股份归母净利润连续4年亏损,扣非净利润连亏13年,其工业缝纫机业务下滑明显。达刚控股扣非净利润连亏五年,尽管尝试切入环保、新能源赛道,但业绩未得改善,主营业务不振。两家企业均暴露出主业技术积累薄弱、战略定力不足的问题。在纺织、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下滑背景下,企业如何穿越周期、实现转型成为亟待解答的命题,技术研发与战略规划是关键。
2024年,三人行营收42.08亿元,同比下降20.35%,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比暴跌76.65%。主营数字营销服务收入同比骤降26.44%,应收账款、短期借款等指标亦亮起警示灯。尽管业绩不佳,公司仍豪掷1.5亿分红。为应对行业变局,三人行积极转型,投资高技术领域,设立新能源基金,战略投资荣耀终端等;推出AI营销2.0,整合先进大模型;进军彩票业务,布局销售网点。然而,新赛道尚处培育期,能否成为第二增长曲线,仍有待时间检验。
2025年初,三达膜发布2024年报,显示营收同比减少4.11%,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23.97%,扣非净利润同比增加21.13%。业绩增长主要源于成本控制和业务优化。然而,公司面临多重风险:主营业务中,膜技术应用营收下滑,显示核心业务扩张乏力;环保信息披露存在争议,全资子公司济宁三达水务因环保违法被罚,但年报未披露;此外,公司还面临与蓝晓科技的合同纠纷和白城募投项目仲裁案,直接冲击经营面与资金链。记者采访未获回复。
2024年,彩虹股份实现营业总收入116.64亿元,同比增长1.73%,归母净利润12.40亿元,同比增长87.55%,连续两年盈利。其中,液晶面板业务收入达102.91亿元,基板玻璃业务收入为15.11亿元,同比增长21.87%。年报同期,彩虹股份拟转让控股子公司彩虹光电30%股权,挂牌底价为48.49亿元。未来,彩虹股份战略重心或向基板业务领域倾斜,2024年下半年已对基板玻璃生产线项目建设主体虹阳显示进行增资。
2024年,西安市常住人口总量达1316.76万人,全年净增8.94万人,超越一众北方城市,重夺北方城市常住人口增量榜首。这一成绩得益于西安稳固的经济发展基础、优质医疗教育资源等多重因素。知名经济学者盘和林表示,应鼓励人口流动,并关注新城市居民权益保障均等化。然而,人口激增也带来教育、住房等挑战。未来,西安需在集聚中实现平衡、在扩张中提升质量,以迈向“强城”。
2024年,中再资环发布年报,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6.05%,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80.21%。公司营业总收入上升8.75%,但增收不增利。业绩下滑主要因废电回收补贴退坡,2021年补贴大幅减少30%,2024年处理基金变为专项资金支持模式。公司应收账款高达52.15亿元,是净利润的232倍。中再资环作为废电回收处理头部企业,面临补贴断供和应收账款风险,未来盈利底线或受进一步挑战。
2024年,秦川机床营业收入微增2.62%至38.6亿元,归母净利润上升2.92%至5378万元,但扣非净利润亏损扩大至-4517.01万元,主业盈利能力持续承压,依赖政府补助。公司高精度齿轮加工机床等产品出口占比提升,全年机床出口收入同比增长35%。秦川机床董秘办人士表示,第四季度受政策影响订单恢复强劲,但高端定制化产品交付周期长,业绩体现有滞后性。此外,公司在机器人减速器领域布局较早,但谐波减速器尚未规模化生产,贡献营收有限。
2025年4月14日,中国西电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营业总收入达222.81亿元,同比增长5.07%,归母净利润10.54亿元,同比增长17.5%。其控股子公司西高院同日也公布年报,营业总收入7.98亿元,同比上涨5.73%,归母净利润2.29亿元,同比上涨20.78%。受益于特高压赛道的确定性,两家公司业绩亮眼。中金公司研报指出,特高压是电网未来投资重点,建设确定性持续增强。不过,行业虽处顺周期,但未来各企业能否持续受益,仍取决于自身实力。
2024年,通源石油实现营收11.96亿元,同比增长16.21%,净利润5565万元,同比增长10.67%。北美市场营收占比突破七成,成功开拓雪佛龙等国际能源巨头为新增客户。其清洁能源及CCUS业务尚处前期筹备阶段,暂未形成实际收益。因未分配利润仍为负数,公司决定2024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这已是连续第五年未分红。此外,通源石油在投资者问答平台上回应,中美贸易加征关税对公司营收无影响,地缘政治或刺激油价上涨,有望带动北美业务工作量增长。
4月10日,国内OLED材料领先企业莱特光电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因OLED终端材料销售暴增,实现营业收入47,176.67万元,同比增长56.90%,净利润达1.67亿元,增长117.17%。莱特光电主要客户为京东方等头部面板厂商,其中京东方销售收入占比高达75.56%,显示出客户结构集中带来的依赖风险。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全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8.30%,并在硅基OLED领域取得技术突破,但市场仍处早期阶段。尽管业绩亮眼,资本市场受关税战影响波动,公司股价一度大跌,随后通过回购股份稳定市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