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投中研究院发布《1月VC/PE市场报告》。报告显示,受春节及市场波动影响,1月新成立基金数量环比、同比均减少,但高于去年多数月份。其中,浙江新设基金最多,广东项目吸金力最强。私募退出方面,1月私募基金并购退出表现亮眼,回笼资金创新高,其中代表性案例是青海省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转让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股权。
近日,创投市场动态频出。软银集团近日发布2024第三财季报告,显示净亏损达3691.7亿日元,主要因软银愿景基金录得3099.3亿日元的亏损。启明创投官宣人事变动,长期担任主管合伙人的梁颕宇离职,胡旭波和陈侃将共同领导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与此同时,人形机器人公司Apptronik完成3.5亿美元A轮融资,谷歌参与投资。
近日,多地百亿级基金签约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第二批22只专项基金成功签约,总规模达408亿元,覆盖南京、苏州等11个设区市及4户省属企业。百联股份与国泰君安携手设立20亿元的新基金,专注于品牌零售、文化体验服务等领域。广州计划设立100亿元未来产业基金,支持生物医药、硬科技等领域的创新链建设。
近日,金融信息服务巨头汤森路透宣布推出规模为1.5亿美元的第二只企业风险投资基金——ThomsonReutersVentures,重点投资于A轮融资阶段的早期科技公司。该基金将聚焦法律技术、税务与会计、金融科技、风险欺诈与合规及新闻与媒体市场等领域,旨在挖掘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潜力。
在近日的资本市场上,一系列重大融资和政策动态引发广泛关注。上周,海外多家大模型“独角兽”如OpenAI、Anthropic和SSI传来融资进展。孙正义旗下的软银集团接近敲定对OpenAI高达400亿美元的投资;与此同时,Anthropic有望获超额认购,实际融资规模或超20亿美元;此外,由前OpenAI科学家IlyaSutskever创立的SSI以200亿美元估值进行新一轮融资。国内方面,乐享科技获得IDG资本领投的近2亿元天使轮融资;上海柘飞航空科技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共享按摩椅品牌乐摩吧母公司乐摩物联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印尼水产养殖技术公司eFishery被曝财务造假。初步调查显示,公司管理层去年九个月内虚报收入近6亿美元,实际亏损3540万美元,且宣称的40万智能喂食器安装量实际仅为2.4万个。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已被解雇,投资者正讨论如何处理公司资产和剩余现金。eFishery曾备受瞩目,完成多轮融资,估值达14亿美元,此次事件可能对印尼初创企业生态系统造成损害。
近期,DeepSeek力压ChatGPT登顶美区AppStore免费榜;1月25日,AMD宣布全新的DeepSeek-V3模型已集成至AMDInstinctGPU上。受此影响,今日国内DeepSeek概念股“刷屏”,AI智能体、AI语料等概念股领涨;算力硬件股持续走低。分析认为,DeepSeek的低成本意味着大模型对算力投入的需求可能会从训练侧向推理侧倾斜,这可能会对英伟达等硬件商的市场地位和战略布局产生影响。
2025年初,启明创投、梅花创投等知名VC纷纷宣布入股A股公司,引发行业热议。这是去年“924”并购六条发布后,一级市场投资机构的新动向和玩法。私募基金谋求获取上市公司控股权并非新鲜事,国资也频繁通过私募机构拿下上市公司控制权。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更有利于产业整合,但不会从根本上改变VC/PE投资策略和运作模式。
近日,创投市场消息频传。AndreessenHorowitz(a16z)与礼来合作成立5亿美元生物技术生态系统风险基金;知名私募股权公司Ardian宣布旗下第九期私募股权二级市场投资平台募集300亿美元;AI独角兽思必驰完成5亿元新一轮融资;黑石集团收购会计及咨询公司CitrinCooperman多数股权。
近日,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多家央企及地方国资在上海签署国新创投基金合作协议。该基金首期规模达100亿元,存续期长达15年,出资方包括中国五矿、中国钢研等企业。此外,在上海科创基金生态大会上,上海国际集团发起设立的上海科创三期基金也正式签约。该基金目标规模为60亿至80亿元,旨在引导长期资本投向早期硬科技项目。
近日,国内美元基金年度股东大会陆续召开,美元LP数量较往年有所增加,这一积极信号振奋市场。过去两年,传统美元LP出资意愿下降,促使非美国地区的美元资金加速涌入中国,推动美元基金市场变革。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外币基金募资规模大幅下降,但中东、东南亚和欧洲等地的美元LP表现活跃。
对于今日A股普涨,是超跌反弹还是牛市拐点的问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与众多私募人士进行了交流讨论。受访者大多持偏谨慎态度,认为市场放量反弹,是对之前连续调整的修复,而牛市的确认不能单纯看某个交易日表现,而是要观察一段时间的走势。另外,对于2025年的投资主线,有调查结果显示,53.85%的私募看好科技成长方向。
进入2025年,VC/PE募资消息频传。心资本人民币探索基金完成首关,规模10亿元,专注硬科技领域;元禾璞华产业并购基金首关超12亿元,关注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农业机器人公司中科原动力完成近亿元B1轮融资,其产品已商业化应用;傅利叶完成近8亿元E系列融资,推出的人形机器人覆盖多场景。
2024年以来截至1月13日,各大量化私募竞相布局中证A500指增产品。私募扎堆布局,是因该指数配置价值高、市场认可度高,且能满足投资者需求、丰富产品线。为抢市场,部分量化私募对中证A500指增产品免收管理费,但大机构多未跟进。降费虽有助于扩大市场规模,却可能限制投研预算,引发恶性竞争,不利于行业发展。
新年伊始,各地大额产业基金纷至沓来。近日,宜宾市举行产业投资基金群发布仪式,发布了超600亿元产业投资基金矩阵,由宜发展集团、五粮液集团发起设立,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等产业。无独有偶,近日,2025年苏州市新型工业化推进会议举行,提出设立1100亿元新型工业化系列基金(包括900亿元产业基金和200亿元并购基金),新增制造业授信额度超5700亿元,推出一批面向产业科技的保险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