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获悉,近期具身智能赛道迎来新一轮融资高潮。7月9日,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星海图官宣接连完成A4轮及A5轮战略融资,两轮合计融资金额超过1亿美元。其中,A4轮融资由今日资本、美团龙珠联合领投,A5轮由美团龙珠、美团战投联合...
近日,腾讯再次做LP,出资“并购女王”创办的晨壹基金,凯辉宣布新设一只智慧能源基金。在投资市场上,“杭州六小龙”宇树科技、云深处科技均有新融资消息传出。此外,正值IPO冲刺期的智谱宣布再获上海国资10亿元投资。腾讯出资晨壹基金近日,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近日又有外商独资基金管理人成功备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官网显示,美国知名商业地产集团汉斯集团(Hines)旗下的汉斯(上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斯基金)在6月23日顺利完成备...
近日,券商在基金设立方面颇为活跃,财通证券全资子公司财通资本落子杭州,担任富阳区“3+N”产业基金管理人;兴业证券在莆田市发起一只10亿元新消费并购股权投资基金。此外,南京、郑州、天津等地均有新基金设立,投资方向涵盖工作软件、智能装备...
6月17日,国元证券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国元股权参与发起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建安民航启鑫基金,主要投资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该基金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并取得营业执照,LP阵容有所调整,广西引导基金成为新LP,GP国元股权认缴出资额增至3.5亿元。2025年以来,券商在布局股权投资领域动作频频,不少券商旗下的私募股权子公司今年都有新基金成立。
近日,全国首只养老科创产业基金在沪成立,重点支持养老硬科技及智慧医疗。同时,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完成第七批子基金签约,投向先进制造等领域。此外,湖北设立1000亿元高速公路发展基金,80%用于高速公路建设;陕西首只AIC股权投资基金完成注册,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山东将新设1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投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硬科技”领域。
对于卸任原因,知名量化私募靖奇投资实控人范思奇表示:“作为基金经理,我发现管理公司事务、协调合作关系及处理合伙人事务占用了绝大部分时间,这不仅影响了我的生活质量。”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量化私募今年以来收益均值为6.85%,而范思奇管理多只产品都超过了这一水平。那是什么在“影响生活质量”呢?
◎2025年以来,地方国资频繁收购上市公司,案例数量或创历史新高。国资机构与产业资本联手收购增多,目标多为中小市值企业,但也出现高市值行业龙头被整合的案例。◎在大批国资密集入场后,相应的问题也集中暴露出来。到底应该如何平衡“该买”与“会买”?破局之道,或许在于合作模式的重构。
有百亿私募人士表示,2025年至今,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投资者信心等各方面较去年同期均有大幅度改善。市场成交量达万亿以上,无论对主观投资还是量化投资而言,均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回报,高净值客户在今年上半年通过私募渠道入市的意愿十分强烈。
近日,多领域投资动态引发关注。广东发布政府投资基金管理费新规,推动私募股权市场高质量发展。朝希资本募得7亿元,聚焦能源与科技赛道。英诺在成都设立新基金,助力科技成果转化。OpenAI以65亿美元收购AI硬件公司io,拓展消费级市场影响力。深创投领投人形机器人公司加速进化,本末科技获北京国资投资。此外,小米独家投资柔性触觉感知公司尧乐科技,延续生态链布局策略。
◎全国首批首只央企创业投资母基金——诚通科创投资基金落地,首期规模300亿元,重点布局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出资17只子基金,涵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中国太保发布300亿元战新并购基金,聚焦上海国资国企改革。
2025年以来,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回暖,新成立基金数量快速增长,热点赛道不断涌现。江远投资创始人张江表示,外资机构高管频繁来中国调研,中国资产“质价比”优势突显,国际资本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度和投资意愿显著提升。外资配置中国资产的逻辑正从短期机会转向长期战略,关注中国创新的长期价值。张江认为,政策与资本的双向赋能将推动中国科技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2025年,随着优质科技项目份额紧俏,私募股权市场活跃度温和复苏。科勒资本北京办公室总经理杨战观察到,国际资本对中国科技资产兴趣回升,半导体、AI等硬科技赛道逆势坚挺。杨战认为,中国硬科技领域展现出的创新能力与市场前景,正吸引外资重新评估其投资价值。
2025年以来,中国私募股权市场投资案例数止跌回升,科技赛道占比突出。博原资本管理合伙人蒋红权观察到,年后市场活跃度回暖,明星项目涌现,海外投资人因中国科技产业实力提升而重新评估中国资产价值。他认为,中国产业实力将吸引外资持续流入,外资对中国资产的重估将是长期趋势。同时,政策与市场的共振效应也在助推市场回暖,但外资回流仍面临法律法规、退出生态等现实挑战。博原资本则通过“孵化+出海”模式,加速全球化探索。
2025年,宇树科技等中国科技新锐在全球资本市场备受热捧,海外投资人对中国科技资产关注度“V型反弹”。祥峰投资管理合伙人夏志进表示,海外LP态度转变,从观望转向追捧,尤其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他认为这并非短期效应,而是中国科技创业生态进化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