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起,短剧市场迅速崛起。郑州依托其产业优势,吸引了大量短剧剧组入驻。当前,短剧产业的逐渐规制化,利润非常透明,“2023年短剧行业投资回报率还不错,例如投100元能赚300元,但到了今年,投资100元只能赚120元了。”伴随行业发展,行业人士意识到,短剧可被视为“产品”而非单纯的“作品”,其内在逻辑更类似电商。
今年,重卡市场呈现“高开低走”,行业整体销售低迷,1—11月销量约81.8万辆,同比降幅5%。需求不足、运价低及成本增加成为市场低迷的主要原因。此外,新能源重卡销量增长显著,全年预计销售8600辆,同比增长280%,显示出该领域的潜力。尽管面临挑战,中国重汽集团及其他行业领导者对未来市场持谨慎乐观态度,预计2025年后将逐渐恢复。
山东环境保护基金会秘书长王必斗认为,新兴技术为生态环境的高效能管理,全面打造数字生态文明推进平台,增强绿色产业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同时,也为前瞻布局绿色低碳领域未来产业,培育绿色化数字化服务化融合发展新业态,构建绿色增长新引擎,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
◎生成式AI是所有手机厂商必须拥抱的一个赛道,它代表着手机未来的趋势,在这块做得好的厂商在未来一到两年内是会有回报的。◎纯端侧的AI不需要付费,数据也不会离开手机,但如果用户需要用到云侧,又比较在意隐私,就会有私有云的概念出现。
◎分析认为:“对各行各业以人工智能作为基础并延伸进行信息化改造,将在可见的未来里成为一个我们可以想象到的、正在实现的巨大的跃升和方向。当然了,它的带动是一条漫长的链条,比如说在算法、算力、数字传播、数据模型等方面都会实现非常大的基础推动力。”
12月7日,斯坦福大学商学院FrankE.Buck金融学荣誉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伦·斯科尔斯(MyronScholes)出席2024腾冲科学家论坛——“科技+金融”论坛时,发表题为“AI和金融中的不确定...
12月6日,2024AI+数字笔迹创新应用发展论坛在重庆召开。阿里云副总裁张磊指出,大模型产业将经历三个阶段,逐步深入生产生活,重塑业务流程。电子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院长张小松强调,大模型背后的机器学习存在脆弱性和安全隐患,需加强防护。
大模型的高性能计算和高带宽存储需求导致数据中心电力消耗激增,EPC联合创始人AlexLidow表示,数据中心的能耗可能很快会占到世界电力生产的8%。随着AI市场的快速增长,数据中心的电力与算力需求急剧上升。为应对高能耗问题,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因其高效能和低损耗特性,成为提高AI服务器运行效率的关键技术。
12月6日,每日经济新闻发起的“2024年度AI产业落地十大创新案例”,在“2024数智科技大会”上正式揭晓。2024年,AI落地应用开始深度与广度并存,既有在特定领域的深耕细作,也有跨领域的融合创新。同时,应用场景逐步多样化,从视觉影像到体育摄像,从基础设施建设到营销招聘,AI已经无处不在。
12月5日,2024光伏行业年度大会在四川省宜宾市召开,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介绍,2024年前10个月,光伏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价格大幅下滑。但也要看到,光伏产品1—10月的出口量增长明显,尤其是电池、组件。会上,业内强调了行业自律的重要性,并提到可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促进行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12月4日,北京教育信息化产业联盟在京主办了以“人工智能赋能中小学创新发展”为主题的一场研讨会。近200位教育界人士参会,共同探讨AI技术如何赋能中小学教育。会上,专家们表示,AI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还促进了人机协同教学模式的发展,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提供了新途径。
美国当地时间12月2日,拜登政府发布新的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将136家中国实体列入“实体清单”,并对24种半导体制造设备、3种软件工具及HBM芯片出口增加限制,影响涉及北方华创、拓荆科技、闻泰科技等多家中国知名半导体企业。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对此表示,中方一贯坚决反对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的措施,对中国进行恶意封锁和打压。“中方将采取坚决措施,坚定维护中国企业正当合法权益。”
今日(11月21日)上午,在2024(第四届)Mysteel锂电产业年会上,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原秘书长刘彦龙谈起了中国锂电的发展情况。他首先提到,2023年中国锂离子电池产量约为910GWh,同比增长23.3%,在全球产量...
11月18日,原木期货正式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大商所)上市交易。上市3个交易日以来,3个合约较810元/立方米的挂牌基准价均有所下跌。截至11月20日收盘,主力合约LG2507报价770元/立方米。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木消费国...
2024年中国光伏产业遭遇寒冬,价格创历史新低,行业整体亏损。11月18日,在第七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上,业内人士认为“下一个春天肯定会到来”。乐观估计,行业或明年回暖,最主要原因仍是光伏的成本优势,但回暖预期尚未体现在订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