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匠心之旅——中荷陶瓷珠宝交流展”不仅是中荷两国艺术家交流互鉴的精彩呈现,更是成都助力两国深化文化领域合作的又一重要见证。
加速“出海”,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合作,正成为四川“智造”抢占新兴产业高地的重要发力点。
6月4日下午,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召开动员会,近期将对全省贯彻实施《条例》情况开展执法检查。记者从会上获悉,本次执法检查组将兵分三路,分别赴内江和泸州、绵阳和阿坝、资阳和甘孜等六个市州开展实地检查,并委托其余15个市州人大常委会同步开展执法检查。
截至目前,成都全市已累计培育“小巨人”企业354家,排名全国城市第7、副省级城市第4;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100余户,占全省60%以上;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基本形成。为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壮大,成都研究制定了《成都市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按照行动计划,到2027年,成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将达到70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累计达4000余家、创新型中小企业累计达8000家。
5月25日至29日,第二十届西博会在成都举行。当西部大开发进入新阶段,西博会为世界敞开了一扇观察与参与西部大开发的窗口。而作为举办地的四川和成都,也再次走上世界舞台中央。
为了更好地促进成都科幻产业的发展,增强中国同世界在科幻领域的合作,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每经智库承办,成都市对外开放合作促进中心、成都市法学会、游戏茶馆、共佳品创联合支持的成都科幻产业国际沙龙于2025年5月28日在成都举办,邀请国内外优秀科幻企业、知名科幻专家共聚一堂,探讨全球科幻产业的发展方向。
成都市委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行动将继续做优“有需必应、无事不扰”服务品牌,聚焦企业在网信领域面临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实施精准帮扶。同时,结合网信领域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持续深化“助企护企”工作,赋能优质企业引育和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网信服务、支撑和保障。
此次行动将继续做优“有需必应、无事不扰”服务品牌,聚焦企业在网信领域面临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实施精准帮扶。同时,将结合网信领域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持续深化“助企护企”工作,赋能优质企业引育和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网信服务、支撑和保障。
根据普查结果,四川目前发现有汉文古籍约23万余部187万余册、少数民族古籍约50万册,其中246部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数量居全国前列。与此同时,四川省图书馆副馆长杜桂英透露,目前古籍工作专业人才较为缺乏,人才队伍建设难以匹配古籍保护利用需求。为破解古籍保护利用难题,加强法治保障正当其时。
5月24日下午,成都首场“科学大讲堂”开讲,不仅邀请到钱学森之子钱永刚、首位成都籍航天员叶光富,还有来自脑机接口、暗物质探索、未来交通等前沿领域的科技“大牛”。以城市之名为科学开讲,成都又在谋划什么?
5月23日下午,乐山市投资推介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现场签约“犍为低空经济产业园建设及运营项目”、四川中云汇(乐山)5G智慧碳中和城市驿站设施智能制造基地等14个项目,投资总额262.5亿元,涵盖绿色化工、低空经济、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产业领域。
得益于两款车型投产放量,成都新能源汽车产品更丰富,产品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标志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据了解,成都今年还将有其他新能源车型投产,“预计总(产)量至少能翻一倍多”。
从哪吒破圈到卫星刺破苍穹,成都高新区以场景为牵引,推动更多未来技术走进现实。
作为四川省产业组团之一,成都传媒集团、成都传媒产业集团展位位于深圳文博会15号馆四川省产业组团展区。参展项目共分为四个板块,分别是重点文创园区板块、文化+科技演示板块、文化出川出海板块以及文创周边产品板块。这组由“立园满园—文化出川—科技赋能—成都礼物”构成的传媒生态矩阵,正向全球传递“成都智媒”的新声音。
《哪吒2》里有这样一句台词:“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哪吒2》的成功,恰好说明了成都可以成就年轻人的梦想。从“少不入川”到“少必入川”,不止文创产业的从业者,而是来自千行百业、百花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