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图片来源:每经记者淡忠奎摄一季度是全年经济的风向标,眼下各地重大项目密集开工。2月13日,四川省2025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现场推进活动在成都崇州市中发天信轻型航空发动机研发生产基地举行,航空发动机高性能...
1月22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简称“发改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划之际,成都市发展改革系统2025年将聚力推动八个任务,力争为经济大盘做更多贡献。
从南国国际冰雪季到东区新年音乐季,从成都非遗贺新春系列活动再到“其乐融‘蓉’新春消费季”,这座城市一直在为全球各地游客创造出不一样的惊喜。当一座加速迈向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展现出独特的消费引领力与辐射力。不少游客表示,“来一趟就可以体验过年的N种方式,成都真的是一座很懂得花式‘宠粉’的城市。”
钟燕平表示,川剧和四川曲艺作为两个经常“被混淆”的艺术门类,却开始面临不同的处境。“曲艺的保护传承在近五年来,远远落后川剧。”为此,她建议,参照川剧,成立曲艺的传承保护法,或者作为“补充条例”纳入川剧保护条例的范畴,推动曲艺创新传承方式,展现新面貌,“让曲艺活起来、立起来”。
马杉表示,接下来将积极发挥通信领军企业作用,放大数字化平台优势,推动数据流通服务,为全省制造业“智改数转”赋能,尽己所能地服务四川新质生产力发展。
根据四川市(州)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51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40.1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6752.9亿元,增长5.4%;第三产业增加值16218.3亿元,增长6.0%。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始终认为知识产权保护,不仅关乎企业和个人的切身利益,更深刻影响着产业技术革新和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唐印表示,同质化竞争背后往往关联着“低价”“恶性”之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经济的质量,未来需要用差异化的、有竞争力的创新技术,引领高质量发展,并与发达国家“同台竞技”。
“电子科技大学已培养24万余名优秀人才,广泛分布于珠三角、长三角、川渝等电子信息产业发达的地区,其中8万多名在深圳创新创业。”“恳谈会”一开始,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孔令讲就抛出这样一组数据。
1月17日,“湾区↔成都新质生产力推介发布会”在鹏城深圳、活力湾区举办,这也是成都市2025年有关新质生产力的首场推介会。“低空经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氢能产业属于长坡厚雪新赛道,也是成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领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成都希望就这三大前沿领域,加速推动与湾区陆海产业的深度融合,打开产业跨区域合作的新局面。
“希望通过本次会议,各位代表能够详细了解过去一年的预算执行情况和今年的预算安排情况,详细了解相关部门专项资金的使用和安排情况,并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诠释好、引导好、审议好今年的预算报告和草案。”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礼在会上表示。
吴长江提到,接下来,他将结合时代主题创作更多作品,拓展国际传播“朋友圈”,解锁国际传播“熊猫热”,促进巴蜀文化在国际交流中“叫好又叫座”,让四川故事讲得好、传得开,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编织四川拥抱世界的桥梁纽带,在助力治蜀兴川的实践中提升政协委员的贡献率。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在王伟看来,每个极点的发展都有主要推动力,京津冀是功能纾解、长三角是绿色一体化、大湾区是产业协同,但成渝地区的主要推力仍有待进一步探索明确。他认为,成渝地区可以共建“微核”股权基金,以此实现共同繁荣。
四川省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和四川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将分别于1月20日-24日、1月19日-23日在成都举行。今年,四川省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新增“代表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四川省政协全体会议也将首次开设“委员通道”。
赶着节前,成都借与深圳常态化开行动卧列车的契机,向粤港澳大湾区展示着自己的“创新动力和市场潜力”,当然也拿出了推动两地交流合作的诚意。为期5天、系列活动共计16场、多位领导出席、11个区(市)县开展专题活动、与华为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成都市新年首站投资促进系列活动(以下简称“投促活动”)在粤港澳大湾区举行。
“成都自古就是中外交流的枢纽,是西南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在服务国家促进国际交流交往、维护国际贸易稳定等方面,成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开放门户作用。”王智超认为,随着成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供应链的作用和优势将进一步凸显。未来,国际供应链服务站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服务成都更好地融入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