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发布的清单包含198个合作项目。其中,智能制造项目78个,涉及智能驾驶、传感器、工业机器人、智改数转等领域;人工智能项目52个,涉及机器人、云计算、大模型、AI芯片及硬件、数据服务等领域;低空经济项目39个,涉及无人机、飞控系统、低空智联网、空域管理系统等领域;其他领域项目29个,涉及智慧城市、卫星互联网、虚拟现实、数字文创、智慧医疗等方面。
四川省委、省政府近日印发《关于支持成都做优做强极核功能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15条政策措施,支持成都加快建设“三中心一基地”,持续做大经济总量、做强核心竞争力、做优功能品质,打造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治理新标杆。
6月24日,成都召开县市新城高质量发展大会,紧接着,一份干货满满的《成都市推动县市新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于今日正式对外发布。高规格部署县域经济,成都不仅意在加速推动首个“千亿县”诞生,更欲为城市经济增长寻找新的动力源。
蓉港联手一体 激发体育活力——“全球联动·产业互动”体育产业国际沙龙在港举行
6月19日,在参加2025“投资成都”全球招商大会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交流会时,成都海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战略顾问左敏再次提起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为什么是成都?”在他看来,这个问题已经变成“为什么不是成都?”拿他自己举例,作为上海医药前执行董事、总裁,因成都医药产业的迅猛发展,他欣然回归故乡。
“未来低空经济要热起来,首先大量的低空飞行器要先飞起来。我们未来面临的将是一个大流量、强耦合、高时变的飞行环境,传统的‘靠人管‘的这种模式将难以为继,亟待建立数字化、自主化、协同式的低空交通智能管控服务保障体系。”6月19日,2025...
6月19日,作为2025“投资成都”全球招商大会的系列活动之一,低空经济产业应用场景对接会在彭州“天空之眼·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举行,发布“投资机会+应用场景”合作清单,其中包括9600万政策补贴,30亿元产业基金矩阵等支持政策。
四川将推出一系列具体措施支持文旅发展,包括培育若尔盖湿地、稻城亚丁等世界级文旅新地标,支持成都、乐山建设世界美食之都,实施巴蜀文旅全球推广计划,统筹整合50亿元设立四川省文旅商贸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等。
眼下,成都正试图通过一场真实场景“试验”,验证“人”与“人”的交互,助力企业们更快更好地迭代机器人技术,“跑出”真正能干活的机器人产品。
6月18日,2025“投资成都”全球招商大会即将正式开幕。大会以“合作·创新·未来”为主题,会期3天,将举办“1+6+6”系列活动。其中,主活动会场设在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将邀请400名嘉宾参会,世界500强、跨国公司、重点央企、龙头民企和上市公司占参会企业的80%以上。
近日,四川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健全“一老一小”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6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发布会,介绍该方案具体内容。据介绍,《方案》共十个部分,围绕“一老一小”领域重点热点难点,在生育支持、普惠托育、养老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含金量的政策措施。
“举几个案例来说,(AI)可以把原来传统产业或二产做一些更替,面向煤炭、电力等传统场景去重塑一些新的功能。提供新的医疗诊断方式、教育培训模式,也包括智能电力系统、水环境及水污染治理系统等。”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沈灏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维度看,AI能提供大量的服务和赋能,要不断挖掘更多的“真实场景”。
面对迫近的“双碳”目标,我国下一步发力重点何在?6月12日,在成都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天府永兴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指出,技术问题仍然是实现“双碳”目标最大的障碍之一。
对于“人工智能强化学习可持续发展计划”,李文新认为,企业不仅有实训技术,也了解人才需求的方向,与高校一起打造课程更加有的放矢,有助于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培养和使用模式。
多位全国人大代表表示,通过一线调研,对四川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基础、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等都有了更加直观清晰的认识,有助于下一步提出更加精准、有力的建议,更好地推动地方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