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郑州召开《郑州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和《郑州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起步区建设方案(2020~2035年)》专题新闻发布会。郑州市发展改革委相关人员表示,“本次规划可以说是郑州回答黄河战略命题的纲领性文件、总体蓝图和建设方案。”
历经数年酝酿和筹备,重庆新机场建设已迈出实质性一大步。此前,“开工建设重庆新机场”已被明确写入重庆“十四五”规划纲要。这不仅事关重庆自身的发展,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区域格局走向。
盘点过去的成果,两地召开党政联席会两次、常务协调会两次,各级各部门开展交流互访100余次,促成企业间达成产业链合作18对。
大会期间,一批平台经济、数字消费、产教融合的重磅项目将在现场集中签约。同时发布成都市平台经济暨电子商务新消费场景100个机会清单(第二批),为招引投资提供指南。
12月10日,以“融合发展美好典范”为主题的2021成都新经济“双千”发布会打造产业功能区“人城产”融合新范式专场即将在蓉拉开帷幕。
为何众多企业家纷纷选择在成都创业?上市公司数量爆发背后,又透露出成都的哪些秘密?五家上市公司董事长及企业高管的现身说法,也许能帮我们拼凑出一幅关于这座城市发展逻辑的拼图。
对于打造“康养济南、扁鹊故里”品牌,过去数年,济南一直在努力,却收效甚微。倒是隔壁的河北邢台,将扁鹊这块“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12月8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的发布对象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人民政府。该方案指出,推动皖北地区加快发展,对缩小长三角区域内发展差距、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月7日,在北京举行的地区品牌影响力报告发布暨研讨会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完成的《中国城市品牌影响力报告(2021):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2021年全国城市品牌影响力指数排名,入围前十强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重庆、武汉、南京和天津。
近日,成都青羊正式出台《青羊区关于精准应对疫情冲击全力实现年度目标任务的23条实施意见》,多措并举、助企纾困。
“维权者”在致歉信中用到“潼关肉夹馍品牌”这个概念,此类品牌应该谁拥有、谁使用?作为一个“集体商标”,与“地理标志”和品牌的关系究竟是什么?这些问题都须认真厘清。
多年来,昆明和南宁都定位为面向东南亚的区域性国家中心城市。此前,南宁凭借“西部唯一出海口”优势,在陆海新通道规划中显然压过昆明一头。而如今随着中老铁路通车以及建设中的中泰铁路,昆明再次与南宁站在同一位置。西部陆海新通道上两个重要节点城市,谁会成为真正面向东南亚国家的“流量入口”?
12月7日,青岛市召开“全面加快青岛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新闻发布会,按照计划,青岛地铁1号线南段将在年底前正式开通,开通前将组织团体和市民进行试乘体验活动;同时,今年年底前实现2号线、5号线、7号线三条线路的开工,创造“当年申报、当年获批、当年开工”的青岛速度。
12月7日,每日经济新闻每经智库联合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正式推出“2022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协同发展典型实践征集”活动,深度挖掘成渝及周边地区各组织在促进成渝双城大融合大发展方面开展的区域联动合作实践,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长沙的逆袭,仅用“网红”一词不足以概括;长沙的格局,也绝不仅仅止于“网红”。就在近日,湖南首度提出实施“强省会战略”。这背后的潜台词是:长沙还不够强。这座拒绝躺平的城市,还有更大的使命和更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