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台下,这场超级对接会究竟折射出哪些成都数字经济最新的发展趋势?屏幕内外,我们可以窥见这座城市怎样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逻辑?
根据四川省市(州)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前三季度,成都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438.75亿元,同比增长10.0%。其中,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5.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5.2%。
近年来,成都武侯区依托“华西医美健康城”,大力发展医美健康产业,积极打造特色鲜明、要素集聚、配套完善的“中国医美之都”核心承载区。
在“促进共同富裕”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刚刚被中央定调的这一关键时间节点上,这场峰会不但为社会资源重新配置下的资本流动指引了方向,也让嗅觉灵敏的资本洞察到成都抓住新发展趋势的能力和做强做大资本市场的潜力。
成都市医美区域聚集发展态势初显,经过“医美之都”近几年建设,成都医美机构呈蓬勃发展态势,预计到2025年,成都医疗美容产业营业收入将达到1000亿元。
随着最后一场路演活动结束,2021成都市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双千”“双百”超级对接会三场专题路演圆满落幕,并取得丰硕成果,据统计,三场路演共达成签约项目30项,总签约金额达330亿元。
成都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广泛联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成德眉资乐,开展城际投促交流、行业技能展示、美食文化互鉴等多种形式的交流,助推美食产业合作。
从经济体量看,8座城市处在不同层级。根据2020年数据,成都、青岛、佛山和泉州均为GDP万亿城市;常州、温州、台州分别在7000+、6000+、5000+亿元级别;江阴则是此次唯一入选的县级市,但2020年GDP也超过4000亿元,在赛迪百强县榜单中排名第二。
中医药产业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聚焦中药产业,近年来整体发展发展情况如何?区域格局呈现怎样的趋势?哪座城市在这条产业链上异军突起?透过城市进化论×启信宝联合推出的《2021全国中药产业区域研究报告》(下称《报告》),我们试图探究一二。
日前,住建部发布了最新一份《2020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对全国城市的市区面积、建成区面积以及建设用地面积进行了详尽的统计。参考其中的数据,我们可以思考几个问题:超、特大城市在人口增长的同时,建设强度出现了何种变化?人均城市建设用地处于何种水平?城市建设在何种程度上支撑超、特大城市发展?
下一步,青羊区将持续深化与西南财经大学合作,进一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支持财大师生将更多创业创新成果在青羊孵化,打造“财大科技成果孵化中心”,共同助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西部金融中心建设。
10月22日,成都高新区企业中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鸣锣上市,成为成都高新区今年诞生的第8家上市企业。今年以来成都高新区上市及过会企业总数达12家。
按照实施清单,今年内,成都高新区将建成绿道突破350公里,新增绿地50公顷,完成立体绿化1.4万平方米。
川渝两地人大常委会已将协同立法保护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作为重要的协同推进项目,计划于今年年内同步通过,同步出台,同步实施。
近年来,成都国际铁路港正以通达全球的物流通道、完善的枢纽口岸功能、国家级的功能平台以及集聚的产业生态等优势建设国际供应链经济核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