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政策例行吹风会。会上,凌激指出:“在华的外资企业贡献了近7%的就业,七分之一的税收、约三分之一的进出口、二分之一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既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桥梁纽带。”
在邬贺铨看来,可信数据空间就是一个“有围栏的数据沙箱”,数据使用方以数据“可用不可见”的方式互惠或有偿使用数据。建设可信数据空间就是要解决7大难题,包括数据流通、共享和利用的问题,同时消除对数据泄露、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的担忧,并且可以解决跨境数据流动中的合规性问题。
2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5年1月的CPI和PPI数据。1月份CPI同比上涨0.5%,环比上涨0.7%,其中,食品价格环比上涨1.3%,非食品价格上涨0.6%,旅游、文娱等服务消费放量推动服务价格上升0.9%。PPI方面,1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同比均下降2.3%,环比下降0.2%。
2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据悉,改革主要内容有三方面:一是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二是建立支持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价格结算机制;三是区分存量和增量项目分类施策。
2月8日11时50分,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沐爱镇金坪村发生山体滑坡,造成人员被埋。习近平总书记、李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国家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立即要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出游5.01亿人次,同比增长5.9%;国内出游总花费6770.02亿元,同比增长7.0%。全国出游人次和总花费再创新高!各地深挖春节“非遗”文化内涵,策划举办庙会、醒狮、英歌舞、龙舞、板凳花灯龙等年俗活动,吸引大批市民和游客。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全国灵活性改造完成3.6亿千瓦,目前全国灵活调节煤电规模超过6亿千瓦,有力支撑了2021—2024年累计新增8.7亿千瓦新能源并网发电,且实现了较高的新能源利用率,充分体现了煤电对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支撑作用。
1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规划》明确,到2027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到2035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免签政策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涌入中国,入境游成为世界了解中国、感知中国的重要窗口。根据国家移民管理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24年,全年累计签发外国人签证证件259.7万本次、同比上升52.3%。全国各口岸免签入境外国人2011.5万人次,同比上升112.3%。
国务院总理李强1月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就业优先,加强政策支持、培训赋能、服务助力,努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要加力就业岗位挖潜扩容,聚焦先进制造、服务消费、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推进实施岗位开发计划,提升经济发展的就业带动力。
谈及高质量实施RCEP方面工作情况,杨帆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三年以来,全国贸促系统RCEP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共计219.63亿美元,签证份数共计64.74万份。签证金额与份数分别同比增长10.35%和24.82%,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王青表示,整体上看,受以旧换新等存量政策和一揽子增量政策带动,四季度GDP增速大幅回升,超出市场普遍预期。盘和林指出,从质量上看,我国的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劳动密集型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度有所降低,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业开始成为中国经济新支柱,这也为中国经济增加了韧性,增强了中国经济抗风险的能力。
2024年全国基本医保基金总收入3.48万亿元,同比增长4.4%。其中,职工医保基金收入2.37万亿元,居民医保基金收入1.11万亿元。全国医保基金总支出2.97万亿元,同比增长5.5%。全国医保统筹基金当期结余0.47万亿元,其中职工医保结余4164亿元,居民519亿元。医保基金运行是平稳的、安全的。
2024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134.9万亿元,首次突破13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5%。过去的这一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手机等数码产品具有普及程度高、单品价值高、更新频率高、科技含量高的特点,实施购新补贴,不以“交旧”为前提,作为一项惠民生、促消费的政策,有利于降低购置成本、提高百姓生活品质,有利于拉动消费、扩大国内需求,也有利于激发产业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