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每经品牌100指数成分股中,有57只个股实现上涨,其中小米集团、四川长虹等8只个股涨幅超过50%。与此同时,有17只成分股市值增长超过千亿元。◎值得关注的是,每经品牌100指数成分股分红水平领先。根据2024年年报发布的分红预案,89只成分股的累计现金分红达到1.45万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每经品牌100指数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主题,着力助推中国企业品牌展现中国经济的活力,该指数根据财务基本面、品牌贡献比率和品牌收益强度综合评选出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百强,并选取入选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的上市公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中国上市公司中品牌价值较高、财务状况良好的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青岛啤酒在公告中表示,通过本次股权收购,公司积极拓展非啤酒业务跨产业布局,推动多元化发展,为公司未来带来新的发展契机。随着即墨黄酒的加入,将进一步丰富本公司产品线,拓宽市场渠道。
2025年5月7日,人民银行宣布降准降息。浙商证券宏观联席首席分析师廖博表示,总量型宽松政策旨在通过降准降息对冲外部冲击,首要目标或从国际收支切换至稳增长和促物价回升。降准旨在推动适度宽信用,缓解政府债集中供给带来的资金面扰动。降息则意在降低实体部门融资成本,强化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
5月6日,番禺置业以3.07亿元竞得广州番禺区一地块。2025年以来,随着楼市“止跌回稳”,一批民营房企加快拿地。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1~4月民企拿地金额占比升至24%,滨江集团、邦泰集团、得力房产等均有动作。
2025年一季度,全球黄金需求总量达到1206吨,同比增长1%,主要得益于投资需求增长。黄金ETF需求复苏,推动投资需求总量增长逾一倍。面对金价压力,金饰消费市场保持韧性。世界黄金协会分析师表示,全球贸易摩擦、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等因素导致投资者面临不确定环境,推动黄金投资需求激增。同时,全球央行继续增加黄金储备以分散外汇储备风险。在中国市场,金条、金币投资需求跃升,黄金ETF资金大量流入。
5月7日,中邮保险通过协议转让方式举牌东航物流,持有其5.00%股份。中邮保险表示,此次投资是践行长期投资理念,助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此次举牌是中邮保险年内首次,也是近几年第二次。年内多家保险公司举牌,险资正不断涌入资本市场,政策也推动险资加大入市力度,预计未来三年保险资金入市增量资金约6000亿~8000亿元。
2025年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并降低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政策利率下调预计将带动LPR随之下行0.1个百分点,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也将有更大幅度下调。业内专家认为,此次“双降”是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的关键一招。
2025年5月7日,昊海生科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之一蒋伟近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立案告知书》,因涉嫌内幕交易被立案。该事项与公司股票无关,系对蒋伟个人的调查,其不参与公司日常经营管理,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昊海生科是一家科技创新型企业,致力于医疗器械和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5月9日,第九个中国品牌日前夕,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企业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的“2025第九届中国上市公司品牌价值榜发布会”将在上海举行。本次活动主题为“数智升维品牌共振”。中国社会科学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鹏将围绕中国上市公司品牌及技术赋能品牌IP化作主旨分享。
2025年5月6日晚,有友食品公告宣布董事长鹿有忠代行董秘职责。自2019年5月上市以来,公司已四度换将。公司坐拥泡椒凤爪细分领域头部地位,但2021年—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不过,与山姆会员店合作后,2024年全年和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与净利润均实现增长。
食品安全始终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今年3月底,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的公布与实施,对食品安全再次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等2项食品标签标准是时隔十余年后再次修订。2025年,随着“体重管理年”三年行动的...
近日,有媒体梳理国内部分车企2024年年报,总结了车企高管的薪酬水平,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因6.39亿元“年薪”引发热议。新势力车企普遍采用“低薪资+高股权”模式,相比之下,传统车企薪酬策略更为稳健。分析人士指出,新势力车企以股权激励推动规模跃升,传统车企则构建复合型薪酬结构,控制经营风险,体现出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治理策略。
5月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将推出三条措施支持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一是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拟再批复600亿元;二是调整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将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调降10%;三是推动长周期考核机制。业内人士指出,三条措施有助于稳定资本市场,增加长期资金供给。
2025年3月末,四川银行业资产、负债、存款、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8.29%、8.37%、9.34%、11.45%。1~3月,保险业保费收入位列全国第七。四川金融监管局促进扩内需,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65%。支持重点产业,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贷款余额分别增长8.67%、19.5%。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普惠型涉农等贷款余额增长。绿色融资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34%。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推进,869个“白名单”项目获授信。小微企业融资也呈现积极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