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至5月2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博览会将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本届车展规模再创新高,共邀请到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家中外知名企业参展,展出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百车首发、百场首秀将亮相,国内外主流车企高管将云集上海。此外,展会还将举办各类会议和论坛,聚焦汽车关键技术等话题,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全球化发展。
当地时间4月22日美股盘后,特斯拉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数据显示,特斯拉Q1营收、经营利润、净利润均同比下降,毛利率也有所下滑。马斯克表示,预计5月份对政府效率部的时间投入将大幅减少,将把更多时间投入到特斯拉公司。马斯克还表示,供个人使用的无人监管全自动驾驶功能将在今年年底前推出。特斯拉美股盘后涨幅超4%。
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将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车展由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启用13个室内展馆,展出面积超36万平方米。大众、宝马、奥迪等主流品牌,以及蔚来、小鹏、理想等新能源品牌将悉数参展,近百家芯片、半导体等领军企业也将展示最新技术和产品。车展期间还将举办多场新闻发布会和论坛。
4月23日,2025上海车展正式开幕。本届车展启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13个室内展馆,展出总面积超36万平方米,参展国别范围更广,规模再创新高。预计现场发布新车超过100款,召开新闻发布会超百场。为抢占先机,部分车企在车展前夕抢发新车,打出营销“组合拳”。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表示,车企更倾向于错峰发布,以实现信息分流与话题预热,再借助车展平台二次放大。
4月23日至5月2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将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此次车展共邀请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家中外知名企业参展,展出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付炳锋表示,上海车展已成为汽车行业顶级盛会,本届主题“拥抱创新共赢未来”体现了全球汽车产业新格局下的诉求与愿景。
丨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丨NO.1国家外汇局:坚决对市场顺周期行为进行纠偏,防止汇率超调风险4月22日消息,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就2025年一季度外汇收支形势答记者问称,下一步,外汇管理部门将持续强化外...
当地时间4月22日,泽连斯基回应美国“俄乌和平计划”,称媒体所传并非正式提议,乌方期望迅速实现公正和平。同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目前很多虚假消息被发布出来。在此情况下,应该只听取第一信息源发出的声音。当地时间2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称,他将在未来3天公布有关俄乌冲突的和平计划。
2025年4月23日星期三NO.1Wayve在日本设立测试开发中心当地时间4月22日,英国自动驾驶技术公司Wayve宣布,在日本横滨设立测试和开发中心,进一步拓展全球业务。声明称,该中心将利用日本城市环境的真实数据...
当地时间4月22日,美股大幅收涨,道指上涨1016.57点。4月23日,黄金开盘跌超2%,美元指数涨近100点。当地时间4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称美联储应该降低利率,且他无意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此外,特朗普还表示,希望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利率问题上采取更加积极的行动。
2025年4月22日,中储股份公告称,拟收购控股股东中储集团所属的广州货代和寿阳公司100%股权,交易对价合计3.92亿元,资金来源为自筹资金。此次收购旨在加快集团内部资源整合,完善产业链布局。交易完成后,两公司将纳入中储股份合并报表范围,中储股份需对2024年度财务报表进行追溯调整,预计中储股份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增加约6320万元。
4月22日,2025上海车展前夜,大众汽车集团携十款重磅车型亮相,包括五款全球首秀车型,启动在中国市场的最大规模智能网联汽车攻势。同时,大众汽车集团专为中国路况打造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正式发布,由酷睿程(CARIZON)研发,今年将率先搭载于一款新车型。大众汽车集团计划到2027年推出超20款新能源汽车,到2030年提供约30款纯电动车型。
在外界期待中,丰田将“复制”特斯拉模式,成为中国汽车产业供应链上的第二个“超级鲶鱼”。这对刚刚失守汽车“第三城”的上海来说,无疑意义重大。
2025年4月22日,格力电器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在珠海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董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等议案,董明珠以高赞成票连任非独立董事,会上,董明珠回应了投资者关于分红、芯片业务、格力钛未来规划等问题。据4月22日晚格力电器公告,公司当日还举行了董事会会议,审议通过选举董明珠为公司第十三届董事会董事长,张伟被聘任为公司新任总裁。
北京时间4月22日晚,美股高开高走,截至23点38分,道指涨2.05%,标普500指数涨2.04%,纳指涨2.28%.个股方面,奈飞涨近7%,阿斯麦涨超2%,特斯拉涨超4%,英特尔涨超3%,亚马逊、苹果涨近2%。中概股...
今年一季度外贸50强城市中,36座城市进出口总额实现增长,其中防城港(58.9%)、郑州(42%)、济南(22.6%)、东莞(21.2%)增速领跑。这也使得外贸格局进一步分化——上海超过深圳重回外贸第一城,东莞超越宁波晋级外贸第五城,金华超越厦门、青岛,而与此同时,福州和太原的排位却分别连退8位、7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