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025年1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已指示SpaceX及其首席执行官马斯克接回滞留在国际空间站的两名美国宇航员威尔莫尔和威廉姆斯。两人于2024年6月5日搭乘波音“星际客机”飞赴空间站,原定6月14日返航,但因推进器故障和氦气泄漏等问题,返航时间一再推迟。
1月29日,俄罗斯斯摩棱斯克州多个地区的民用设施遭到大规模无人机袭击,俄军防空和电子战系统进行了拦截。初步信息显示,一架无人机在攻击核能源设施时被击落,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与此同时,俄国防部通报称,俄军控制了哈尔科夫地区德武列奇纳亚定居点,并在多个方向打击乌军有生力量和装备。
1月28日晚,中央电视台春晚舞台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创意融合舞蹈《秧BOT》,该节目由张艺谋导演,杭州宇树科技等公司参与表演。节目中,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机器人技术完美结合,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此次表演,采用AI强化学习和全景深度感知技术,使机器人能够自主跳舞并精准感知环境。
春运期间新能源车出行占比高,高速公路充电量将创历史新高,不少新能源车主出现“充电焦虑”。为此,相关部门成立工作专班,不少省市升级充电网络建设,提升运维保障能力。截至去年11月底,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达97%,部分省市还通过新技术加强保障。此外,一些高速服务区增添全液冷超充桩、调配移动式充电桩,优化新能源汽车车主出行体验。
当地时间2025年1月28日,X平台首席执行官琳达·雅克里诺宣布,X将与支付巨头Visa合作推出名为“XMoney”的万能应用,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上线。这款应用旨在为用户提供一个整合社交媒体与金融服务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Visa网络在传统银行账户和X应用的数字钱包之间转移资金,并进行即时点对点支付。
当地时间1月28日,美股市场表现强劲,三大股指集体收涨,其中纳指上涨391.76点。英伟达市值一夜增加2589亿美元。华尔街机构认为,尽管DeepSeek的低成本模型短期内引发市场波动,但AI技术的进步将继续推动英伟达等科技巨头的市值增长。中国资产方面,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1.69%,热门中概股多数上涨。
NO.1隔夜市场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纳指涨391.76点,涨幅2.03%,标普500指数涨0.92%,道指涨0.31%;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英伟达大涨近9%,苹果涨超3%,微软、Meta涨超2%,谷歌、亚马逊涨超1%,...
1月28日晚,2025年央视蛇年春晚舞台上,刘谦再搭档尼格买提变魔术。此前彩排时,小尼回应去年魔术失误没扣工资,还和刘谦加了微信。此次魔术表演,刘谦玩梗“小尼数学不好”,并在嘉宾帮助下用“随机”元素组合出“蛇”字毛笔字,祝全国人民“蛇来运转”。此外,沈腾、马丽演绎小品《金龟婿》,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
1月28日晚,2025年蛇年春晚舞台上,岳云鹏孙越表演相声,岳云鹏下台采访观众,却被观众“建议别上春晚”“换个搭档”,网友纷纷评论。此外,王菲时隔七年第五次登上春晚舞台,演唱《世界赠与我的》,她一袭白裙搭配大耳环,十分优雅,网友直呼“太好听了”。
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总台春晚,本届春晚有着浓浓的“文化味”,其中中国传统建筑创演秀《栋梁》引发网友热议。此外,春晚多年来诞生了许多出圈的文化类舞蹈节目,如2005年的《千手观音》、2006年的《岁寒三友——松、竹、梅》、2008年的《飞天》、2022年的《只此青绿》等。这些节目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反映了大众对璀璨中华文化的文化认同。
当地时间1月28日,塞尔维亚总理武切维奇宣布辞职。2024年5月2日,武切维奇出任总理,他曾任诺维萨德市长,2022年10月起任塞尔维亚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去年5月接替武契奇出任塞尔维亚前进党主席。布尔纳比奇今年3月当选国民议会议长,武契奇3月提名武切维奇为新一届政府总理人选。
1月28日美股盘前,半导体股反弹,英伟达涨约5%,博通涨约3%,美光科技涨约2%。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迈阿密举行的共和党会议上表示,中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DeepSeek的崛起应当为美国企业敲响“警钟”,美国公司“需要专注于竞争以赢得胜利。”
1月2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单,王菲、薛之谦等歌手将登台,陈奕迅将与张雨霏合唱,沈腾、马丽再度合作小品。“春晚节目单”登上热搜第一,网友表示期待。此前,王菲已确认演唱总台蛇年春晚特别单曲《世界赠予我的》,这是她时隔七年再度回归春晚舞台。
中贸广场、老城根、大唐不夜城、德福巷......新春佳节,西安各大特色街区纷纷“上新”,这些特色街区的火爆,不仅反映出西安消费场景的年轻化转变,更体现出文化与商业融合带来的强大消费驱动力。消费者不再满足于物质消费,更追求文化体验与精神满足,而这些街区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年轻态蜕变。
近期,关于仿制药和原研药的讨论热火朝天,一致性评价出现数据雷同成为2025年医药圈首场“乌龙”,但在舆论场上,药企和CRO(医药研发外包)公司的声音却几不可闻,甚至有CRO公司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直言,“最近这五六年都没做仿制药(一致性)试验了”。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