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董事长缪建民指出,利率下行既是周期性的,也是趋势性的,现在银行面临的主要是低利率、低利差、低费用对盈利能力带来的挑战。“综合下来,我认为息差收窄的趋势可能还会延续,压力依然存在,但我们今年的目标是希望息差收窄的幅度比上年有所改善,同时依然保持同业领先。”
多家上市银行发布的年度业绩报告显示,信用卡业务出现不同程度缩减。与此同时,消费贷业务增长强劲,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个人消费贷款余额显著提升,这得益于政策鼓励与差异化授信措施的出台。业内专家苏筱芮认为,消费贷盈利能力更强或成零售业务新增长点,而信用卡业务需优化全生命周期运营以应对竞争压力。此趋势反映了银行在风险管理与业务转型上的新动向。
3月26日,中国银行披露2024年业绩报告,显示其业务规模与财务效益稳步增长。截至2024年末,集团实现营业收入6328亿元,同比增长1.38%,税后利润2527亿元,同比增长2.58%。资产总额达35.06万亿元,负债总额32.11万亿元,均保持平稳增长。此外,中行不良贷款率降至1.25%。通过数字化转型和技术创新,中国银行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2024年,中国太保发布年度业绩报告,其营业收入达4,040.89亿元,同比增长24.7%。其中,保险服务收入为2,794.73亿元,增长5.0%;归母净利润449.6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4.9%。公司拟每股分红1.08元,总计分配103.9亿元。通过优化业务结构与强化渠道建设,中国太保在多领域实现了稳健增长,展现了强劲的盈利能力与发展潜力。
3月26日晚间,中国人寿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去年公司总保费达6714.57亿元,同比增长4.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69.3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8.9%。其中,新业务价值快速增长,首年期交保费和续期保费均保持稳定增长,投资收益显著提升,总投资收益率达5.50%。
3月21日,中国太保发布公告,宣布俞斌当选为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接替因年龄原因辞职的顾越。俞斌现任中国太保副总裁及太保科技董事长,其董事长任职资格尚需监管机构核准。与此同时,陈辉已于2024年12月9日获批担任太保产险总经理。
3月20日,中国平安召开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董事长马明哲携多位高管出席,针对AI布局、险资入市、分红险及股价表现等热点话题进行回应。会上,平安集团总结去年经营情况为“稳中有进、战略深化和改革创新”,并表示对2024年业绩满意。平安强调其AI布局将重点赋能金融、医疗、养老行业,依托“953”护城河(九大数据库、五大实验室、三大科技公司)提升效率与智慧决策。
日前,连连数字公布了上市后的首份年报。据悉,公司2024年总收入达13.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9%,毛利6.83亿元,毛利率51.9%,经调整年内损益从亏损4.03亿元转为盈利787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
3月18日下午,港股上市公司盛业召开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公司首席战略官原野与研究员及媒体交流经营情况。年报显示,尽管主营业务收入下降4.6%,但净利润达3.9亿元,同比增长36.9%,超出市场预期。此变化源于公司业务结构转型,平台科技服务收入同比大增104%,而数字金融解决方案收入因资产出售下滑27.8%。
数据显示,金融壹账通全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22.48亿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毛利率为38.2%;全年持续经营业务第三方客户收入占比为41.9%。对于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下降的原因,金融壹账通表示,主要原因为专注于高价值产品,且从2024年7月起逐步终止云服务,导致对收入组合作出策略调整。
3月17日下午,平安银行在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披露了其经营状况及未来战略规划。会上,平安银行党委书记、行长冀光恒总结了过去一年的业绩,并阐述了深化零售改革的重点措施,包括重构自营渠道、优化信贷产品体系及提升财富管理能力等。同时,针对人事变动,冀光恒表示,张朝晖调任深圳分行有助于巩固零售改革根据地。展望未来,平安银行将延续战略转型,聚焦科技赋能、风险管控及人才发展,力争业绩逐步企稳回升。
3月12日,北京银行举办民营企业座谈会,邀请十二家民营企业代表出席。北京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霍学文现场指出,民营经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我们北京银行,可以这么讲,90%的贷款客户都是民营企业,去年60%的贷款投向了科技创新。我们专门给自己作了一个定位,叫做打造专精特新第一行。”霍学文介绍。
◎平安健康总裁吴军在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公司与平安集团保险的协同,一直以来是作为平安健康主要的业务方向之一。未来协同的空间广阔,协同的效果也在逐步地释放。◎吴军指出,“从未来看,目前‘保险+医疗健康’‘保险+居家养老’等业务模式的服务场景以及深度均在进一步地加强,规模效益也在日益凸显。比如‘保险+医疗’‘保险+医养会员’、医疗理赔协同,以及医险全域服务等深入合作模式,我们相信未来医险协同将继续保持健康、快速地发展。”
◎浦发银行、农业银行和兴业银行等多家银行纷纷下调优先股股息率。调整主要基于当前市场利率下行环境,基准利率降低所致。优先股采用分阶段调整的股息率机制,每5年为一个调整期。◎业内专家指出,尽管股息率下调,但优先股仍具备固定收益特征,且在资产配置中具有优势。优先股兼具股票和债券属性,可在较低风险下提供稳定收益,因此其投资价值并未减弱。此外,商业银行发行优先股可补充一级资本,在财务不佳时可取消股息支付,并设有强制转换条款。
◎近日,国内多家银行出现存款利率长短期“倒挂”现象。邮储银行3年期整存整取最高利率为1.9%,而5年期仅为1.55%;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也存在类似情况。民营银行如重庆富民银行、锡商银行同样调整了利率,导致“倒挂”。◎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银行为规避未来市场利率下行带来的高息负债锁定风险,以及资产端收益压缩倒逼负债端定价调整。面对此状况,储户需根据利率趋势、流动性需求及银行策略,合理规划资金配置,以平衡收益与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