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楼市持续升温,新项目去化率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长沙新房价格连续两月上涨。绿城、万科等房企在长沙的项目热销,多为“好房子”新规产品,凭借高性价比和优质配套吸引客户。同时,也有项目选择“以价换量”。市场区域分化,主城区房价稳定,远郊区域面临去化压力。未来,长沙楼市预计将延续止跌回稳态势,高品质产品成主流,量价博弈将持续,政策层面将维持宽松态势。
天津新房价格4月环比增长0.4%,涨幅居全国第三,主要受供需双侧优化驱动,尤其是“好房子”新规推动改善型需求释放。相比之下,二手房价格环比下降0.2%,市场挂牌量近20万套。随着房贷利率下调,购房者压力减轻。天津楼市呈现“中心稳、外围冷”格局,中介建议优先考虑新规后的新房。二手房市场以价换量态势明显,一二手房价格剪刀差扩大。
|2025年5月22日星期四|NO.1北京前4月新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5.8%5月20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联合发布《2025年1—4月北京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今年前4月,北京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新开工面积3...
5月20日,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1~4月北京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5.8%,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长20%,住宅新开工面积大幅增长65.7%。中指研究院表示,北京房地产市场在政策托底与供需优化下逐步回稳,但尚未全面复苏,改善型需求支撑市场,刚需观望情绪仍重。
5月21日,万科A(SZ000002,股价6.76元,市值763亿元)公告称,已与第一大股东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铁集团)签署了《不超过人民币42亿元借款合同》,并收到42亿元借款。同时,万科与深铁集团签署了《不超过人...
合肥新房价格已连续3个月上涨,但二手房价格仍处下降通道。中指研究院华东大区常务副总高院生分析,新房价格上涨得益于成交面积同比增长50%及结构性因素叠加。而二手房以价换量优势显现,刚需客户流入。招商蛇口合肥公司相关人士坦言市场已企稳,但老规项目面临去化压力。中介王清透露,合肥二手房基本回到2018年价格。
|2025年5月21日星期三|NO.1住建部等多部门重磅发声支持城市更新在5月20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住建部副部长秦海翔表示,我国城市发展已转向存量提质与增量调整并重,进入城市更新重要时期。自然资源部将建立自然资源管理和国...
5月20日,保利发展与北京建工联合体以45.45亿元竞得北京市海淀区半壁店两块住宅用地,楼面价约7.84万元/平米,溢价率11.95%。地块建筑高度从18米降至15米,容积率等规划指标可统筹核算。中指研究院张凯表示,该地块需直面城市更新与价值重塑挑战,探索价值增长路径。
住建部、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等多部门正密集部署城市更新关键举措。在5月20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住建部副部长秦海翔表示,我国城市发展已转向存量提质与增量调整并重,进入城市更新重要时期。财政部将聚焦财政金融政策协同为城市更新注入资金。国家发改委将下达2025年城市更新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城市更新旨在推进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品质提升,拉动投资消费,促进经济增长,保障和改善民生。
5月19日晚间,越秀地产(HK00123,股价4.57港元,市值183.96亿港元)发布公告,非全资附属公司武汉康景实业投资有限公司将出售目标公司北京海臻置业有限公司65%的股权,该公司为持有北京海淀区功德寺片区地块的项目公司。而...
|2025年5月20日星期二|NO.14月各线城市房价同比降幅均持续收窄5月19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持平或略降,同比降幅均持续收窄。其中,一二线城市新房价格均环比持平,三线...
5月1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4月房地产数据,一二线城市新房价格环比持平,三线城市略降。1—4月全国新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8%,销售额同比下降3.2%,市场走势平稳。二手房市场方面,上海、成都等核心城市表现突出。房企融资、新开工等指标有所改善。专家表示,需持续促进融资环境优化,挖掘购房需求,激活市场潜力。
|2025年5月19日星期一|NO.1碧桂园及杨惠妍等高管被交易所公开谴责5月16日,碧桂园公告称,公司于近期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出具的自律监管措施处分决定。由于发行人未能按时披露2024年中期报告,交易所对发行人、...
5月16日,自然资源部召开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总规划师张兵通报改革进展。经过7年重构,我国已形成覆盖五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国省市县三级总体规划已基本批复完成,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会议还解读了新修订的《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新增19项指标。
2025年,多数城市缩减住宅用地供应。如杭州、深圳等地供应计划同比下降超两成,全国宅地计划供应量同比下降20%,二线城市降幅最大。尽管供应减少,但土地质量提升,核心城市通过压缩规模、降低容积率等举措推动集约化利用。同时,“好房子”建设被频繁提及,各地注重增加高品质住宅用地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