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与热播剧《长安的荔枝》联名推出新品,引发抢购热潮,多家门店售罄,二手平台赠品被高价转售。近年来,茶饮咖啡行业“逢新品必联名”,2024年联名营销不低于200次,瑞幸累计联名25次。联名花费不菲,包括IP授权费、销售分成等,虽能提升品牌影响力和销售额,但爆款难造,同质化联名边际效益递减。2025年,联名降温,“卷质”替代“卷量”成新方向,品牌更注重联名品牌和活动策划,以及购买体验。
椰子水市场快速增长,但行业乱象频发。记者走访发现,市面上“100%椰子水”标签泛滥,价格差异大,品质参差不齐。部分商家用低成本配方替代真椰子水,原料来源和保质期标注混乱。在原料供应紧张的背景下,企业开始使用浓缩椰子水补充。行业标准缺失,导致监管困难,消费者难以维权。专家呼吁国家推动行业标准建设,保障消费者权益。选购时应看配料表和查外观。
6月19日,调味品龙头海天味业(3288.HK)在港股正式挂牌上市,开盘后股价小幅上涨,随后盘中破发。截至发稿,海天味业在港股股价跌0.41%,股价为每股36.15港元,发行价为每股36.3港元。而海天味业A股股价同样表现不理想,今日...
2025年6月18日,“每经影视”正式更名为“消费物语”。这一改变并非简单名称切换,而是与时代对话的视角升级,旨在关注当代消费浪潮下的各种故事。为庆祝更名,6月18日至22日,读者前往消费无语微信号留言,有机会赢取豪华奖品:腾讯音乐畅听、迪士尼快乐一天、全年免费看腾讯视频、达美乐披萨、星巴克饮品、泡泡玛特盲盒。
6月16日,三只松鼠公告称,与湖南爱零食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唐光亮签订的《投资意向协议》终止。三只松鼠表示,双方就本次交易的部分核心条款未达成一致,经审慎研究后决定终止收购事项。去年10月底,三只松鼠曾披露拟以不超过2亿元收购爱零食的控制权或相关业务及资产。双方曾两次同框,并延长协议有效期,但最终交易未能达成。
6月中旬,冰淇淋迎来销售旺季。今年冰淇淋市场新品频发,企业备战更早,市场竞争激烈。哈根达斯母公司通用磨坊透露,中国门店客流量持续下滑,面临挑战。对于蒙牛、伊利等乳企而言,冰淇淋业务可补充业绩,和路雪则计划年内独立上市,也希望业绩好看。乳业专家宋亮表示,今年冰淇淋市场趋势优于去年,价格战不再是主要竞争手段。
每经上海6月14日电(记者舒冬妮)今日(6月1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吉祥航空处获悉,波音公司于近日向其交付一架全新787-9飞机,并将在14日抵达上海。据了解,这是波音时隔多日后,首次在其美国大本营重启向中国航司交付飞机。...
2025年端午档,国产动画电影《时间之子》上映,该片是国内首部全流程云制作动画电影。依托“猫眼云制作平台”,实现了制作全链条云端化,大幅压缩制作周期。制片人张旋称,该片超过70%的制作任务、100%的渲染计算与数据存储均在云端完成。尽管影片技术质量获部分观众认可,但也存在建模细节粗糙等问题。张旋表示,团队正在复盘和优化。
6月,青岛台东步行街的“青岛啤酒交易所”火了。几十种啤酒被标注“股票代码”,价格随供需实时波动,消费者扫码买酒如同炒股。凌雁咨询创始人林岳认为,这种创新模式具备强社交话题属性,是青岛啤酒吸引年轻群体、引爆市场的强力引擎。未来,类似创新玩法或将带来更多消费场景变革。
6月10日,LABUBU拍卖会上48件作品总成交额达373万元,其中两款LABUBU分别以108万元和82万元成交。前藏家程洛透露,他于2020年以10多万元购入这两款,一年多后以30多万元卖出。程洛认为LABUBU价格猛涨受市场资本、炒作和明星效应推动,其本质更像玩具而非艺术品。他认为LABUBU价格已近顶峰,未来上涨空间取决于设计师能否与国际大牌合作。
新茶饮品牌纷纷推出羽衣甘蓝饮品,瞄准健康低糖市场。喜茶在云南石屏定制羽衣甘蓝种植基地,采用零农残种植技术,如植物源农药和微生物制剂,虽成本较高,但确保产品安全。新茶饮品牌不仅“卷”配方,更“卷”种植,喜茶、茶百道等品牌纷纷介入上游种植管理,推动农产品绿色种植进化,一场由新茶饮发起的健康供应链革命正在展开。
自6月10日起,星巴克三大王牌品类——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的共计数十款产品将降价,大杯平均降幅为5元左右。6月17日,星巴克中国将联动迪士尼推出3款全新联名冰摇茶。星巴克中国表示,定价是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后制定的。此前,星巴克已通过与线上平台合作进入20元价格带。此次降价则是官方渠道的一次正式表态,不通过线上平台,产品价格直降。
2025年6月8日,亚朵集团就“枕套事件”发布声明,称系洗涤供应商分拣错发。事件引发公众对布草卫生管理的关注。涉事洗涤厂老板承认分拣疏忽,但否认接医院订单。业内人士表示,这是酒店行业的“黑天鹅”事件。洗涤行业存在低价竞争、压价求生的现象,导致存在卫生质量隐患。专家指出,相关方应加大监督力度,保障消费者卫生安全。
2025年以来,雀巢、达能、卡夫亨氏等跨国食品巨头纷纷加码植物基食品。吸引这些巨头的原因包括植物基食品的健康性和环保性,以及寻找替代动物蛋白的新型蛋白成为全球课题。业内人士表示,全球植物基食品市场快速发展,但在国内市场消费者接受度相对较低。新素食植得吃CEO高松表示,今年公司重点是拓展市场和出海,瞄准B端(企业端)客户及有认知的消费者。
6月5日,lululemon(纳斯达克证券代码:LULU)发布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报告期内,公司全球净营收同比增长7%至24亿美元。其中,国际业务净营收同比增长19%;中国内地业务净营收同比增长21%,在固定美元基础上,净营收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