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全球宏观研究主管苏博文表示,下半年,全球经济将处于充满不确定性的“未知领域”。具体到特朗普近期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可能给美国宏观经济带来的影响,他认为,“大而美”法案将推高美国财政赤字,特朗普政府不能承受进一步提高关税的影响。苏博文预测,“大而美”法案预计将在未来十年内使美国预算赤字增加超3万亿美元。
胜宏科技董事长陈涛表示,AI产业链发展离不开PCB,中国PCB产值占全球56%,但高端核心技术受限芯片。胜宏科技从投产到上市用7年,2024年营收高增长,力争2026年达200亿元。PCB制造融合多学科,工序多达140道,胜宏科技已量产40层PCB,智慧工厂提升产能。公司成功进入国际知名企业供应链,股价大幅增长。陈涛认为,中国PCB技术储备需深耕,芯片水平提升将推动PCB产业链发展。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探访了奥比中光总部。公司董事长兼CEO黄源浩表示,未来机器人视觉将超越“拿来主义”,能力远超人类。奥比中光作为3D视觉感知技术领军企业,已全面布局六大技术路线。2025年,公司有望上市以来首次盈利。黄源浩强调,从芯片研发切入,掌握核心技术,是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6月25日,云深处科技创始人朱秋国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接受每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凭借供应链优势,中国机器人公司的成本仅为国际巨头的1/3到1/2,同时,借助AI技术,缩小了与国际巨头的技术差距。朱秋国认为,AI具身化技术需循序渐进,突破移动和操作两大方向。此外,他强调技术发展需平衡责任边界,遵循机器人伦理规范,构建安全可控的人机协作模式。
圆币创新科技是香港金管局首批稳定币发行“沙盒”参与者之一,为圆币科技集团全资子公司。圆币科技行政总裁刘宇表示,公司旗下稳定币将主要服务于跨境贸易、虚拟资产交易和RWA三大场景,旨在实现Web2与Web3的无缝连接。圆币科技拥有深厚Web3基因,与多家机构合作,在Web3支付生态的多个层面布局。
2025年下半年,多家国际投行看好中国市场的结构性机会。瑞银全球金融市场部中国主管房东明表示,海外投资者对中短期中国经济走向及AI相关行业较为关注。他认为,A股和港股因“盈利修复+估值回升”及流动性向好存在上行空间。当前外资回流中国股票市场动力增强,仓位仍有提升空间。
近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研究中心能源研究院孔德峰研究员接受专访。孔德峰称,可控核聚变旨在模仿太阳原理创造持续聚变能量,目前人类已能将等离子体温度提高到1.6亿度,但提高密度和能量约束时间仍是挑战。他预计,可控核聚变商业化大规模实现后,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将被彻底颠覆。
2025年,宇树科技等中国科技新锐在全球资本市场备受热捧,海外投资人对中国科技资产关注度“V型反弹”。祥峰投资管理合伙人夏志进表示,海外LP态度转变,从观望转向追捧,尤其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他认为这并非短期效应,而是中国科技创业生态进化的结果。
2025年,脑机接口技术临床案例不断涌现。依瑞德集团董事长蔡胜安接受专访时表示,首张精神领域经颅磁刺激仪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获批,将推动行业规范发展。蔡胜安认为,脑机接口技术将向多模态融合治疗方案演进,而市场竞争的加剧是行业成熟的必经阶段,合规、技术积累深厚的企业将脱颖而出。
在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私募股权基金业务主席周浩看来,此轮国际资本回流绝非简单的市场轮动,而是基于对中国资产风险收益比的重新定价。随着IPO常态化及估值调整到位,他预计未来12到24个月,中国一级市场的投资回报将更具吸引力。
5月19日下午,卓胜微CTO唐壮接受采访。他表示,晶圆工厂是技术底座,射频前端不适合Fabless模式,卓胜微投建晶圆厂是因行业快速变化需新路径。对于与日本村田的滤波器专利之争,唐壮称未对主营业务造成实质性影响,涉诉专利不涉及核心器件架构或关键工艺。
小马智行CEO彭军表示,2025年将是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的量产元年,今年将按1000辆车排产,车辆毛利有望转正。他提到,随着技术成熟,成本降低,Robotaxi已具备量产实力。彭军还指出,Robotaxi的盈利与量相关,未来三年将投放上万辆,单车年营收将可达数十万元。
5月9日晚,工行上海市嘉定支行就网民反映的金条内部有杂质问题作出回应。该行表示,已与客户取得联系,并安排相关金条生产厂家进行现场核实,未发现明显异常情况。经专业机构检测,金条金含量为99.99%,无质量问题。疑似杂质为金条售出后的外部附着物,经专业清洗已脱落。一位金饰加工企业负责人指出,金条出现“疑似杂质”或因剪开过火检测时焊药燃烧不充分或剪刀铁锈所致,不影响金条品质。
5月2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话“亚洲笔王”贝发集团董事长邱智铭。谈及“对等关税”的影响时,他表示公司有能力,也有信心化解关税影响。他强调,企业不要光盯着美国市场,而是要面向全球市场,特别是“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市场。邱智铭认为,企业应激发内外需求,让“内循环”和“外循环”双轮转动。目前部分美国零售巨头已要求公司恢复发货。
近日,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传神语联创始人何恩培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专访。他认为,当前大模型竞争虽激烈,但远未成熟,类似1920年电气时代,应用尚未被充分发掘。智能语言服务行业正从“单纯的语言转换”转向“知识理解与应用”。传神语联选择“后撤一步”,提供底层技术和工具。何恩培强调,数据质量重于数量,AI未来竞争在于底层技术框架,“根原创”是根技术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