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AI快讯,据《自然·光子学》25日报道,欧洲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XFEL)和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研究中心团队在X射线科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成功生成了前所未有的高功率、阿秒级硬X射线脉冲,且重复频率达到了兆赫兹级别,为超快电...
每经AI快讯,11月26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举行FAST脉冲星科学研讨会并对外发布,截至2024年11月,位于贵州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自调试以来,已经发现的脉冲星数量突破一千颗,超过同一时期国际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
每经AI快讯,北京时间2024年11月25日7时39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四维高景二号03、0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央视新闻)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11月21日在深圳召开的第六届载人航天学术大会上表示,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载人登月任务已经完成了前期的关键技术攻关和深化论证,目前全面进入了初样研制阶段。根据计划,我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
每经AI快讯,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和德国基尔大学的科研人员利用高能粒子及辐射探测数据,结合火星大气粒子传输模拟,首次构建了火星空间完整的太阳高能粒子事件的质子能谱...
每经AI快讯,据美国量子技术市场情报平台《量子内幕》网站19日报道,微软公司和原子计算公司宣布,他们使用激光固定超冷中性镱原子,让24个逻辑量子比特实现了纠缠。这是迄今纠缠逻辑量子比特数量最多的一次,有助造出能纠正自身错误的容错量子计...
每经AI快讯,《自然》系列期刊20日刊登重磅论文合集,发布了人类细胞图谱(HCA)计划成果,描绘了人体目前已知类型细胞的初步草图。这一成果结合了国际科学家团队的研究,利用基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最新数据和分析工具,在理解人体生理方面实...
每经AI快讯,11月20日,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获悉,用于我国载人登月等任务的长征十号系列火箭近日成功完成整流罩分离试验,试验对火箭整流罩设计方案、分离方案等进行了充分考核。长征十号系列火箭是一个系列、两个型号、多种构型的我国新一...
每经AI快讯,今天,随着最后一块光电倍增管模块安装完成,广东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主体建成。江门中微子实验大科学装置,是科研团队耗时多年,在广东江门地下700米深处建造的一个巨型实验室。利用这个深埋地下的大科学装置,科学家们将捕捉探测宇...
每经AI快讯,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研究人员成功创建出首个可操控的机械量子比特,其能以稳态、振动或两者叠加的状态保存信息。研究人员表示,机械量子比特“寿命”更长,为探测引力波等其他量子比特无法检测的微弱力场开辟了新途径。相关论文发表于...
每经AI快讯,当地时间11月19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在得克萨斯州进行第六次试飞,也是继“筷子夹火箭”后的最新一次试飞。本次试飞不以进入轨道为目的。当天,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亲临现场观看火...
每经AI快讯,目前,我国的科研团队正在进行未来六足登月机器人的研发工作。和四足机器人相比,六足机器人的稳定性更强,即使偶尔坏了一条腿也可以继续行走。(央视新闻)
每经AI快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11月17日在广州正式入列,标志着我国深海探测关键技术装备取得重大突破。“梦想”号钻采系统国际领先,最大钻深可达11000米,具备4种钻探模式和3种取心方式,有望助力全球科学家实...
每经AI快讯,英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电化学反应器,能从天然盐水溶液中提取锂。研究团队表示,这种方法不仅实现了97.5%的高纯度锂提取,还大大降低了传统提取方法带来的环境风险,对推动可再生能源储存和电动汽车技术发展大有助力。相关论文发...
每经AI快讯,记者15日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了解到,该所研究员李炜团队与合作者探索出一种竖直表面的日间亚环境辐射制冷新策略,这种制冷方式应用后无需消耗能源即可完成制冷,大幅节约能源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一重大突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