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至10日,多家企业发布重要动态。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发布视频《年方35》,并宣布开启“长城汽车35+专场招聘会”,面向全球35岁以上人才招聘,岗位涵盖多领域。7月9日,比亚迪宣布实现媲美L4级智能泊车,并承诺安全兜底。同日,阿里达摩院分享多癌早筛AI进展,已服务2000万人次。
刚刚全线贯通投产的四线工程,起自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交界的新疆乌恰县伊尔克什坦,经新疆轮南、吐鲁番至宁夏中卫,管道全长约3340公里。中卫是天然气运输的“十字路口”,自2004年建成投产以来,西气东输一、二、三线工程,以及中贵线(中卫至贵阳)均在此汇集,宁夏中卫联络压气站规模逐渐壮大。
近日,硅料龙头通威股份子公司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祥股份)成功完成49.16亿元战略增资,吸引11家投资机构入场。增资完成后,通威股份方面的持股比例降至84.60%,仍保持控股权。此次增资用于偿还负债及补充流动资金。永祥股份拥有四大生产基地,高纯晶硅产能超过90万吨,曾连续多年全球市占率及出货量第一。但受光伏行业遇冷影响,2024年前三季度永祥股份由盈转亏。
2025年,创新药板块强势突围。随着全球医药巨头在华“扫货”,我国生物技术企业BD交易升温。科律律师事务所刘毅铭律师深耕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行业多年。他介绍说,市场回暖后,投资人更看重“同类首创”或“同类最优”产品,且对BD交易关注程度大幅提升。刘毅铭强调,在BD交易中,要关注交易设计的底层结构,建立双赢合作模式。
近期两次“点题”低空经济,也传递出航空制造强市沈阳进击低空的决心。每日经济新闻·每经智库、城市进化论联合火石创造于近日发布的《城市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2025)》显示,沈阳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达43.16,是东北地区唯一跻身前十的城市,呈现出引领东北的趋势。
根据赛迪顾问此前发布的《“十五五”重点产业落地工具册——机器人》报告,从产业规模、创新资源、企业集聚、生态活力、政策保障等维度综合分析,山东省被列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第二梯队。换句话说,作为经济第三大省的山东,还有更大的空间可以拓展。
近日,多位小鹏P7+车主反映车辆存在转向故障,质疑首批出厂车辆的转向机接口防水存在设计缺陷。车主严先生表示,售后方面2月份曾偷偷给车辆转向机打结构胶,近期又为其更换新的转向机。部分车主还透露,虽未遇转向机故障,但已接到更换通知。此外,有车主希望小鹏汽车召回隐患车辆,律师表示若存在设计缺陷,车主可通过投诉等方式推动召回。
2025年,中国创新药“出海”成为行业热门话题。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会长马建春指出,中国在研原研创新药数量跃居全球第一,正加速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转变。然而,出海也面临监管壁垒等挑战。业内人士建议打造全球医药产业共同体,推广人工智能应用,并抱团出海。科兴制药副总经理邵珂认为,中国生物药企业出海是要到大江大河里面去选择有竞争性的优势领域。
2025年,母婴垂直电商平台海拍客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招股书(申报稿)显示,2022年至2024年,海拍客收入连续增长但净利润一路向下,甚至出现连续两年亏损的情况。尽管面临销售成本连年上涨、负债净额超20亿元等压力,海拍客仍计划通过加强自有品牌开发、拓展国际市场等举措应对挑战。
近日,植物医生披露招股书,计划于深交所主板上市。其主打“线下+加盟”模式,全国超4000家门店,但闭店率高。2024年,植物医生闭店802家,接近年初总数的五分之一。此外,部分直营门店未申请卫生许可证。创始人解勇去年薪酬超千万元,公司还进行了近三年来首次现金分红1亿元。
7月1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25年货车司机从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超过八成的司机已参加各类社会保险,但保障服务需求多样,法律援助需求迫切。作为为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创设的“新型工伤保险”,新就业形态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自2022年7月1日起,在北京、上海等7个省份启动。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7个试点省份累计参保人数达1234.57万人。
7月26日至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将在上海举行。7月10日,大会新闻发布会在上海举行。据了解,“WAIC2025”将有百款首发创新产品重磅亮相。在核心“WAIC里”主题街区,机器人将化身老上海里弄中的技能主角,在文艺站、修理铺、小吃街等场景中,完成打鼓、书法、煮串、剥蛋等高精度操作。
近日,全球CRO龙头精鼎医药高级副总裁郑唯玲接受了每经记者专访。她表示,中国和海外CRO市场可谓是“冰火两重天”,亚太市场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中国作为亚太创新药市场增长的最大引擎,已是兵家必争之地。郑唯玲认为,AI和混合外包模式是行业发展大势,随着“专利悬崖”的到来,更多MNC对未来业绩持谨慎预期,业界提高临床试验效率的需求会非常大。
7月10日晚,莲花控股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58.67%至68.59%。自2023年起,公司业绩持续高增长,主要得益于经营战略的转变和新产品开发。然而,尽管业绩亮眼,莲花控股却未进行分红。据悉,莲花控股未分配利润持续为负,是其不分红的主要原因。
7月10日,四维智联递交了修订后的整体协调人公告,新增招银国际及软库中华金融为整体协调人。公司虽身处千亿级智能座舱赛道,但市场份额仅0.1%,且营收连续三年卡在5亿元关口,三年累计亏损近8.5亿元。其智能座舱软件解决方案营收占比逐年上升,但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营收占比逐年下降。四维智联依赖大客户,前五大客户贡献超九成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