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2日星期三NO.1NHTSA升级对本田汽车调查1月20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表示,正在扩大和升级对约295,125辆本田汽车的调查。有报告称,这些车辆的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被无意触...
2024年1~11月,激光雷达单年装机量首次突破130万,对比2023年同期增幅达127%。随着L2辅助驾驶技术渗透率增长及消费者认知提高,高阶智驾成为车企争夺焦点。速腾聚创、华为技术与禾赛在激光雷达供应商装机量排名中位居前三。目前,激光雷达行业正面临价格调整,预计未来甚至价格低于15万元的电动汽车也将配备。自动驾驶向L3跨越,激光雷达必要性凸显,L3级自动驾驶相关政策文件对传感器也有明确要求。为应对L3级自动驾驶,车企和激光雷达企业均已开始布局,激光雷达市场产值有望增长。
2025年,极星汽车计划实现盈利。极星汽车2024年全球销量同比下降15%,其营收下降,亏损扩大。为缓解资金压力,极星汽车获超8亿美元贷款,还在寻求新贷款。其股价已跌90%,正考虑反向股票分割。在此背景下,极星汽车2025年盈利目标面临考验。
2025年1月21日星期二NO.1海马汽车被强执496万元天眼查显示,近日,海马汽车有限公司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496万元,执行法院为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海马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7月,...
近日,据路透社报道,多家中国上市汽车公司有意收购部分计划被关闭的大众德国汽车工厂。大众汽车集团因电动化转型压力,处境不佳,去年全球销量下降,其旗下的德累斯顿和奥斯纳布吕克工厂将分别于2025年和2027年停止生产。大众汽车集团称会为工厂寻找持续用途,有银行家表示出售工厂可能更划算。同时,许多中国汽车制造商为规避欧盟关税,正在欧洲寻找本土化生产机会。上汽集团等几家与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有深度合作的中国汽车制造商有望成为潜在买家,上汽集团此前曾表示欧洲市场销量超10万辆就会考虑在当地设厂,目前相关工作仍在推进中。此外,德国大选后新政府对中国的立场也可能影响中国车企的投资决策。
2025年1月20日星期一NO.1极越启动用户定金退款登记1月17日,极越官方微博发布《关于用户退款工作安排的通知》,部分内容如下:自2025年1月17日起,极越汽车将针对已支付意向金/定金、尚未提车且符合退款条件...
1月17日,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明确了五大事项:扩大报废更新支持范围、优化补贴审核流程、完善置换补贴标准、落实资金支持政策及加强监督管理。此次政策将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和部分新能源汽车纳入补贴范围,鼓励消费者报废旧车并购买新能源或低排量燃油新车,给予一次性定额补贴,最高可达2万元。政策覆盖全年,预计2025年报废更新车辆达330万至350万辆,置换更新车辆达700万至800万辆,总规模超千万辆。补贴资金实行央地共担,分地区确定具体比例,确保政策平稳过渡。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预测,2025年中国汽车总销量将达3290万辆,同比增长4.7%。这一政策旨在稳定市场预期,避免政策“断档”,进一步释放汽车消费需求。
2024年10月,赛力斯拟以约81.64亿元发行股份购买龙盛新能源100%股权。2024年11月26日,该申请获上交所受理并审核。2025年1月14日,赛力斯收到上交所落实函,并对重组报告书进行修订。1月15日,修订后的报告书在上交所网站披露。赛力斯表示,收购可提高资产完整性和控制力,改善资产负债率和经营性现金流。此外,从车型尺寸、产线布局、产能情况等角度,超级工厂能满足公司车型迭代升级的生产需要。
2024年,上汽通用经历发展史上最艰难一年,新任管理团队提出“四大战役”,进行多维度全面优化。12月终端月销量创出去年月销新高,并实现环比六连涨。别克GL8家族和凯迪拉克品牌销量增长,第四季度利润回正。近期,上汽通用还进行了新一波经销商授权。2025年起,上汽通用汽车所有本土新能源车型将基于全新一代超级融合整车架构打造。2025年,上汽通用汽车将迎来智能化转型重大突破,目标是跻身行业智能化第一梯队,吹响合资车企反攻号角,成为合资2.0时代领头羊。
日前,有消息称特斯拉上海工厂部分生产线将停产约三周进行设备升级并为新款ModelY生产做准备。1月17日,记者就此联系特斯拉中国内部工作人员,对方称没听说此事。记者实地探访北京某特斯拉门店,发现新款ModelY订单火爆。老款ModelY则有优惠,性价比更高。特斯拉2024年销量创新高,但全球交付量下滑。自主品牌通过推出同级车型和促销活动抢占市场份额。美银证券认为新款ModelY上市对中资电动车同业影响有限。
日前,广汽集团宣布将在集团管理干部中推行竞聘上岗,并全面实施任期制与契约化管理。此次改革依据相关规定,是广汽集团三年“番禺行动”的最新举措。竞聘工作旨在选拔符合现代企业需求的管理人才,提高企业整体效率和效益。广汽集团在人才聘用方面的改革早已开启,2018年实施职业经理人改革试点,2022年启动新一届职业经理人选聘,并将改革推广到投资企业。自三年“番禺行动”发布以来,广汽集团已采取一系列举措推进一体化改革。
2025年初,东风本田人事变动,崔志峰、勾天生等获任新职。此前,东风本田销量自2020年起持续下滑,利润受挤压,还关停部分产能并裁员。2025年车市竞争激烈,“价格战”继续,东风本田将推出更多电动化、智能化产品,如烨S7等,其能否满足市场需求成扭转局势关键。此外,合资车企普遍面临压力,电动化转型是其突破关键。
2024年,国内豪华车市场承压,部分车企动作变形。沃尔沃汽车却实现全球销量76.3万辆,同比增长8%,中国市场销量15.6万辆,市占率提升。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高级副总裁袁小林称,盈利是根本责任,品牌塑造关键在于“安全”。沃尔沃将全面推进新能源战略,2025年推出多款新车,包括纯电和插混车型,经典车型矩阵也将全面升级。
2025年1月17日星期五NO.1长安汽车2025年将登陆欧洲市场1月15日,长安汽车在机构调研中表示,2025年,公司将在海外市场完成以下事项:一是东南亚罗勇工厂投产,长安全球化策略正式进入2.0阶段;二是召开欧...
近日,在地平线智驾科技畅想日上,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表示,2024年智能驾驶迎来全新发展阶段,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50%,众多科技公司入局。地平线提出3年内实现“脱手可开”,5年内“闭眼可开”,10年内“随心可开”的目标。预计到2025年,L2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渗透率将接近65%,自动驾驶进入用户“爱用”阶段。政策方面,《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与《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促进条例》相继发布,推动L2向L3级别过渡。目前,地平线已与全球超40家车企合作,征程家族车载智能计算方案累计出货超700万套,预计2025年迈过1000万量产大关。此外,地平线发布了HorizonSuperDrive™全场景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具备融合倒车能力的城市NOA和漫游模式的城区NOA,计划于2025年三季度实现首款量产合作车型交付。面对特斯拉FSD等国际竞争对手,地平线强调双系统应对中国特有的复杂交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