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晚,工行上海市嘉定支行就网民反映的金条内部有杂质问题作出回应。该行表示,已与客户取得联系,并安排相关金条生产厂家进行现场核实,未发现明显异常情况。经专业机构检测,金条金含量为99.99%,无质量问题。疑似杂质为金条售出后的外部附着物,经专业清洗已脱落。一位金饰加工企业负责人指出,金条出现“疑似杂质”或因剪开过火检测时焊药燃烧不充分或剪刀铁锈所致,不影响金条品质。
多家银行近期推出信用卡现金分期业务限时优惠,部分机构分期利息低至1.6折,年化利率下探至2.74%。但最低折扣并非人人可享,系统需根据用户资金状态和用卡情况实时测评。银行此举旨在“以量补价”,拓展零售贷款增量。消费者应理性选择期限,注意提前还款可能需支付剩余利息或违约金。现金分期款项仅限日常消费,不得用于投资理财、经营等。
四川新网银行发布的2024年年报显示,该行原董事长王航卸任,具有国有大行与民营银行复合背景的朱韬拟接掌帅印。此外,该行2024年实现营收63.7亿元,同比增长16.08%,资产规模突破千亿元。2024年至今,多家民营银行进行了董事长、行长或副行长级别的高管调整。专家杨海平表示,新任高管多具有丰富从业背景,有助于民营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和产业金融发展,对提升战略管理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丨2025年5月13日星期二丨NO.1央行等:支持广州南沙探索在金融领域推进制度型开放试点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了《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
COMEX黄金期货日内跌超3%
近年来,信托行业财富服务信托业务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2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余额达27万亿元。面对老龄化趋势,平安信托发力养老服务信托,凭借制度、财产多样性、投资手段和灵活支付等优势入局,未来还将进一步降低保险金信托设立门槛,普惠更多客群。
丨2025年5月12日星期一丨NO.1央行:阶段性暂停国债买卖操作,视市场供求状况择机恢复操作5月9日,央行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中提到,阶段性暂停国债买卖操作。年初,国债市场供不应求状况进一步...
5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通知,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年利率1.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最长使用期限不超过3年。分析人士认为,新政策工具额度更大,支持领域更广,利率更低,在全国范围内均适用,是对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政策的扩容升级,体现了货币政策对消费、养老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人民银行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报告提出,提振消费是当前扩内需、稳增长的关键点,并推出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报告还指出,促进物价合理回升需推动经济供需平衡,关键在于扩大有效需求。专家表示,促进物价合理回升需解决深层次供需结构矛盾。此外,央行继续坚持支持性政策立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除华夏久盈资产外,34家保险资管机构均已披露2024年年报。合计实现营业收入416亿元,同比增长14.4%;净利润184亿元,同比增长18.08%。业绩分化显著,国寿资产、泰康资产、平安资产净利润超20亿元,位居前三。而太平资本亏损扩大,安联资产则扭亏为盈。普华永道周瑾表示,保险资管公司业绩与股东保险业务表现高度正相关,且核心能力体现为投资业绩和服务水平,能力突出者更具竞争力。
5月8日,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发布公告,拟出资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尚需监管批准。此前,兴业银行已获准筹建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专家表示,设立AIC对银行而言,拓展了业务边界,有了科创金融升级的关键抓手。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曾刚指出,AIC试点扩容将重塑行业竞争格局,但也可能导致竞争加剧,资源向优势机构集中。
丨2025年5月9日星期五丨NO.1金融监管总局: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担保费率不超过1%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丛林5月8日表示,金融监管总局会同财政部门,推动建立了覆盖全国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将服务小微企...
5月8日,DR001利率水平相对上日有所下降。光大证券研究所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表示,今年一季度监管层引导债券收益率稳健上行,遏制“羊群效应”,即便降息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依然走势稳健。他认为,市场的平稳反应说明政策起到了“稳市场、稳预期”的作用。张旭强调,对债券定价时需保持理性,DR007终将回归OMO利率附近,但调控者会采用“软着陆”策略,投资者不应以终局思维进行债券投资。
截至5月8日,已有65家险企发布一季度车均保费数据,显示车均保费往集中化方向发展。律商联讯风险信息中国区董事总经理戴海燕表示,这反映新能源政策引导等阶段性成果,但新能源车险仍面临“高频赔付、高维修成本”困境。《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行业头部机构新能源车险综合成本率已现转折。业内预计,2025年新能源车险市场规模可达约1900亿元,2030年有望突破5000亿元。
近期,一款名为“屹腾惠民”的产品在网络上流传,宣称无免赔额、不限既往症赔付等。然而,记者调查发现,该产品由大连屹腾惠民健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推,并非保险产品,却具有保险属性。多位律师表示,该公司涉嫌非法经营,其长期赔付不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