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财政顽疾未解、经济结构调整滞后、美国超宽松货币政策预期退出等三大风险挑战着国际社会的协调与应对。
悲观者担忧美国经济可能连续第四年再现“夏季疲软”甚至陷入停滞,乐观者则坚信下半年美国经济将加速反弹,走上更为顺畅的复苏轨道。
从经济能量释放的角度可将经济分为两种,一种是温泉型经济,一种是火山型经济,西方国家基本上就是火山型经济,而中国则是温泉型经济。
伯南克明确QE退出,意味着美国经济复苏状况或许比市场预期的更好,一些投资者所期望的“坏”的经济数据,和更多一些刺激政策的愿望恐怕将会落空。
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市场反应表明,新兴市场经济体乐观早了点。这些国家早期高价并购和投资的企业和矿山,资产价格都因量化宽松政策收缩而大幅度下降,企业面临亏损压力。
美国货币政策转向的拐点正在临近,一旦美国开始实施退出战略势必推动美元中长期走强,对全球流动性、资本流向以及全球金融市场产生显著而深远的影响,新兴经济体被“剪羊毛”效应也将不可避免。
金融危机以来,新兴市场一次又一次为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承担溢出成本。
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中美经贸合作潜力巨大的根本原因在于两国经济的合作性大于竞争性。
中美两国元首会晤,2013财富全球论坛在成都召开,求大同而存小异成为共识。
但凡以房地产为支柱发展起来的经济,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都将如影随形。当欧洲经济陷入严冬时,同样楼市大热的中国应当警醒。
促进就业复苏,提振经济是关键。目前,世界经济复苏步履维艰,甚至面临再度衰退的风险。
在日本超级量化宽松政策冲击下,日元大幅贬值、能源价格上升幅度明显,同时受经济政策和2011年的灾后重建需求等因素影响,预计日本经济不久将会出现低谷反弹,通胀预期也会有所改善,但其持续效果可能并不如意。
恢复盈利能力的“两房”看似具有投资价值,但美国政府当初的拯救方案是“两房”向美国政府发行高级优先股获得资金,而且美国政府有权在20年内以每股0.00001美元的价格购买两家公司79.9%的普通股。
全球资金涌动,中美都靠房地产维持繁荣与投资,这一切真能够持续吗?房产泡沫无法维系,发展经济靠的是房地产里的人,而不是钢筋与水泥。
日本股市已经连续下跌好几日了。用宽松货币政策推上去的股市犹如空中楼阁,任何企图用货币宽松政策救市的举措,最终都是徒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