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有不少个股股价腰斩,就是在昨日也有众多个股跌停。所以,未来就算指数企稳回升了,个股分化依然会进一步加剧。
除缓发新股外,其他的撒手锏应还包括降印花税,养老金入市等。
要想改变市场心态,重塑投资者信心,首先要让指数止跌反弹。大盘蓝筹股如果都不涨的话,指数怎么涨得起来。所以,在后市,优质蓝筹股值得重点关注。
要稳定股市预期,管理层仅仅向市场明确表示股市发展繁荣战略并没变,短期内也不会变是远远不够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采取投资者认为真正有效的政策。如要求相应的国家队资金入市,如社会保障基金、汇金公司资金、险资等;切实放慢新股发行速度;加大股市改革力度,把保护投资者的原则真正落到实处等。相信只要股市的下跌预期被扭转,市场的信心则能恢复,投资者才能逐渐入市。至于股市的其他问题,那是下一步要做的事。
题材股的杀跌一时应很难止住,故高杠杆者降低些杠杆应也是无奈之举。在当前市道下,投资者不宜再迷信题材,这与五千点时是完全是两回事。在上涨市道中,题材确可大行其道,似乎涨无上限,可一旦碰到大跌,其实啥题材也不耐看的,此时唯有业绩尚可仰赖。
虽然管理层已经向大家表明了维护市场稳定的态度和决心,但在投资者信心遭遇严重打击之后,已经出台的利好政策还不足以拯救市场。那么,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利好?
能否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避免内地出现1997年香港金融市场出现的危机,直接影响下一阶段金融创新改革成败,甚至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全局,绝不可以掉以轻心。
如果不见有力度的利好,大盘很可能再度杀向前低的3847点,不排除护盘资金再度入场可能。
有人说,黎明前很难熬,但熬过去,就可以看到初升的太阳。
借这轮股市暴跌冷静一下。作为一个资深技术派散户,我觉得炒股其实是炒概率,炒心态,炒运气,炒时间。
笔者认为,即使IPO无法停止,但证监会也必须适应市场的发展形势,以减缓IPO的发行节奏,或者推迟大盘IPO的发行上市时间,来实现修复市场投资信心的目的。
笔者相信未来股指走平衡震荡市概率颇大,一般不宜预期股指大涨大跌,至少短期内不应作此预期。
此前的大跌让很多投资者郁闷,截至目前,可以认为险情初步被消除。分析此次筑底过程,充分显示出管理层的决心。
调整很正常,一个正常的市场应该是涨跌互现的,今后关键要看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如何。
管理层应不允许股指下破周一低点的3875点,所以后市再出利好几乎有其必然性。可能的护盘手法包括但不限于:养老资金入市、降印花税、暂停新股发行、口头安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