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如此之衰,或许暗示监管层在去杠杆方面已有所加码。不过在杠杆问题上,笔者认为应尽量客观,既不宜漠视,也不宜夸大。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中国股市根本的上行动力来自于深层次的改革与创新,只要这个逻辑不变,无论短期内市场如何涨落,投资者大可不必因大涨而疯狂,也不必因大落而恐慌。相信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随着资本市场的各项监管措施落实到位,随着股市内在稳定机制不断强化,A股的“改革牛”将会走得更加“蹄疾步稳”,市场光明在前仍然是大概率事件。
从短期看,市场很难找到重新走强的契机。当然,不排除技术性反弹出现的可能,但要想强势反攻5000点,难度是比较大的。
本周大盘虽然极弱,但已被深套的投资者并不宜下重手割肉,最好是等反弹后再伺机离场。笔者怀疑今日股市惯性杀跌后很可能回升
我的观点比较明确,就是沪指将在相对高位展开震荡,我依然维持沪指在5000点整数关口附近反复争夺的判断。反弹过程中,逐步降低仓位应该是合适的选择。
杠杆是很棘手的问题,但逼得急反而有麻烦,所以就算想严控,实际操作也可能外松内紧。既然无法凭“管理层所采取措施的严厉程度”来判断决心,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继续观察。
牛市向来不缺乏造神的土壤,市场汹涌之下,部分上市公司已悄然变身股神,在二级市场享受着牛市盛宴。
国资改革研究专家以及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不能简单地、统一划齐地看待各个央企上市公司的减持行为,部分重点央企减持等动作将是下一步改革的信号,也有不少央企的减持是出于股东的现金需求等,需要区别对待。
我个人认为,现在投资者能够做的就是暂时休息,看这轮调整到底以怎样的方式结束。最起码我们可以在本周三国泰君安IPO结束,巨额申购资金解冻后,再指望新的反弹出现。
以往每每大盘出现调整迹象,官媒即不失时机唱多,可如今情况显然有异,仅凭这一点,投资者的操作习惯也许就应改变。
奇怪乖张背后仍然是昨天的故事,今日的玩法。说到底,不过贪嗔痴,人性才是资本市场永恒的注脚。
对于赌性过旺的市场,一味护着并不是好办法,这只能造成未来局面更难以收拾。在某些时候,对于过热且“屡劝不听”的市场,给予“适度的教训”应为没办法的办法。
就大盘而言,我认为在题材炒作升温的同时,指数可能还会延续窄幅震荡的格局。
就盘面因素来看,5200~5300点应有强大的技术压制,故冲高后应抛售。若抛开盘面,假如股指冲高后没有回落,这种情况下周末的消息面便值得怀疑了。就博弈角度看,个人相信今日冲高后理应抛售,至少这在短期内不坏。
下周起将有包括国泰君安在内的大量新股发行,由中国核电发行看,大盘是提前三天杀跌的。考虑到这次投资者或许会吸取教训,所以如果投资者想减持,或就应该再打些提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