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穿“Lululemon高溢价” “港股弃子”敦煌网凭什么逆袭
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冲刺港股IPO。招股书显示,其战略重心在生活AI和医疗AI服务。然而,2023年和2024年,云知声医疗类业务客户留存率连续下降。同时,公司报告期内尚未盈利,亏损扩大,且截至2024年末,贸易应收款项占总资产超五成。
2025年4月14日,同宇新材提交创业板IPO注册。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同宇新材营业收入分别为11.93亿元、8.86亿元和9.52亿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86亿元、1.60亿元和1.40亿元,呈持续下降趋势。2025年一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1%。同宇新材解释称,受产能瓶颈、产品销售价格下降等因素影响。
问止中医科技(TCMTechInc.)正冲击港股IPO,号称是2023年中国内地最大的AI赋能的中医医疗服务提供商。其专注于治疗癌重症和疑难杂症,同时提供其他中医服务。招股书(申报稿)显示,问止中医在报告期内尚未实现盈利,但估值已达到2.56亿美元。癌重症和疑难症病例数量占比持续下降,单个患者平均收益大幅提升。
国产探针台突围! 矽电股份改写市场格局
3200万元虚增利润引爆,IPO欺诈案投资者该如何避雷?
4月3日,新荷花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主板上市。该公司是我国第一家中药饮片GMP工厂,成立于2001年,总部位于四川成都。报告期内,其收入和净利润持续增长,但净利润增速不及营收,毛利率也持续下滑。新荷花的上市之路颇为坎坷,此前曾三次冲击资本市场均告失败。此外,公司还多次因产品质量问题登上药监局通报名单。
央企带头,“增持潮”来了!
恒坤新材正在冲刺科创板IPO。报告期内,其自产产品收入占比升至六成以上,但引进产品销售毛利占比在2024年上半年仍近七成。公司还存在客户集中度较高的情况。2022年11月,恒坤新材全资子公司香港恒坤收购康文兵所持日本精容80%股权,后者报告期内尚未开展实质性业务。恒坤新材称此举是为搭建与境外先进技术交流的桥梁,日本精容将作为境外业务平台。
2025年一季度,27家公司在A股IPO上市,共募集资金165亿元。其中,开发科技募资11.69亿元,创北交所募资纪录。成都、舟山、鹰潭、敦化等城市均有新增A股IPO公司。江南新材是鹰潭首家上市民企,其成功上市得益于当地良好的产业禀赋。亚联机械为年内首家在A股上市的吉林企业,敦化市通过“吉翔”计划推动企业上市。
拒绝检查、销毁证据! 想念食品在想啥?
近日,新琪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新招股书,计划在港股主板上市。该公司是全球三氯蔗糖和食品级甘氨酸的重要供应商之一,产品广泛销往海外市场。2022年至2024年期间,公司业绩波动明显,主要受三氯蔗糖“价格战”影响。为应对国内市场低价竞争,新琪安在泰国和印尼布局工厂,利用海外市场的高售价优势提升利润。新琪安未来计划扩大泰国工厂的三氯蔗糖产量,以充分利用设计产能。
2025年,口腔医疗器械商沪鸽转向港股上市,中金公司和DBS担任联席保荐人。据悉,沪鸽曾多次尝试登陆A股,因历史沿革、实际控制人及代持问题屡遭问询而未果。不过,递表前夕的今年1月,沪鸽曾分红1.45亿元,接近公司2022年与2023年净利润总和。
在优必选和越疆先后登陆港股市场后,极智嘉科技和云迹科技也紧跟着递表港交所。顶着细分领域头部公司的光环,上述公司吸引来了明星投资者的背书,但摆在其面前的,还有何时走出亏损的疑问。记者注意到,上述4家赴港上市机器人公司均以较高的销售开支和研发开支支撑公司的快速发展。
3月,A股IPO市场有4家公司首发上会,且全部过会。与此同时,3月份还有7家公司获得IPO受理,其中包括国内最大新能源发电运营商之一的华润新能源,其245亿元的拟募资额也是目前A股市场所有在审IPO项目中最高的。3月份有18家公司在香港联交所递表,这一数量较今年1月份和2月份有所下降。不过,当月有9家A股上市公司首次公告披露拟赴港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