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凭借运输量大、安全性高、速度越来越快的优势,不断催生“经济奇迹”。而以高铁为代表的轨道交通,是“中国制造”的闪亮名片。
身处轨道交通产业链上的企业,无疑是助推行业不断前行的中坚力量。作为一家轨道交通运营维护解决方案提供商,唐源电气通过技术积累、研发创新并借力资本市场,核心竞争力正不断凸显。
重视技术研发
唐源电气主业一直围绕轨道交通行业展开,致力于提供轨道交通牵引供电和工务工程检测监测及信息化管理系统相关产品和技术。公司先后被评为四川省建设创新型培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成都市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拥有成都市企业技术中心、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和院士(专家)工作站。
据了解,唐源电气产品体系主要由牵引供电检测监测系统、工务工程检测监测系统和信息化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
在牵引供电和工务工程检测监测产品成功应用于铁路领域的基础上,唐源电气随之又将其应用到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成功实现将公司产品由铁路扩展到以地铁为代表的城轨领域。
正是由于企业不断推陈出新,唐源电气产品体系才能不断丰富和完善,实现由铁路领域扩展至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由产品延伸至系统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
这样的转变,源于唐源电气足够的底气。作为一家轨道交通运营维护解决提供商,唐源电气始终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并拥有一支在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等领域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团队,具有较强的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发能力。
依托长期在轨道交通行业积累的丰富经验,唐源电气开发和掌握了动态高清成像、图像智能识别、机器视觉动态检测、非接触式高速在线测量、空间综合定位、动态误差补偿等多项先进技术。
通过以上先进的行业技术,唐源电气有效解决了车辆振动、强电磁干扰、燃弧现场干扰、夜间低照度和白天强光过曝、低温恒温、高温冷备、轨道动载荷等问题,能够适应全天候复杂场景,并且具有较高的检测监测参数精度,在行业内处于较高水平。
不仅如此,唐源电气还陆续开发了多项国内独创的新部件,部分实现进口替代(如2D传感器模块、硬点模块、压力采集处理模块等)。
截至目前,唐源电气拥有专利50项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15项,涉及综合检测、成像检测、安全巡检、监测、数据采集、处理、智能识别、综合分析、定位及信息化管理软件,全部为公司核心技术团队自主开发设计。
基于自身掌握的核心技术,唐源电气在长期的服务中,能够及时了解不同客户的实际需求,结合公司掌握的行业先进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优化产品设计,帮助客户实现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借力资本市场持续做强主业
借力资本市场,聚集发展资源,巩固扩展主业优势,是部分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的上市公司的经营之道。
事实上,立足于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资本市场越来越重视在主业上具有领先地位,并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这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这一平台,又可以盘活资本市场资源,放大竞争优势,更好地“反哺”主业。
今年8月28日,唐源电气登陆A股,正式在创业板首发上市。公司以35.58元/股的价格发行新股1150万股,募资4.09亿元。募资主要用于高铁和城轨交通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与高端技术装备研发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轨道交通检测监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营运资金。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均围绕公司主营业务进行,扩大公司经营规模,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保持并提升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持续发展能力。”唐源电气如是表示。
唐源电气《招股说明书》显示,轨道交通行业属于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唐源电气产品是国家发改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所列示的重点产品,产品附加值高。而轨道交通产业也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事实上,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和交通运输的骨干网络,轨道交通不仅承担了绝大部分国家战略、经济物资的运输,还承担着客运运输职能,在促进我国资源输送、加强经济区域交流、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为此,国家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性文件指导和支持本行业的发展。
在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轨道交通行业发展迅速。从轨道交通的建设周期来看,目前轨道交通已逐渐由大规模设计建造阶段转入长期设计建造与运营维护并重阶段,作为轨道交通的运营维护子行业进入高景气度周期,市场前景广阔。
业内人士普遍预期,“城市化、绿色化、智能化”将驱动本已规模巨大的轨道交通产业“扩量”“提质”“升级”。随着未知市场空间“蓝海”出现,新兴“千亿级”先进轨道产业集群将不断涌现。
“受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支持的影响及公司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未来公司盈利能力水平或将进一步提升。”唐源电气称。
2019年上半年,唐源电气实现营业收入1.3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147.12万元。今年前三季度,唐源电气营收为1.99亿元,同比增加43.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24.06万元,同比增加43.57%。
当下,唐源电气正以深耕主业为发展方向,紧扣国家轨道交通发展重大机遇,加强创新驱动以及研发,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文/靳佚沣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