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可跨省域运营 无人机配送场景迎新突破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4-02 05:09

    这意味着,起飞重量不大于150千克的物流无人机可在西北四省内“自由翱翔”。

    每经记者 赵雯琪    每经编辑 王丽娜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继顺丰、京东等物流企业获得无人机运营许可证之后,中国无人机商用领域又迎来利好消息。

      4月1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中国民用航空西北地区管理局正式印发了《西北地区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物流配送经营活动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表示,最大空机重量为250克以上(含250克)、最大起飞重量不大于150千克的民用无人机可以在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民航西北局辖区使用无人机开展货物运输配送的经营性飞行活动,且适用于相应飞行活动的监管管理。这意味着,起飞重量不大于150千克的物流无人机可在西北四省内“自由翱翔”。

      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继去年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向京东颁发全球首个省域无人机物流经营许可证以来,物流无人机监管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也为物流无人机商用首次可能突破省际区域限制提供了可能。

      此外,办法中还明确了无人机物流配送的概念定义、经营许可资质申请基本条件、无人机物流配送许可的管理机构、适用范围、管理流程、法定义务等。

      一直以来,物流公司发展无人机早已不是新闻,但是从2018年开始,随着相关政策的支持,各大物流公司的步伐逐渐加大,无人机“空战”大有愈发激烈之势。

      2018年2月,京东无人机成为首个国家级无人机物流配送试点企业;3月,其在海南省试运营的第一个无人机配送站正式启用;6月,京东自主研发的第一架重型无人机——京东“京鸿”大型货运无人机在西安正式下线。

      顺丰则在2018年3月拿到国内首张无人机航空运营(试点)许可证;5月,顺丰曾透露正募集成立一个10亿人民币规模的无人机科技基金;10月,顺丰则进行了大型物流无人机试飞实验。

      就在3月31日,德邦快递正式启动无人机试运行,成功完成首次试飞,为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提出前瞻性的解决方案。

      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物流学博士方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物流公司一开始做无人机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整个政策的放宽程度越来越大,各地相继放出一些牌照,这是催生快递业务无人机迅速发展的最大原因。

      而对此次“无人机可跨省运营”办法的印发,有业内人士认为,无人机配送场景的不断拓展和大规模应用,和物流企业配合民航管理等部门积极探索监管体系的升级完善,将成为推动无人机行业商用化的重要力量。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315后火星未灭 “科研”这张牌可以拯救电子烟于舆论水火之中吗?

    下一篇

    2019樱桃保卫战开打:物流成本高仍为痛点 农产品供应链变革在即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