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范式”革命:大医集团放疗“新物种”如何改写全球放疗竞争格局

    2025-07-08 14:18

    在肿瘤放疗高端设备领域,中国企业的名字曾长期缺席。但一张来自沙利文的报告正颠覆这一认知:2024年,中国市场每售出10台伽玛放射外科设备,就有7台来自大医集团。75.8%的绝对市场份额背后,是一家中国医疗科技企业用十年时间完成的产业逆袭——不仅实现高端放疗设备的国产替代,更将中国原创技术标准输出至全球医疗高地。

    核物理专家跨界创新:从核电站到“一键式放疗”精革命

    大医集团独特的技术创新基因,源于其创始团队深厚的核物理背景。1983年夏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刘海峰手握兰州大学核物理专业的毕业证书,踏入中国核工业部位于西安的科研机构。他参与研发的核电站反应堆安全监测系统,要求监测误差必须控制在亚毫秒级,这段追求极致精准的经历,为他日后攻克放疗专精特新技术难题奠定了坚实基础,埋下了创新的伏笔。

    核电安全监控与放射治疗的共通点是什么?2011年刘海峰在西安创立大医时,资本市场无人能解这道题。“放疗和核安全本质相同,都是与不可逆能量的精准博弈”,他带着核工业淬炼的精度执念,创新性地移植应用于医疗健康领域。

    从“me too”到“first-in-class”:中国放疗的“技术代差”远征

    在放射外科领域,伽玛刀(SRS)素有“无形的手术刀”之称,但其传统技术对于“移动肿瘤”精确放疗存在局限,大医的CybeRay凭借实时影像导航与精确照射技术实现了突破。

    作为全球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实时影像引导伽玛刀系统,CybeRay革命性地整合了先进的实时影像监控技术,如同为治疗配备了“亚毫米级动态追踪导航仪”。系统能实时捕捉病灶动态变化,并通过专业算法快速调整射线束的聚焦位置与剂量分布,精准“锁定”移动靶标,一举攻克了放射外科“动态精准”这一世界性难题,使“无创根治”全身肿瘤成为可能。这一突破不仅极大拓展了临床适应症(从肿瘤延伸至非肿瘤领域),更重塑了精确放疗标准。2021年3月,CybeRay率先获得美国FDA批准,其安全性与有效性获国际最高权威背书;次年7月登陆中国市场后,迅速成为顶尖医院对抗脑部及全身肿瘤的“专精利器”。

    另一款革命性核心产品TaiChiRTPro带来了真正的颠覆,十年磨剑,厚积薄发。当国际巨头仍在争论伽玛刀与直线加速器孰优孰劣时,大医的TaiChiRTPro以“放疗界iPhone”姿态破局,引领全球放疗技术向更高阶的“生物准”时代迈进——这场革命,正从中国点亮全球。

    作为全球首个集X射线与γ射线尖端诊疗新技术(10+项)于一体的“超级智能放疗终端”,TaiChiRTPro彻底颠覆了传统放疗的临床模式。

    与传统设备依赖医生在不同系统间手动切换、反复调整参数不同,TaiChiRTPro构建了从影像引导到剂量输出的全流程智能化闭环控制系统,让精准放疗如同进入“自动驾驶”时代。它突破性地融合了高精度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SBRT)与大肿瘤常规分次放疗能力,以单机实现多模态、全场景覆盖的精准治疗。这不仅为患者带来更高效、更个性化的治疗选择,也极大拓宽了放疗的应用边界,同时打开国内、国际市场、开辟X/γ射线一体化放疗新技术、新蓝海。

    坚定长期主义:国产替代红海中造“无创放射外科”蓝海

    大医集团的进阶之路,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条清晰铺展、层层递进的战略轨迹。当同行以价格战收割基层市场时,大医选择了一个最艰难的战场:立下国产高端“新标杆”。面对曾由进口品牌牢牢主导的中国伽玛刀市场,大医凭借自主研发创新,硬生生闯出一条路,不仅实现了国产替代,更以高达75.8%的绝对市场份额,树立起国产高端医疗设备崛起的标杆典范,向世界证明了“中国智造”的实力。

    站稳国产替代高地后,大医拒绝卷入直线加速器那片看似庞大却已拥挤的“价格倾销式进口替代”红海竞争。相反,它将雄心投向全球——倾力打造基于X/γ射线一体化技术的“放疗界iPhone”,彻底重构放疗范式,开辟一条前所未有的全新技术赛道。

    这项颠覆性创新很快获得历史性认证:FDA授予TaiChiRTPro “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FDABreakthroughDevice)”,成为中国大型医疗设备首例。

    这张含金量十足的“国际通行证”也成为大医创新引领的关键助力。凭借此,大医产品强势突入壁垒森严的北美高端市场核心圈,并同步将战略触角延伸至乌兹别克斯坦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构筑起辐射全球的创新桥头堡。2025年,北美市场喜迎第三位重要客户,这不仅是一次商业里程碑,更是中国创新放疗技术赢得国际最高殿堂深度认可的入场券,真正带领中国放疗闯进无人区:从价格倾销到标准输出。

    医疗的下一个赛道属于无创:真正的战略远见在于对未来的布局

    大医最具前瞻性的一步,则落子于对“无创放射外科”千亿蓝海的战略锚定。当行业同仁的目光大多还聚焦于肿瘤治疗这片红海时,大医已敏锐洞察并率先布局未来,不是做某种技术的王者,要做赋能生命健康的细分赛道的创造者。

    用技术代差撕裂既有产业格局,重塑全球医疗资源的分配逻辑需要孤注一掷的勇气,而肩负着生命至上的安全重责,直面医疗产品研发周期漫长、不确定性极高的挑战,大医却从未退缩。近两年累计超2亿元的研发投入,这笔占毛利润显著比重的投入是这份坚持的有力注脚。资金精准注入两大战略要塞:核心产品平台(CybeRay/TaiChiRTPro)的持续迭代升级,以及数字化运营系统、GMD(伽玛刀)平台解决方案优化与非肿瘤适应症等无人区的探索。

    大医独特的“临床反哺研发”双轮驱动模式破解创新密码:一方面,大医通过深度资源整合与技术攻坚;另一方面,携手顶尖医疗机构构建“产学研医”深度融合生态,积极推进适应症拓展的突破性临床试验。

    据了解,大医目前已构筑起由21款获准上市产品(14款NMPA认证,7款FDA认证)组成的、覆盖肿瘤与非肿瘤适应症的完整放射外科诊疗体系。当业界同行还在为单一产品认证奔波时,大医已在推进CybeRay、TaiChiRTPro用于良性病、心血管等领域的临床试验——这场向非肿瘤巨大蓝海进军的前瞻性布局,将彻底重构企业自身的成长空间与想象边界,标志着其从设备供应商向“无创放射外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者”的蜕变,而技术复利也将为其带来持续创新研发投入的滚雪球效应。

    真正的创新者,乘大势、谋大局、担大任

    此刻,全球放疗设备市场正以7.4%的年复合增长率扩张,预计将从2023年的27亿美元跃升至2031年的44亿美元。在中国——全球第二大癌症发病国,政策与需求的东风同步鼓荡:“十四五”规划明确将高端医疗器械列为战略重点,并落实到重大科研项目与资金支持上。其中,大医集团牵头, 集结四大国家级医学中心领衔的顶级团队研发的“最新实时图像引导头部射束立体定向放疗系统”,作为伽玛刀技术的前沿突破,已成功获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获得国家科技部立项支持,这是大医集团继“十三五”重点研发专项成果(TaichiRTPro)获评优秀后,再次承担国家重大诊疗装备研发任务。

    在技术突破、市场扩张与政策支持的共振点上,大医集团的崛起轨迹,正是中国高端医疗装备突破“卡脖子”困境、实现全球价值跃升的经典范本。当刻印着“中国智造”的放疗重器在全球顶级医疗中心高效运转时,这场始于西安的创新远征,其成果正加速惠及世界患者。世界见证的,不仅是精密射线束对病灶的精准清除,更是一个产业从奋力追赶到昂然引领的壮阔征途,这正是“中国范式”革命,大医放疗“新物种”正改写全球放疗的格局!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日本4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12个基点至3.365%

    下一篇

    7月中下旬红利优势有望进一步凸显,自由现金流ETF(159201)规模领跑同类产品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