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专访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市长罗强:深化网络理政更好服务企业 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每日经济新闻 2019-03-21 22:03

    每经记者 杨弃非 余蕊均    每经编辑 曾健辉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多个重要场合深刻阐释了打造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强调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向全球展示了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信心和决心,说明了营商环境的极端重要性。

    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政府部门做好服务是本分,服务不好是失职”“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各地探索推广一批有特色的改革举措,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度不断提高”,报告中多次出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描述,反响热烈。

    实际上,从去年至今已有多地提出对标国际营商环境,如上海和成都皆选在开年第一天率先“发令”,召开营商环境大会。一东一西,显示出中国城市提升营商环境的迫切需求。

    面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更高要求,各地政府如何切实有效地探索出有地方特色的改革举措,也的确令人期待。全国两会期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在北京就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网络理政能力,进而营造一流的国际化营商环境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成都市市长罗强。

    “目标、方向、战略确定以后,就要策划战役、组织战斗,一仗一仗地打,一件事一件事地做。”罗强对记者表示,“宏大的目标和项目,都得实实在在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在他看来,无论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营商环境,还是用好“互联网+政务”“互联网+督查”,提高网络理政能力,政府工作的创新都应该是具体、实在的,“就是由点及面,见微知著”。

    ●谈营商环境 用好“加减乘”法,做好服务本分

    NBD:不久前,成都被评为“2018中国国际营商环境标杆城市”“2018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在最具幸福感城市评比中也连续十年排名第一。您作为城市管理者,如何看待这些荣誉?

    罗强:首先要感谢大家,我也很高兴成都能得到这么多认可。同时,我们也应该正确对待、理性客观地看待这些排名。去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明确提出支持成都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这是成都的奋斗目标,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多看自身问题,多找差距,多补短板,继续对标新发展理念,对标国内外先进城市。特别是在营商环境上,更多要看到差距,否则不会进步。城市发展和治理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NBD:从去年至今,各地都提出要优化营商环境。您如何认识营商环境?

    罗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加快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建设”“改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降低市场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提升国际竞争力”。今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过去一年我们的营商环境国际排名大幅上升,这说明改革开放取得了新的突破,也坚定了我们继续解放思想、持续用力的信心和决心。

    成都把2019年确定为“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就是要着力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降低市场运行成本,提高运行效率,提升综合竞争力和发展软实力。我认为营商环境就是发展环境,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和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好的营商环境能够集聚起国内外优质资源,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在当前国际产业转移、要素价格均等化、企业经营成本趋同的大背景下,它的好坏将很大程度影响企业投资决策行为,进而影响地方经济发展。成都要走“产业结构优、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质量效益好、发展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之路,就必须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同时,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是大势所趋,一个城市也只有通过营造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提升在产业链条上的位置,深入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协作。本质上,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微观基础还是在于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只有把营商环境搞好了,企业才能做大做强,城市才能更好发展。我们想要引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特别是六类500强企业,国际化营商环境就是不可缺失的土壤。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成都面临新的历史机遇。按照十九大要求,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加大西部开放力度,成都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在新一轮开放中成为排头兵。我们现在提出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对营商环境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NBD:总理在报告中再次强调“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下硬功夫打造好发展软环境”,在“放管服”改革上,成都的硬功夫在哪些地方?

    罗强:我们主要是以市场主体的期待和需求为导向,聚焦投资生产经营中的难点痛点堵点,持续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加强监管的加法和优化服务的乘法,“放管服”三管齐下,不断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简政放权的目的,是要放得更有效率更有活力,我理解,关键是围绕企业迫切希望解决的“环节多、耗时长、效率低、折腾人”等问题,把该“放”的彻底放开、该“减”的下决心减掉,该“清”的坚决清除。要放开“有形之手”,凡是市场能够自行调节的就交给市场,凡是企业能干的就让企业干。今年,成都除了坚决落实国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打造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外,还将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在压减开办企业时间、解决企业注销难、优化中介服务等问题上再下工夫。去年底,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审批全流程总用时已经控制到120个工作日以内,今年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力争在6月底前压减至90个工作日以内。

    当然,放权不是放任、放手不是甩手,必须放管结合,不断创新监管方法,确保管得更加透明更加科学。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市场法治化水平,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同时,加快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还要保持包容审慎的监管态度,这一点很重要。比如对待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应该给予一个“观察期”,在“观察期”内进行适度、有效的监管,既不放任自流、又不“削足适履”,根据新生事物的特点和成长规律,推行柔性执法,坚决避免简单照搬现成规则、传统手段去监管。2016年,我们正式出台《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暂行)》;2017年,又出台了鼓励支持共享单车发展的试行意见。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也为共享出行行业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包括现在面对民宿这样的新业态,监管态度也是包容审慎。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政府部门做好服务是本分,服务不好是失职”。这是一句大实话,表明了我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人民政府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无论是放也好,管也好,最终是为了服务好,而服务的根本就是要了解企业需求、群众需求,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比如,我们在各级政务大厅开展错时延时服务,就是想解决市民与窗口部门因为同时上下班而办不了业务的问题,让大家办事更省心。去年一年,全市政务服务系统错时延时服务窗口办件总量达到87.4万件,今年截至目前,已经办理了14.8万件。同时,让博物馆图书馆延长开放时间,尽可能满足市民需求。

    ●谈网络理政 造“大脑”不易,有智慧更难

    NBD:总理还在报告中强调了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监管”,成都正通过积极推进“网络理政”,不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

    罗强:通过这两年多的实践,我们初步构建了以智慧治理中心为中枢、政府门户网站为总入口、六大功能平台为业务核心、三大技术平台为基础支撑、七项工作机制为制度保障“11637”网络理政框架体系,取得了一定成效。

    例如,在经济运行领域,我们目前已经形成了包含“经济增长与经济效益”“投资消费与进出口”“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等六大部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数据库,不仅可以实时监测全市和各区(市)县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经济指标,还可以实现近5年以来的数据回溯分析、实现区(市)县间的横向比较,为进行综合研判和形成经济运行分析报告提供支撑。同时,还针对工业经济、服务业经济、在蓉世界500强和重点项目等重点领域设立了专题板块,实现了与相关管理系统的链接,充分发挥了城市经济“智能分析大师”的功能。

    在社会管理领域,通过完善全市公共安全监控视频网络,采用人脸识别、步态识别等智能算法,达到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等治安防控“全覆盖、无死角”。比如通过对车流量、车速等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研判交通情况,实时调整信号灯,缓解城市拥堵,尽管成都市汽车保有量480万辆、居全国第2,而拥堵指数排名仅位列全国第16;在公共服务领域,90%以上审批服务可在线办理,通过“天府市民云”手机APP就能享受政府各类服务,努力让老百姓“找政府办事像网上购物一样方便”。

    另外,对于大家关心的雾霾治理问题,网络理政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通过智能监测城市环境污染源,有效监管排污企业、建筑工地、运渣车辆、机动车等污染源;结合遥感卫星数据,实现分区域、分流域水体质量宏观趋势分析;及时了解处理群众反映的环境问题。这里有一组数据:2018年,成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251天,同比增加16天,创下国家实施空气质量评价新标准以来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今年1月1日至3月11日,成都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50天,与去年同期相比,优良天数又增加15天。所以我们有信心,让城市更美丽、天府之国更有吸引力。

    NBD:如您所说,城市治理也应该更多借助互联网手段。

    罗强:是的,5G时代很快就会来临,我们要更多地借助互联网,提前谋划、构建与5G时代相适应的政府治理模式。目前成都二环快速公交已成功实现全球首例户外5G测试,我们在5G领域已具备一定基础,发展势头较好,这将有利于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通过政务数据的汇聚、交互、开放和“跑路”,提升城市的智慧治理能力。我们当前正在完善的“11637”网络理政框架体系,首要任务就是打造“城市大脑”。

    以前,我们在推进网络理政的时候,发现在区(市)县层面,工作缺乏统筹协调,推进较难,并没能发挥网络提供无缝隙服务的优势,而“城市大脑”正好能够实现全域感知、全局洞察、系统决策、精准调控的效果。此外,它还能改进工作方式,提高效率。比如我们以前开现场会,都必须安排若干辆车一个区县一个区县跑,一天看不了几个点,看也只能在工地的一角,看不全面,效率低、成本高、耗时多,还不低碳,看到的情况也不尽真实。现在我们利用“城市大脑”,可以通过视频在线查看项目实时情况,实现现场调度。春节过后,我们在“城市大脑”开了一次全市重大项目调度会议,随机抽查了十多个项目,可以看到现场进度,而且是更大范围的、整体性的情况,现场也可以直接汇报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旅游景区流量情况也能实时反映,一旦超限就能自动预警。把“互联网+”、网络理政这类现代手段用好,非常必要、也非常重要。

    不过我们也知道,造“城市大脑”不易,让“城市大脑”有智慧更难,智慧来源于数据,更重要的是对大数据的智能挖掘和分析使用。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数据要进一步开放,让更多企业、市场主体参与进来,寻找、挖掘、发现更多商机。这个过程中,不仅企业发展了,也服务了城市。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发挥政府对数据的集成整合作用,加快建设数据城市,让“城市大脑”真正充满智慧,让智慧城市推动发展、造福市民。

    NBD:目前针对民生领域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探索已取得不错成效,接下来会有哪些专门针对企业端的网络理政新举措?

    罗强:去年,网络理政平台受理群众来电来信318.4万件次,诉求解决率86.97%,群众满意率达88.83%。我们现阶段正在深化网络理政更好服务企业。比如,以利企、惠企、便企为原则,打造“网络理政企业版”客户端,建立融合企业诉求回应、企业政策宣讲、企业服务办理、企业需求挖掘的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体系,形成网上网下解决企业问题和困难的闭环,全力支持服务好企业发展。同时,我们现在搭建的社情民意受理平台、领导理政办公平台、行政审批平台、便民服务平台、综合行政执法智慧服务平台和信息公开发布平台六大功能平台也都直接服务于企业。

    我们还将进一步发挥政府对数据的集成整合作用,做实做优“服务企业信箱”。比如加强企业诉求大数据分析,重点梳理开办企业、劳动力市场监管、办理施工许可证、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等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快速搜集整理、部门回应解读、热点聚焦专报等联动机制。通过网络理政的手段,及时高效地为企业排忧解难。

    此外,我们还将构建企业诉求、政策、服务、查询体系。建立涉企政策专题库,聚合各类政府白皮书,打造惠企政策服务平台;在现有成都市政府门户网站企业服务频道基础上,聚合政务云政务服务业务办理系统,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同时建立提供企业信用查询、行业资质查询、专利信息查询等一站式查询服务体系。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携手香港共筑开放新平台 成都加快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下一篇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他们的共同目标是:守好科创板的“大门”!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