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行两融业务中,对融券标的证券,投资者可在同一交易日内,通过买入标的证券及融券卖出同一标证券,并使用当日买入的证券偿还当日融券,以较低成本变相实现日内多次回转交易。这种过于频繁的交易对当前疲弱市场会造成不利影响。
每经编辑 郁慕湛
◎郁慕湛
周一(8月3日)晚间,沪、深交易所对融资融券业务细则进行修订,明确融券操作实行T+1,以防止投资者变相进行日内回转交易(即T+0)。周二上午数家证券公司宣布即日起暂停融券交易。
在现行两融业务中,对融券标的证券,投资者可在同一交易日内,通过买入标的证券及融券卖出同一标证券,并使用当日买入的证券偿还当日融券,以较低成本变相实现日内多次回转交易。这种过于频繁的交易对当前疲弱市场会造成不利影响。
尽管监管层采取了多重措施,但目前A股市场还未完全回到正常轨道。两融业务超常规模地扩大,在A股此前快速上涨过程中起到了加杠杆的作用。而去杠杆是一个痛苦的过程,需要时间。
今年经济下行压力并未缓解,上市企业尤其是上市国企业绩普遍没得到改善。不过,市场对国企改革抱有很大希望,未来A股可能会是“慢牛”。
投资者一旦认定“慢牛”,谁还会安安静静地排队慢慢买?越多的投资者意识到“慢牛”,市场就会变得越疯狂。这就是市场的社会逆向心理和从众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散户心理尤其如此,更何况目前中国股市还是散户占多数的市场。
在如此市场心理影响下,加之两融业务便捷的工具,去年最后两个月两融余额甚至连续突破9000亿元和1万亿元大关。到今年6月19日股市暴跌前,两融余额最高达2.27万亿元。
A股暴跌后,在各种政策干预下,加速去杠杆。截至7月31日,融资余额下降至13354.17亿元,创近4个半月以来新低。相比6月18日的历史峰值,融资余额已减少了9312亿元,降幅达41%,超过沪深指数跌幅。
尽管融资盘规模下降了不少,但其风险并未充分释放。横向对比,当前A股融资盘规模仍明显高于国际水平。
根据高盛最近的一份报告,合理、可持续的融资余额占比约为流通市值的5%,或总市值的2%。A股两融规模最高峰的时候大约接近2.3万亿元,相当于流通市值的8.8%。就是目前1.4万亿元的水平仍然太高,还要进一步压缩。
两融作为资本市场的一项创新业务,给市场带来更多交易方式和交易策略。投资者通过融资融券基本交易功能以及不同负债偿还方式组合,可以衍生出多样的交易策略。两融业务本来为大基金在资本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安全选项,可以做空、做对冲,为大资本增添了保险系数。
现在看来,不仅多数散户在做单边市,不少机构也在做单边市。在市场期望“慢牛”时,他们利用两融争先恐后买多,致使行情演变成“疯牛”。在行情调整时,他们又利用两融卖空,加速股市下跌。
作为工具来说,融资融券本身是中性的,用得好,它是降低风险的工具,用得不好,就成为放大投机的利器。关键还要有成熟的资本市场和市场心理。现在,A股融券实行T+1,不是取消两融业务,而是适当限制两融业务,从数量上压缩规模,从质量上是让市场逐渐适应两融业务。
一句话,融券实行T+1还是为了稳定股市。或许有一天,中国资本市场足够成熟,也可能重新实行T+0。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