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境内债权人纷纷提出资产保全申请,佳兆业的经营状态已经全面停滞,这意味着此次公司只是赢得喘息的机会。由于债务重组谈判停滞不前,佳兆业危机的结局仍然扑朔迷离。
每经编辑 区家彦
每经记者 区家彦 发自广州
由于“锁房”引发的佳兆业一连串债务危机,如今终于出现重大转机。
佳兆业今天上午发布公告称,公司位于深圳的8个项目部分房源已经“解锁”,项目状态从房管局锁定变为司法查封,这意味着引发佳兆业此次危机的行政封锁正式退出。紧接着,二股东生命人寿宣布拟向佳兆业提供13.77亿元的两年期贷款,以用于缴付公司去年拿下的深圳大鹏新区地块土地款。
但这并不意味着佳兆业将完全从泥淖中获救。随着境内债权人纷纷提出资产保全申请,佳兆业的经营状态已经全面停滞,这意味着此次公司只是赢得喘息的机会。由于债务重组谈判停滞不前,佳兆业危机的结局仍然扑朔迷离。
60份法院应诉通知书
公告显示,佳兆业位于深圳的四个处于预售阶段的项目部分房源,已于4月7日获得解锁,分别为佳兆业大鹏假日广场、悦峰花园、中央广场以及山海美域花园(佳兆业前海广场)。此外,公司位于深圳的三项已落成物业项目所有未售单位,及位于一项持作出租物业的所有单位的业权限制也获解除。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上述八个项目是从去年12月初起,被深圳市规土委的相应地方分支机关陆续锁定买卖协议备案、限制任何转让或抵押的登记以及限制业权。据公司估算,这批被“锁定”的房源总价值超过50亿元人民币,这导致佳兆业位于深圳区域的所有经营活动随即处于“休克”状态。此次项目获得解锁,意味着政府层面对项目的行政封锁终于解除。
然而,房源“解锁”并不意味着佳兆业的经营状况重回轨道。公告显示,在上述“解锁”的项目中,大量未售单位遭受地方法院司法查封。截至4月7日,以建筑面积计算,上述八个深圳项目合计受司法查封的物业面积约为145232平方米。
金融机构争相“踩踏”以求自保,是导致佳兆业全国项目陆续被债权人申请查封资产的主要原因。佳兆业透露,截至4月7日,公司债权人已经向相关法院提出合共70份境内贷款下的资产保全申请,佳兆业已接获相关法院对其增加至约148.27亿元境内贷款下的资产保全,共有28份民事裁定书与60份法院应诉通知书。
这其中,记者注意到,深圳佳兆业接获6份应诉书,法院责令公司需要以被告身份出席于4月16日以及5月5日的案件庭审。
由于流动性面临枯竭,如今的佳兆业只能依赖外部融资以维持现金流开支。截至发稿前,佳兆业再度发布公告,二股东生命人寿将向公司提供13.77亿元的贷款,用于支付公司与生命人寿在去年联合拿下的大鹏地块地价款,以避免因延期支付地价款而受罚。
海外债权人要求新“白武士”接盘
尽管房源“解锁”是融创此前提出要约收购佳兆业的前提条件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收购进程有望提速。由于房源“解锁”进一步提升了债权人谈判的底气,在各方利益的纠缠下,佳兆业危机的结局只会更加扑朔迷离。
对于融创而言,拿下佳兆业的难度更大了。香港粤海证券投资银行董事黄立冲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由于深圳楼市回暖明显,“解锁”后佳兆业在深圳的资产会变得更加值钱,债权人也因此有更多谈判的筹码,融创很难找到合适的理由让债权人让步。尽管首轮境外债务重组谈判失败后,佳兆业与债权人仍在沟通新的重组方案,但除非融创为达成交易作出大幅让步,否则交易完成的可能性并不高。
境外债权人则寄望于能有新的“白武士”接盘。一位佳兆业离岸债券投资者告诉记者,随着行政封锁的解除,佳兆业在一线城市的资产吸引力明显提升,他们希望有实力更强劲的大型房企接盘,以提出更优的债务重组方案。
但一位不愿具名的房企高管认为,由于佳兆业的现状已经较融创提出要约收购时更加恶劣,公司流动性接近枯竭,短期债务急剧上升,即便有新的“白武士”出现,提出的债务重组条件也许会更差,境外债权人有可能得不偿失。
与之相对,对境内债权人而言,如果收购僵局迟迟没有进展,他们有可能提出清算的要求,令佳兆业最终走向破产。在黄立冲看来,由于境内债权人大多数是有抵押的债务,在目前房地产市场逐步回暖的情况下,通过将佳兆业的项目分拆出售,他们能大大降低损失的概率。但对于缺乏抵押物的境外债权人与股东而言,一旦破产清算,他们有可能血本无归。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