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杜冉乐 发自昆明
每经记者 杜冉乐 发自昆明
“一些所谓的‘鬼城’,尤其是房地产泡沫之下,没有产业、社会事业的支撑,完全没有发展的后续力。”曾参与过呈贡新区“十二五”规划的云南省社科院区域发展研究员李吉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而当前呈贡的情况不是人们不愿意搬过去或认为没前途,而是区域成熟度还不够。
呈贡新区经济贸易与投资促进局党委副书记李亚京介绍称,第一产业退出,第二产业收缩,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这是与新区规划定位紧密结合的,目前呈贡的招商引资项目都是面向第三产业。
2013年初呈贡新区区长缪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该区三大产业结构已调整为2012年的5.4∶46.1∶48.5”。
园区经济成新引擎/
前述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发展园区经济是实现呈贡新区率先发展、跨越是式发展的重要途径。
按照产业规划目标,五年内,呈贡新区力争云南白药医疗医药产业园区年产值超300亿元,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区 (以下简称斗南花卉园区)年产值超100亿元,昆明呈贡信息产业园区、三台山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年产值合计超100亿元。
“目前总体上招商引资的力度很大,其中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实现的土地供应达80%,产生的效果也不错。”云南财经大学房地产与土地研究中心主任张洪表示,呈贡新区从招商引资到开发建设,再到投产运营,需要一定时间,目前一些企业还未达到投产水平。
12月8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来到号称“亚洲花都”的斗南花卉园区,这块方圆数公里的园区,由花卉培育基地、花卉交易基地、花卉拍卖中心及其周边的发达物流配送区构成。已经建成的鑫盛达五星级酒店分外惹眼,而作为园区未来主体的“花花世界”项目,一期工程正在建设中。
据“花花世界”项目置业顾问赵卫能介绍,该项目总投资近40亿元,占地面积1000余亩,目前已是亚洲最大的鲜花交易市场,项目所涉业态不仅是商业,以后还会配套写字楼、科研区等。
公开资料显示,云南省花卉种植面积已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0.5万亩发展到70万亩,斗南花卉的市场交易量已由初期的5亿枝发展到2011年的50亿枝,交易额达37亿元,占全国花卉交易50%(冬季75%)以上,一直稳居全国交易量(额)之首。
现任斗南花卉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杨相国向记者介绍,按照农业部与云南省的要求,通过园区建设将斗南打造成各类花卉种植基地、展示区与销售区,形成花卉行业的价格中心,带动全国,影响世界。目前从影响力、种苗、技术等指标来看,斗南花卉仅次于荷兰的阿斯米尔。
但记者在该区管委会一楼大厅的一处展板上看到,来自农业部的一份函件称,斗南花卉在发展中面临着花卉相关产业发展不充分、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技术投入不足等一系列瓶颈问题。
“整个园区下一步要打造成国家级4A旅游景区,把花卉产业做成观赏、购买、品尝等产业链,比如鲜花饼、鲜花粥、化妆品、插花艺术、摄影、书籍等相关产业。”曾任呈贡新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局长杨相国表示。
云南斗南花卉产业集团招商中心经理冯善平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这里的招商难度不大,难就难在把‘亚洲花都’这个品牌打出去,把这个概念深挖下去。”
据悉,目前云南省内由质监局牵头,正在建设国内花卉行业的标准体系。
借农地流转经营都市农庄/
在呈贡新区的未来发展中,吴家营片区是核心区之一。
呈贡新区吴家营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贾小双告诉记者,他们鼓励农民“外出租地”,该片区外出租地的有500多户,每亩产值1万元。
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速推动农地流转。吴家营街道办事处正在探索并试图解决这一问题。
贾小双透露,办事处旗下的4个社区正在探索农地流转,但流转方式不太一样。一个是村民之间通过农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让种地的人有地种,让不愿种地的人有事干。规模化经营之后,让有经验的人来经营管理,发挥土地最大效益。
“我们正在尝试将土地交给社区公司来统一运作,公司拿到土地后,依法经营获取土地收益,除了给老百姓的分配之外,剩下的是社区挣到的钱。”贾小双信心满满地说。
按照他的远景规划,吴家营将把这些片区建成“都市农庄”,缔造城市生活的“第二空间”。鉴于该片区出产水果较多,其中宝珠梨尤其出名,待土地集中后,一些企业将参与包装、策划,由纯农业生产转为休闲观光农业。
目前,吴家营片区旗下已有5家社区公司,固定资产2.69亿元。那么,社区公司如何治理?投融资如何解决?如何分红?
贾小双介绍称,“现在社区有监委会,对公司每年的财务收支与项目投资都有监督制约。每年分为上、下半年,村代表、社区党员都要汇报工作。”
据了解,2011、2012年,吴家营辖区有1800人参与了社区公司分红,每人分得500元。按照土地流转协议,社区公司在取得收益并通过董事会 (股东代表就是全体入股的村民代表)决策后,决定要留多少钱作为发展资金,留多少钱拿来分红。
贾小双强调说,目前社区企业亟需解决的难题是管理人员素质,无论学识、见识或实际操作能力都显得不足;其次,还是资金问题,如果没有更大的资金投入,有些机遇会稍纵即逝。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