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邮储银行宣布拟出资100亿元设立全资一级子公司中邮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旨在响应国家号召,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支持科技创新和民营企业,服务实体经济。目前,国有大行中其他5家及部分股份行已成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今年金融监管总局扩大了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范围,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设立此类公司,以加大对科技创新和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
人民银行起草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规章的决定(征求意见稿)》,拟修改《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等2部规章,废止《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修订后的规章将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等资料保存期限延长至10年,并强化金融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责任。同时,修订后的规章将明确非现场方式执法检查。
保险行业个险渠道面临增长困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推动改革。7月10日,每日经济新闻及保通社举办闭门研讨会,聚焦个险渠道改革。中保协互联网专家吴军认为,内勤人员转外勤有优势,但普遍焦虑,需认识自身起点高及转化优势方法。他认为内勤转岗不会动摇管理基础,建议保险机构考虑此增员策略。
7月10日,每日经济新闻及旗下保通社举办“商业医疗险破局”闭门研讨会,汇聚行业核心力量探讨商业医疗险的深层次挑战及破局之道。平安健康险理赔管理部总经理蔡黎明表示,破局需聚焦垂类人群填补保障空白,强化专业健康管理能力。平安健康险在少儿保障和中端医疗险市场推出创新产品,并率先推出“就医理赔一体化”服务模式,实现全渠道服务无缝衔接,提升客户体验及理赔效率。
近日,深圳近20家银行发布声明,澄清与鑫心惠邻(深圳)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无合作关系,称其严重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此前每经独家报道称,一家鑫心惠邻门店自称是银行和社区间服务桥梁,可办理房贷转经营贷等业务,并承诺降息提额,但办理需支付多项费用。平安银行等多家银行在声明中称,鑫心惠邻冒充合作机构开展业务。7月,鑫心惠邻回应称已全面整改,强调未与任何金融机构合作。
|2025年7月16日星期三|NO.1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7月15日消息,金融监管总局在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近日制定发布了《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共四章、...
西安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多家银行在西安积极助力科技创新,包括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邮储银行、浦发银行等,通过提供长期资金、信息咨询、特色贷款产品等方式,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中欧班列运营、科技型企业发展等。地方法人银行长安银行、西安银行也深挖地方“科技田”,推出专属金融产品和服务。科教大省陕西的科技创新活力有望得到更好释放。
金融监管总局近日下发通知,要求加强2024版人身保险公司标准化监管数据报送工作。尽管大部分公司已按要求开始数据报送,但存在数据完整性、文件解压失败、历史数据漏报错报、数据频繁修正等问题。通知要求各公司高度重视,建立数据表责任制,加强数据治理,确保数据质量。同时,要求加强历史数据报送准确性,避免频繁修正。
四川天府银行300万股股权将于2025年7月24日在阿里司法拍卖平台公开拍卖,起拍价1950万元。该笔股权由南充市老实人商贸有限公司持有并被冻结。四川天府银行2024年完成50亿元增资扩股,蜀道集团成为第一大股东,国资持股比例升至55.96%。
2025年上半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22.83万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7.66万亿元,成为拉动社融增长的主要因素。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院长盛松成指出,政府债券纳入社融后成为经济回升向好的先导指标。信贷数据显示整体有效需求不足但结构优化,反映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M1增速提高显示企业投资意愿增强。通胀处于较低水平,货币政策仍有宽松空间,但需观察经济情况变化。
2025年7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展14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以维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此操作透明度增加,显示货币政策操作沟通机制完善。分析师认为,央行将维持流动性充裕,本月可能存在一定的流动性缺口,但商业银行长钱压力有所缓解。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表示,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灵活把握政策力度和节奏,支持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
7月14日,人民银行披露2025年上半年金融数据,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9%,贷款余额增长7.1%,M2余额增长8.3%。专家指出,不宜仅通过贷款数据判断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社会融资规模更全面。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已累计降准12次。物价总体低位运行,主要受实体经济供需矛盾影响。未来货币政策将灵活把握,扩内需和优化供给政策将加力,促进物价回升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末,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及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14.58%和16.66%。消费金融公司坚持下沉市场和长尾客户定位,重点支持新市民、县域居民信贷需求,并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累计取得技术专利1242项。
日前,四川金融监管局批复四川银行入股长城华西银行9.4259亿股股份,持股40.92%。该笔股权交易底价43.32亿元,从挂牌到获得批复不到20天。交易完成后,四川银行将成为长城华西银行新的实际控制人。四川银行是四川省首家省级法人城市商业银行,近年来在支持当地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资产规模持续增长。
7月10日至12日,由成都创新金融研究院主办的“成都企业出海路演·国际机构天府行”活动在蓉举行。此次活动汇聚了新能源储能、AI等领域成都领军企业,采用双向路演模式,助力企业与国际资本对接。同时,成都创新金融研究院与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签署合作备忘录,深化中哈合作。活动展现了成都企业技术实力与全球化布局,推动中国西部城市深度嵌入全球价值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