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车展上,智驾安全成为焦点。小鹏汽车、小马智行等车企高管强调安全是智能化底线。工信部也要求车企不得夸大宣传,需明确智驾系统功能边界。车展上,超过50家智能辅助驾驶相关企业参展,加速技术升级。零跑B01等车型搭载先进智驾芯片,实现L2+级驾驶辅助功能,且激光雷达技术已下探至15万元以下车型。
每经记者 刘曦 每经编辑 孙磊
在2025上海车展上,与此前行业高喊“智能辅助驾驶军备竞赛”不同,“渐进式路线”“如何更好地保证安全”等成为车企、供应商宣传的高频词汇。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汽车未来的趋势肯定是智能化,但安全是必须坚守的底线。”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兼CEO彭军也强调,“安全对于任何类型驾驶而言,永远都是第一位的”。蔚来创始人兼CEO李斌则将智驾芯片、全域操作系统、智能底盘定义为智能汽车核心技术的“新三大件”,认为这三大核心技术决定了智能汽车体验和安全的上限。
日前,工信部召开会议强调,车企要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4月23日,轻舟智航CEO于骞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类似观点:“我认为安全不能妥协,我们并不能为了某些事情而对降低安全性做出妥协,这是我们一个基本态度。”
四维图新CEO程鹏则对记者坦言,当前整个行业对辅助驾驶系统的讨论正回归理性,以前客户总是问其方案是否无图或端到端。不过,他认为,在安全的前提下,如何通过极致性价比来保证体验才是重点。
智能化提速,性价比成关键
在本届上海车展上,车企及供应链企业共同发力,加速驾驶辅助技术升级。据不完全统计,有超过50家智能辅助驾驶相关企业参展,涵盖解决方案、车规芯片、智能底盘、智能座舱、雷达等众多领域。参展商不仅包括博世、采埃孚等国际巨头,还有众多本土企业,如地平线、佑驾创新、芯擎科技、元戎启行、知行科技、芯驰科技等。
智驾浪潮兴起是相关智驾企业积极参展的助推力。进入2025年后,激光雷达技术已被车企引入15万元以下的车型,如零跑B10、广汽埃安RT、广汽丰田铂智3X、吉利星瑞等。随着车价不断下探,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商如何在保证技术性能的前提下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已成为行业高度关注的议题。
4月23日,轻舟智航在本届上海车展发布行业首个基于单征程6M的端到端城市NOA解决方案,通过软硬协同联合优化实现性价比。同日,四维图新发布了多款中高阶辅助驾驶新品,通过算法优化,在确保系统安全性和功能可靠性的基础上,支持城区NOA Lite功能的同时实现行泊一体。智驾大陆也发布了行泊一体入门级域控,该配置是基于单芯片打造的行泊一体解决方案,从而更好地面对入门级市场。
对于如何在提供安全兜底的同时保证性价比与驾驶体验,于骞向记者表示:“即使是30万元的豪华车,其产品体验也会有差异,比如在ODD(车辆运行设计域)设计和功能要求上会有所不同。其实,安全和体验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因为安全感本身就是体验的一部分,如果一个行为不安全,那么体验也必然不好。”
智驾安全成焦点,业内:“减速键”难阻发展
在经历多起智能辅助驾驶事故后,行业更加关注如何降低接管率、提升极端场景的应对能力,同时强调打造“冗余式”智驾安全,以增强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用户价值的创造是辅助驾驶技术发展的根本。”于骞告诉记者,本次轻舟智航提出的“智驾平权时代用户价值定义”,强调通过提升单个用户价值和扩大用户总量来实现总体用户价值的提升。
与此同时,四维图新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构建了从底层安全到用户价值的五层金字塔模型。四维图新CEO程鹏表示,本次四维图新的产品均采用多重安全兜底架构,保留端到端强泛化能力,规避黑盒模型隐患,优先满足用户对安全和体验的刚需。
虽然政策层面对智驾发出了加强监管的信号,但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认为,这不是限制,而是让行业回归正常轨道。宝马集团董事高乐也表示:“我们欢迎工信部新规的讨论方向,它并非延缓辅助驾驶技术的开发速度,而是为行业划定了更清晰的安全底线。”
从市场动态来看,智驾技术的发展并未停滞。据记者观察,深蓝S09、新款岚图FREE、问界M8等车型搭载的华为乾崑ADS 4可以实现高速L3解决方案,并计划于今年下半年量产上车;配备L3级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极氪9X在上海车展迎来全球首秀,同样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开启交付。
对此,一位智能驾驶领域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车企们正在重新调整传播策略,智能驾驶领域的竞争即将再次升温,其激烈程度可能比去年有过之而无不及,没有任何一家车企能够真正“高枕无忧”。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