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地平线被纳入恒生科技指数与恒生综合指数成分股
2月21日,恒生指数有限公司公布季度审议结果,地平线(09660.HK)获纳入恒生科技指数和恒生综合指数成分股,变动将于2025年3月7日收市后实施,并于2025年3月10日起生效。此次纳入标志着,地平线正式成为港股通可投资标的,有望...
特斯拉股价止跌反弹近6%! FSD首度出海墨西哥
美东时间2月13日,美股三大指数收盘上涨,特斯拉股价止跌回升。消息面上,特斯拉FSD(Beta)驾驶辅助功能已在墨西哥市场上线,但在欧洲和中国市场仍需获得当地监管部门批准。2024年特斯拉全球交付量约为178.9万辆,较2023年下降1.1%,2025年开年销量继续不振。在中国市场,2024年特斯拉销量增长了8.8%,但2025年1月销量同比下降11.5%。为应对销量承压,特斯拉采取降价和优惠政策,但市场份额或仍面临下滑压力。业内认为,FSD入华后还需针对国内场景进行数据收集和训练,达到好用状态尚需时日。
计划借壳登陆港股!图达通递交上市申请
2月12日晚间,激光雷达供应商图达通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计划以De-SPAC模式上市,由清科资本、中信证券、中信建投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公司估值为117亿港元。图达通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图像级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已与蔚来等车企合作,产品广泛应用于L3+高级别自动驾驶等领域。截至2025年2月3日,蔚来已有九款车型采用其激光雷达方案。尽管图达通2022年和2023年的营收分别为6630万美元和1.21亿美元,但因高额研发成本,同期亏损分别为1.88亿美元和2.18亿美元。随着智能驾驶市场快速发展,预计2024年激光雷达装机量将突破150万颗,激光雷达在中低端车型中的渗透率也将进一步提升。
日本车企巨头终止合并
2月13日,本田、日产、三菱三家汽车公司宣布终止经营合并谈判。此前,本田与日产原计划于2025年1月底前做出合并决定,并成立新控股公司,本田占主导地位。但因统合比例等条件未达成一致,日产曾否认撤回决定。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双方合并反映出在电动化布局上的滞后。此外,本田和日产在盈利等方面面临挑战,日产已宣布削减成本、裁员等措施,并开展战略评估。近日有传言称,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对雷诺所持日产股权有兴趣,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表示无意收购日产,但会考虑收购股份。
明星智驾公司纵目科技“爆雷”!内部员工:创始人已“不在公司”
2025年2月,纵目科技深陷经营危机,总部停水停电,公司暂停运营。CEO唐锐和多位高管已“不在公司”,员工过年加班保供,目前却被拖欠工资。纵目科技三战IPO未果,估值曾达90亿元。目前,相关部门已组织专项研讨会,推进破产清算程序,解决员工相关问题。
快讯|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在上海临港正式投产
2月11日上午,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仪式在上海临港举行,首台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Megapack从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成功下线。据悉,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为特斯拉在美国本土以外的首个储能超级工厂项目,该项目于2024年5月23...
新一轮价格战“开打”!特斯拉、小鹏等品牌“加码”
2月5日,春节假期复工第一天,多家车企加码价格战。特斯拉Model3推出限时保险补贴8000元、5年0息政策及特享充电权益;小鹏汽车宣布“五年0利息0首付”购车政策;广汽丰田推出“一价到底”和“一保到底”购车福利。此外,还有数十个品牌推出“0息”购车方案或采用一口价等直接降价方式促销。有观点认为,这波优惠举措拉开了2025年行业格局重塑的序幕,对消费者是绝佳购车时机,对行业则意味着淘汰赛将进一步加速。同时,价格战冲击行业利润,未来3至5年“智能化”竞争将成为决定胜负的核心因素。
曾经加价才好买,保值率高,全进口!这一豪车品牌将国产,落地上海
雷克萨斯国产化,确定了。2025年2月5日,丰田汽车与上海市政府就共同助力中国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相关举措达成合作意向。丰田决定在上海市金山区成立LEXUS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的研发、生产公司,计划于2027年投产。对于丰田在上海...
本田日产终止合并
2024年12月23日,本田和日产宣布就合并事宜签署谅解备忘录并开启谈判,计划于2025年1月底前做出最终决定。然而,双方在统合比例等关键条件上未能达成一致,导致谈判中止。日产汽车2月5日发布声明称,正与本田就媒体报道涉及内容等多个方面协商,计划在2月中旬左右确定方向并发布公告。东京证券交易所官网2月5日宣布,为确认消息真伪,暂停日产汽车股票的交易。
雷克萨斯官宣国产
2025年2月5日,丰田汽车与上海市政府达成合作意向,计划在金山区成立LEXUS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电池研发、生产公司,2027年投产。丰田寻求在华独资建厂,旨在提升竞争力,应对全球电动化转型压力。雷克萨斯进入中国市场已久,近年来销量波动,目前仅3款电动车型在售。丰田加速电动化转型,规划2035年实现雷克萨斯100%电动化,次世代BEV产品2026年投放市场,新车型将率先投入中国市场,并加大在华汽车产量。
小鹏1月销量超理想!
2025年1月,造车新势力格局生变,小鹏汽车以超3.03万辆的交付量成为月销量冠军,理想汽车交付2.99万辆。传统车企中,吉利汽车集团销量26.67万辆,长城汽车销量8.09万辆,红旗汽车销量4.3万辆。多数车企销量受春节假期等因素影响下滑。进入2025年,部分车企制定销量目标,传统车企较为稳健,新势力车企更为激进,部分提出销量翻番目标。中汽协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提升。
丰田回应整合中国业务
1月23日,36氪报道称丰田计划优化中国区“双生车型”战略,部分车型或合并。丰田中国否认此消息,但其人事调整频繁,有观点认为这或与2024年在华销量下滑有关。面对销量下滑,丰田认为本土化是关键,将建上海全新电动汽车工厂,还计划推新车型并加大汽车产量,以提升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