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24小时 | 首次破“万亿”,沿海经济大省“晋级”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按照江苏的规划,2025年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1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8%,并将在评估“十四五”规划各项指标落实情况的基础上,启动编制《江苏省“十五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十五五”发展目标。
城市24小时 | 东北三省,“减量”超80万人
随着黑龙江省发布统计公报,2024年东北三省常住人口变动情况均已揭晓——吉林常住人口为2317.31万人,比上年减少22.10万人;辽宁常住人口4155万人,较上年减少27万人;黑龙江常住总人口3029万人,较上一年减少33万人。如果把时间线拉长,2015年东北三省的常住人口数开始由增转降,十年间共缩减了近1250万人。
城市24小时 | 重金“押注”,杭州要当“头雁”
近段时间,各地陆续设立人工智能相关基金或政策,尤其是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此次《方案》中也提到,杭州将加强产业基金支持。具体包括,引导“3+N”杭州产业基金群撬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向人工智能相关方向的产业基金规模超1000亿元。探索建立产业基金容错免责机制,支持政府产业基金和市属国资国有企业加大对人工智能企业的投资。
城市24小时 | “北上”抢人,广东瞄准八座城
如广东省人才办负责人所说,“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产业版图,能否建成具有21世纪时代特征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决定了广东能否在未来发展和激烈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这对全省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将有1222万高校学生毕业,这将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生力军。目前广东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1900多万户经营主体、830多万家企业,对各类人才无比渴求,为人才发展也提供无限可能。
城市24小时 | 人口第一大市,再次喊话“留人”
近日,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重庆市促进农民工就近就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农民工就业意愿和产业发展实际需求为导向,将实施十大专项行动精准促进农民工就近就业,2025—2027年,全市每年新增农民工就近就业30万人以上。
城市24小时 | 江西向南,全方位融入“湾区”
江西想要的不是被动的产业承接,而是因地制宜,协作发展。当前,江西正在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要培育壮大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而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先进的科技、雄厚的资本和广阔的市场,在创新能力、国际化水平、现代服务业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城市24小时 | 抢滩布局,又一省会出手了
把脉产业方向精准发力,眼下的合肥到了再次出手的时候。会上消息显示,合肥计划设立100亿元未来产业基金,三年内投入20亿元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并提供每年1亿元专项补贴,全方位保障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迈进。
城市24小时 | “泼天富贵”,杭州想再来一次
这是2025年中国男足在世预赛第三阶段的主场赛事,也是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关键一战”。门票网络预售开启后,约67000余张门票瞬间被抢购一空,门票收入预计将突破5000万元。另据相关数据统计,此次外地球迷占比大概在60%-70%,也就是四万多人,还将带动当地机票、酒店等的销量。
城市24小时 | 又一个省会都市圈,跻身“国家队”
《石家庄都市圈发展规划》近日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正式印发实施。石家庄都市圈是国家明确培育建设的都市圈之一,以石家庄市为中心,与联系紧密的衡水市、邢台市、定州市、辛集市共同组成。
城市24小时 | 再次出手,苏州有多迫切?
《苏州市支持高层次青年人才创业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要实现“5个1”的目标,即:打造1个青年人才来苏创业总入口“苏创荟”App,建设100个专业化青年创业园,组建100名青年创业导师队伍,举办1000场赛事路演活动,新增10000名高层次青年创业人才。
城市24小时 | 成绩单刷新,航空“流量”版图变了
旅客吞吐量方面,多个运输机场实现量级突破。2024年,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以上的运输机场总数达40个,较上年净增2个。其中,年旅客吞吐量超过6000万人次的运输机场有4个。货邮吞吐量方面,多个航空货运枢纽业务增长表现突出。2024年,年货邮吞吐量10万吨以上的运输机场有34个,较上年增加3个,所完成货邮吞吐量占全部境内运输机场的93%。
城市24小时 | 人口第四大省,为何“零增长”
长三角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的区域之一。眼下,江浙皖三省2024年末常住人口数据均已公布,其中,浙江稳定发挥,人口较上年增长43万人,安徽也迎来人口正增长,增量为2万人,而江苏作为长三角人口规模第一大省,也是全国人口第四大省,只拿到了与上年持平的成绩,换句话说就是“零增长”。
遵义市市长黄伟:迈上“5000亿”新台阶,推动建设西部领先的现代化强市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遵义市委副书记、市长黄伟接受每日经济新闻·城市进化论记者专访时表示,遵义将牢牢把握“伟大转折地”历史地位和“省域副中心”战略定位,牢记嘱托、苦干实干,以发展实绩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同时,望向2035年,遵义要“推动全市经济总量迈入全国百强城市前50位,努力成为西部领先的现代化强市”。
江门市市长吴晓晖:“大梁一起挑”,打造湾区新增长极
当前,随着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两大“世纪工程”全线通车,处在大湾区“承东启西”位置上的江门,正在迎来了弯道超车的“最好发展时机”。接下来,江门将如何激发“大桥经济”潜能?在世界级湾区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链价值链上,又如何自我定位?全国两会期间,每日经济新闻·城市进化论专访了吴晓晖。
四川代表团开放日:“哪吒”撑满全场,释放两大信号
从会场门口的电影海报,到文创展示区哪吒携“众仙”抢占C位的系列手办,“顶流”的亮相让四川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现场氛围格外活跃。《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场注意到,在90分钟的记者提问环节,哪吒也是毫无疑问的“高频词”。从一骑绝尘的票房到文旅消费热潮,再到整个数字文创产业生态和硬核科技支撑……“哪吒”贯穿始终,开放四川的故事也由此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