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佑驾创新开启招股,计划12月27日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该公司是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已获数十轮融资,产品已为35家汽车整车厂量产,前装量产客户包括蔚来等。2021年至2023年,其营收增长,亏损收窄。专家认为明年将是自动驾驶决胜年,行业竞争与机遇并存,前景乐观。
每经记者 刘曦 每经编辑 董天意
港股再迎一位自动驾驶玩家。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深圳佑驾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佑驾创新”)今日(12月17日)开启招股,持续至12月20日结束,并计划于2024年12月27日正式以“2341.HK”为股票代码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根据招股书,佑驾创新计划在本次IPO中发行3919万股H股股份,招股区间为每股17.00港元至20.20港元。以招股区间上限计算,佑驾创新至多通过本次IPO募集约7.9亿港元。值得注意的是,佑驾创新在本次发行中引入了康成亨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及Horizon Together Holding Ltd.(即地平线)两家基石投资者,累计认购超5.4亿港元。
已完成数十轮融资,仍未摆脱亏损
公开资料显示,佑驾创新成立于2014年12月,是一家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解决方案供应商,为领航、泊车和舱内功能等驾驶体验的关键环节提供解决方案,包含智能驾驶、智能座舱和车路协同。天眼查信息显示,自2014年成立至今,佑驾创新已先后完成近10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四维图新、中金资本、元璟资本等,累计融资超14亿元人民币。
产品方面,佑驾创新定位为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解决方案提供商,并于2021年拓展了部分车路协同业务。具体来看,其产品线包括iSafety、iPilot和iRobo系列。根据招股书内容,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佑驾创新的产品已累计为35家汽车整车厂进行量产,涉及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以及部分车路协同业务。另据其官网,现有的前装量产客户包括蔚来、哪吒汽车、一汽集团、吉利汽车、上汽集团等。同时,解决方案已被多个国际市场的整车厂采用。
业务不断增加的同时,佑驾创新也面临一定程度的亏损压力。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佑驾创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75亿元、2.79亿元、4.76亿元。今年上半年其营收同比增长44.5%至2.37亿元,调整后的净亏损从上年同期的1.22亿元收窄至0.82亿元。毛利率层面,佑驾创新同期分别为9.7%、12%、14.3%,今年上半年,佑驾创新的毛利率从2023年同期的8.3%提升至14.1%。
佑驾创新在招股书中表示,其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的约40%将主要用于提升研发能力并招聘与留任相关研发人才;约30%将用于提高生产效率和解决方案竞争力;约20%将用于加强销售和营销能力;约10%将用作营运资金和一般企业用途。
专家:明年将是自动驾驶决胜年
近年来,自动驾驶企业开始加快上市步伐。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自2023年初至今,已有数十家自动驾驶相关公司陆续开启或已完成上市,其目标上市地点主要集中在港交所,其次是美股市场和科创板。
在港股市场,今年已经有多家自动驾驶领域玩家实现IPO。随着这股热潮的持续,更多的自动驾驶企业也纷纷选择赴港上市。例如,11月7日,商用车自动驾驶技术供应商希迪智驾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计划在主板挂牌上市。据观察,还有包括纵目科技在内的多家自动驾驶公司正在排队等待IPO。
而获得融资或者完成上市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记者留意到,即使已经成功“闯关”,但不少上市的智驾企业股价都遭遇不同程度的波动。例如,如祺出行(9680.HK)于今年7月份在港交所上市,但其上市首日即遭遇破发,截至目前,如祺出行的股价仍低于发行价。今年1月份上市的速腾聚创(2498.HK),首日报收43港元/股,市值达到193亿港元;截至12月16日,股价下跌至26.30港元/股,市值缩减至112.83亿港元。
“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短期内可能难以转化为可观收益,且当前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度和商业化进程存在不确定性,这些因素都可能直接影响企业的上市表现。此外,市场情绪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也会对其股价产生影响。”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目前,在智能驾驶领域中,竞争与机遇并存。在各地利好政策推动下,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落地正在快速推进。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认为,“明年将会是自动驾驶的决胜年”。“智能化即将成为汽车企业面临的第二个难题。”朱西产在日前举行的“第十二届轩辕奖颁奖典礼”上表示,经过明年的竞争后,行业内除了“大吃小”外,还有可能出现“快吃慢”。
所谓“快吃慢”是指OTA的频次将成为智能汽车的一项重要衡量指标。目前,头部车企的OTA频次每月在1.2次至1.5次之间,这意味着车机在两个月左右就得有3次左右的迭代。
此外,朱西产预测,随着城市NOA(Navigation on Autopilot,自动驾驶导航辅助系统)等高级别智能驾驶功能的广泛应用,这些技术将开始普及到价格在10万元左右的车型上。他表示,明年NOA辅助驾驶功能的市场渗透率可能会超过40%。
麦肯锡预计,到2030年中国或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自动驾驶相关的新车销售及出行服务将创造超过5000亿美元的收入。对自动驾驶汽车前景的乐观预期,也是资本推动智驾企业扎堆上市的重要助力。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