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931家产业园区“摸底”,谁在改变城市未来?

    每日经济新闻 2024-12-06 15:51

    从“立足地”来看,“未来力”Top30园区分布在北京、上海、成都、杭州、深圳、广州、武汉、苏州、常州等14座城市,其中北京、上海各有7个产业园区上榜,成都、杭州分别以4个、2个产业园区紧随其后。

    每经记者 淡忠奎  余蕊均    每经编辑 杨欢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0353202

    “未来产业”风口已至。

    今年3月,“未来产业”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经济大省”“万亿城市”密集出招,截至10月,至少已有11份关于未来产业的行动方案/实施意见出炉,几乎与过去五年的支持力度相当,争先布局竞速未来的趋势愈发明显。

    在这场国内外争相布局的竞速赛中,各地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到刀刃上,如何因地制宜各展所长?

    在即将进入2025之际,若能对各地未来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一次相对全面的“摸底”,将有助于各方厘清现状、明辨优势、把准方向、凸显特色,从而一起“爬坡过坎”,携手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12月6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24中国未来产业园区与城市IP进化思享会”在四川成都举行,以“象由“新”生乘势而进”为主题,汇聚来自政界、学界、企业界的重量级嘉宾,充分展现中国城市培育壮大未来产业的所思所想所为,共寻未来产业园区崛起之路。

    会上,每经智库、城市进化论与火石创造联合构建的“2024产业园区‘未来力’指数”(以下简称“未来力指数”)正式发布,以园区为“尺”,衡量未来产业聚集度,以未来为“度”,求解园区进化方向。

    通过近千家园区数据解答,究竟上一阶段城市竞速赛况如何?当下既定城市格局是否可能被改写?谁又将作为“黑马”成功突围?

    什么是“未来力”

    中国自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即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上日程,此后,“未来产业”一直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被纳入考量范畴。到2021年公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明确“前瞻谋划未来产业”,这是“未来产业”作为一个专用词组,正式写入顶层设计。

    此后几年内,国家对于未来产业的范畴进行了多次部署,直到今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给出了相对明确的释义:

    未来产业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是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同时明确了六大重点发力方向,包括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

    区域赛道上挤满了“竞速者”,早在2017年末,杭州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杭州未来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区块链、量子技术、增材制造、商用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等作为重点方向发展。此后在2022年迎来布局高峰期,截至目前已有超过20个地市出台相关专项政策。

    从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看,未来产业从“播种”到“出苗”,孵化周期长、培育风险大,天然需要资金密集投入、长期投入,也比其他产业更需要耐心资本的支持。而一旦跨越过起步期,它将呈现出显著的裂变成长效应和先发锁定效应。

    园区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阵地,承载了“产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所谓产业园区“未来力”,即是从园区的维度衡量未来产业的聚集程度和发展潜力,包括企业聚集度、创新聚集度和资本集聚度三个一级指标:

    基于顶层设计锚定的重点布局方向和地方实践数据的可得性,报告选取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新型储能、商业航天、合成生物等六个代表六大未来产业方向重点发展的细分赛道,对全国931家产业园区进行评价。

    最终得出2024产业园区“未来力”综合指数,该指数着眼产业园区在六个细分赛道上的资源聚合能力和发展潜力,数值越高代表未来竞争优势越强。

    30强园区“花落”谁家

    截至2024年10月,931家产业园区中,“未来力”综合指数得分最高的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77.29),与排在第二、第三位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大兴亦庄园(52.91)和张江高科技园区北区(43.96)共同组成“第一方阵”。

    “第二梯队”包括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广州科学城、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光谷生物城四个园区,“未来力”综合指数均在30以上。深圳湾科技生态园、杭州未来科技城、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也凭借各自特色跻身前十,表现较为突出。

    从“立足地”来看,“未来力”Top30园区分布在北京、上海、成都、杭州、深圳、广州、武汉、苏州、常州等14座城市,其中北京、上海各有7个产业园区上榜,成都、杭州分别以4个、2个产业园区紧随其后。

    一方面,“塔尖城市”当前在六个细分赛道上的表现说明,园区所在城市经济基础、科创实力、产业条件对“未来力”具有显著的支撑作用,园区“未来力”一定程度上投射了城市“未来力”。同时,长三角作为“万亿城市”最密集的区域,此次共有14个产业园区“跑到”前列,争先布局未来的氛围非常浓厚。

    当然,城市逐梦未来,必然要靠这些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未来企业”共同筑造,日积月累,从“小不点”成长为“大块头”。火石创造产业数据中心显示,931家园区中,共有41个园区的数量超过100家,占到“未来企业”总量的56.64%。

    从城市分布看,北京、上海分别斩获13家、12家,深圳、成都、杭州各有3家、3家、2家,广州、重庆、南京、武汉、合肥、西安、石家庄、襄阳各有1个园区代表。

    细分赛道以“特”争先

    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势,也正是产业园区进化的方向。在新一轮未来产业的竞速中,应该“四面出击”还是“以特争先”?

    从TOP10园区来看,园区布局未来产业各有侧重,只有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接近“六边形”,同时中关村科技园大兴和成都高新区南部园区在六个未来产业赛道上表现也相对均衡。


    TOP10园区六大细分赛道表现雷达图

    “特色型选手”中,光谷生物城、深圳湾科技生态园、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分别依靠在合成生物、生成式人工智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领域的强劲表现,均以单项第二的成绩推高综合得分,最终跻身“未来力”TOP10之列。

    这也说明,布局未来产业要根据自身资源禀赋,集中力量,以特色在激烈的竞争中更容易突出重围。即便是全能型的中关村科技园区,也是从2021年就开启分园改革提升,“1个分园布局不超过3个主导产业,1个细分领域布局不超过3个分园”。

    通过创新链、产业链和园区链的优化重组,中关村科技园区在多个未来赛道表现突出。数据显示,首批23家中关村特色产业园已经覆盖海淀园、昌平园、亦庄园等11个分园,年产值超7000亿元。

    “未来力”TOP30园区,几乎都产自“万亿俱乐部”。这些“有能力”的城市对未来产业的发力方向有共识,但起跑时间有先后、用力大小也有差别。作为超大特大城市中最早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的城市,杭州未来科技城、钱塘芯谷、杭州江北科技园均在未来产业赛道有不俗的表现。

    常州近年来在新能源产业串珠成链、聚链成群,练就一身“无中生有”的本领,也最先捕捉到石墨烯新材料变革的机遇,2011年就引进两个石墨烯研究团队,随即决定建设以先进碳材料产业为特色的常州西太湖科技园,2014年全国首个“国字头”的石墨烯产业化基地落户于此,在2024产业园区“未来力”指数(纤维及复合材料)中位居全国第3位,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在抢占未来制高点的竞赛中,产业园区如何顺应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城市的选择和行动至关重要。

    可以预见,产业园区未来将通过淘汰低效产能、引入高新技术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区域间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各地应尽快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谋划“更高更强更具竞争力”的未来。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人福医药:控股股东所持公司4.57亿股股份被解除冻结

    下一篇

    收盘大涨!3698只个股飘红!沪指放量涨逾1%重回3400点 金融板块集体拉升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