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小强”缅甸,为何如此重要?
地震中的供应链焦点3月28日,发生在缅甸中部的7.9级地震,“如同一把巨刀切入地球”,引发全球关注。这次地震是今年以来全球发生的第17次六级及以上地震,是今年以来的最大地震,也是全球近十年来大陆最强地震。据...
“稀土小强”缅甸,为何如此重要?
目前,各方救援力量陆续抵达。而作为全球重要的锑、锡和稀土生产国,缅甸也正在成为相关供应链的焦点。缅甸处于中国西南和印度洋之间,是中国多种重要矿产的进口来源地。近年来,缅甸稀土占我国稀土进口总量的60%左右,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这次地震,又将带来哪些影响?
西北高教重镇,迎来高校“扩张潮”?
被定位为“国家重要科研和文教中心”,西安提出,要更大力度增强创新驱动能力,“支持高校‘双一流建设’,支持建设西交大创新港、西工大空天动力产业园、西电信息港、西北大未来科创城。”同时,以第三轮“双一流”建设为窗口,西安高校正在迎来新一轮“扩张潮”,包括空军军医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都在推动新校区建设。
国家再次“点名”,谁是下一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国家消费中心城市,迎来重磅政策加持。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支持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推出积极推...
国家再次“点名”,谁是下一个国际消费中心?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支持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推出积极推进首发经济等八项政策措施。从全国来看,在“提振消费”成为头等大事的当下,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将如何发挥作用?接下来,还有哪些城市有望晋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中部经济大省,不甘只做“地理中心”
河南区位、产业、人口、市场、数据、开放等比较优势明显。要抓住六大禀赋,变比较优势为枢纽节点,打造综合交通枢纽、供应链枢纽、人力资本枢纽、消费枢纽、数据枢纽以及开放枢纽,推动市场与产业、需求与供给、消费与生产等的高效衔接、良性循环、效应倍增,推动河南从“地理区位中心”向“经济循环枢纽”跃升。
打造“第四极”,四川何以能?
2024年,四川人工智能产业营收超过1300亿元,同比增长25%,首次迈上千亿级台阶。支撑产业数据的是实打实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是一个个在各自垂类领域极致深耕的大模型、机器人产品,更是当地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加快发展壮大的外显。
遵义市市长黄伟:迈上“5000亿”新台阶,推动建设西部领先的现代化强市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遵义市委副书记、市长黄伟接受每日经济新闻·城市进化论记者专访时表示,遵义将牢牢把握“伟大转折地”历史地位和“省域副中心”战略定位,牢记嘱托、苦干实干,以发展实绩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同时,望向2035年,遵义要“推动全市经济总量迈入全国百强城市前50位,努力成为西部领先的现代化强市”。
专访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郭树清:特别国债和地方专项债可更多投向人口高质量发展
“投资于人”作为一个新热词,引发社会关注。3月5日上午,李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形成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在浙江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政经济委...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翟刚: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业梯度培育体系,担起经济大省挑大梁重任
翟刚表示,我们将继续以先进制造业集群为核心,支撑重点产业建圈强链,同时,以优化梯度培育格局为抓手,加快构建“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体系,不断夯实支撑四川产业特色化发展的基本盘,充实新的国家集群后备军。
四川代表团全团建议,为何“盯上”嘉陵江?
为打通“铁转水”等多式联运卡点,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四川代表团建议相关部门推进航道全线达标攻坚并达到规划三级航道标准,加快嘉陵江最后一级井口枢纽和第一级水东坝枢纽前期工作并推动开工建设,将嘉陵江航道有关工程纳入“两重”建设支持范围,推动嘉陵江航道提级扩能。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最高检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葛晓燕:今年将开展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今年全国两会,“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不仅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也引发代表委员热议。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最高检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葛晓燕在接受《每日经济新...
四川代表团开放日:“哪吒”撑满全场,释放两大信号
从会场门口的电影海报,到文创展示区哪吒携“众仙”抢占C位的系列手办,“顶流”的亮相让四川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现场氛围格外活跃。《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场注意到,在90分钟的记者提问环节,哪吒也是毫无疑问的“高频词”。从一骑绝尘的票房到文旅消费热潮,再到整个数字文创产业生态和硬核科技支撑……“哪吒”贯穿始终,开放四川的故事也由此展开。
绵阳市市长李云:发挥中国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四川省域经济副中心
今年是中国科技城建设25周年,绵阳将如何因地制宜尽展所长?科技城优势又将如何助力其建设四川省域经济副中心?带着这些问题,每日经济新闻·城市进化论日前在全国两会现场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绵阳市市长李云。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工信部原副部长王江平:AI进入实体经济的最大障碍是专业数据集不完善
王江平表示,人工智能是靠数据来驯化的,既需要公共数据来支撑,又需要专业数据来发挥关键作用,当前专业数据集不完善是制约人工智能进入实体经济的最大障碍。“具体到一些行业数据更多掌握在头部企业、工程设计院、大学科研院所等手里,要通过一种商业模式把他们手里的数据集成起来,让大家共享数据集产生的价值。”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