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谷子经济”概念火热,相关概念股股价翻倍,多家上市公司回应⋯⋯

    每日经济新闻 2024-11-28 23:08

    11月28日晚间,多家上市公司提示“谷子经济”概念股的投资风险。近期,多只相关概念股连续涨停或大幅上涨,引发市场关注。谷子经济指二次元衍生商品经济,在Z时代消费特点引领下,成为新消费趋势,撬动超千亿元市场。机构指出,拥有广泛零售渠道的公司或品牌有望在初期享受行业贝塔,中长期核心竞争力将回归产品开发及选品能力。

    每经记者 黄海    每经编辑 杨夏    

    “谷子经济”席卷A股,近几个交易日,多只相关概念股连续涨停或大幅上涨。

    所谓谷子经济,浙商证券在研报中给出一则定义:二次元衍生商品被称为“谷子”(英文“Goods”的谐音),即‌漫画、‌动画、‌游戏、‌偶像、‌特摄等版权作品衍生出的周边产品,‌包括‌海报、徽章、卡片、‌挂件、立牌、手办、娃娃等。

    在Z时代消费特点的引领下,“泛二次元衍生品”正成为新消费趋势,撬动了规模超千亿元的相关市场。近期亦有多家券商发布研报提示谷子经济的发展前景,并指出,当前谷子经济的行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以来的走访观察,今年,长三角地区多地出现谷子文化的集中商业体。比如“国内首座聚焦次元文化的商业体”的上海百联ZX创趣场,再比如位于苏州地标苏州中心旁的星悦汇商场等等。

    11月28日晚间,广博股份(002103.SZ)、华立科技(600097.SH)、实丰文化(002862.SZ)等多只热门股票回应市场情绪,并做出投资风险提示;此外亦有包括粤传媒(002181.SZ)、迅游科技(300467.SZ)、潮宏基(002345.SZ)等在内的多股在投资者交流平台回复投资者相关提问。

    多家相关公司提示投资风险

    “谷子经济”火热,让一众相关概念股实现股价倍增。11月28日收盘,广博股份7连涨停,华立科技、奥飞娱乐涨幅超7%,此前6连板的实丰文化则涨近5%。

    11月28日晚间,华立科技提示风险称,近期“谷子经济”概念受资本市场追捧成为热点,受到广泛关注,11月21日至今的6个交易日内,华立科技的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100%。公司郑重提醒广大投资者秉持价值投资理念,充分了解股票市场风险,切勿追随投机思维,并认真阅读公司相关定期报告,了解公司主营业务和经营情况。

    三天前,华立科技曾公告称,公司主营业务聚焦“线下游戏游艺+IP运营+衍生品”,主营业务动漫IP衍生品板块稳定增长。公司持续关注二次元、国潮文化产业发展,未来将继续积极探索并不断寻求更多合作方向和业务发展可能。

    无独有偶,11月28日晚间,广博股份也发公告提示相关投资风险。公司在公告中表示,近期“谷子经济”备受市场关注,有媒体将公司归类为“谷子经济”概念股,如公司定期报告所述,公司主营业务为文教办公用品业务,二次元衍生品业务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比例较小,对公司短期业绩影响有限。

    此外,齐心集团、奥飞娱乐、洪兴股份、实丰文化等股也发公告提示投资风险。

    除了上市公司主动公告,11月28日,亦有多只股票主动回复投资者提问。比如粤传媒11月28日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没有谷子经济业务;潮宏基则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旗下“CHJ潮宏基”珠宝品牌面向年轻一代,先后获得了哆啦A梦、三丽鸥、小黄人、侏罗纪、蜡笔小新等多个国际知名卡通品牌的形象授权,并据此推出了一系列IP首饰;迅游科技11月28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不涉及谷子经济相关业务。

    机构:行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谷子经济的景气程度与二次元产业息息相关。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6至2023年,中国二次元产业规模从189亿元增长至2219亿元,复合增速42%;其中二次元周边衍生产业规模从53亿元增长至1023亿元(占比从28%上升至46%),复合增长率高达53%。

    截至2023年,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已突破5亿人,其中Z世代为主力群体。根据《中国二次元内容行业白皮书》,Z世代人群中泛二次元用户的占比可达95%。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2023至2029年,二次元产业规模将从2219亿元增长至5900亿元,复合增速18%。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的谷子市场竞争已相对激烈。

    德邦证券发文指出,二次元周边市场格局较为分散,入场玩家持续增加。当前二次元衍生品市场集中度较低,具备供应商议价能力较弱、消费者议价能力较强、现有竞争者数量较大且市场集中度低、利润较高且产品技术门槛不高等特点,因此潜在进入者较多、替代品风险一般,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针对下游市场,浙商证券在研报中指出,当前谷子经济处在拼渠道的阶段,拥有广泛零售渠道的公司或品牌有望在初期阶段享受行业贝塔。中长期来看,核心竞争力将回归产品开发及选品能力,最终落脚到差异化的产品供给。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N1275777636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全球首个用于治疗渐冻症的“孤儿药”iPSC衍生细胞药物完成首例患者入组

    下一篇

    新药牌桌上 来了中国玩家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