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19省份迈过中度老龄化门槛,“最老”的是它

    每日经济新闻 2024-11-15 00:42

    每经记者 唐俊    每经编辑 程鹏 刘艳美    

    前不久,江苏发布老龄事业发展报告显示,其13个设区市已全部进入“中度老龄化”。即使“最年轻”的苏州,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也达到14.3%。

    14%正好是一个分界线。根据联合国老龄化划分标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过7%,称之为老龄化社会;超过14%,为中度老龄化;超过21%,则为重度老龄化。

    江苏还不是老龄化最严重的省份。根据国家统计局最近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4》,全国31个省份中,已有19个省份进入中度或重度老龄化,东北三省、川渝地区的老龄化程度都高于江苏,辽宁更是已经进入重度老龄化。

    从全国层面来看,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截至2023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97亿,占总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17亿,占总人口的15.4%。如此巨大的老年群体规模,养老问题如何解决?

    wzRMnLyrf35cwyadThotJuGdsF6ZZvpcPC2qHxs9phyASNOnIFd5ylbZLAvctwNibcn8AhqNSlCoWqRZAfy7Y7Q.jpg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0349142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东北、川渝老龄化严重

    《中国统计年鉴2024》采取抽样调查法,展示了2023年各个省份常住人口的老龄化程度。结合统计数据与地方政府发布的信息综合分析,全国已有19个省份步入中度或重度老龄化,包括辽宁、上海、重庆、黑龙江、吉林、四川、江苏、天津、山东、湖北、湖南、河北、安徽、北京、内蒙古、浙江、陕西、山西及河南。

    wzRMnLyrf35cwyadThotJuGdsF6ZZvpcPEJ60Qgsj5VSMlib1OpMh2ZRJMGWMaOwl14cdLibibib7Ua9RrNSNt6pLQ.jpg

    辽宁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省份,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21.1%,已经步入重度老龄化社会。上海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9.6%,是省级层面第二高的地区。但上海聚集了较多外来年轻人,如果只看户籍人口的话,上海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达到28.8%,也可视为重度老龄化。

    老龄化程度前6位省份中,除东北三省外,川渝两地也榜上有名。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杨成钢对城市进化论分析,川渝和东北的老龄化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的地方。相同点在于两大区域都是人口流出地,大量年轻人口外出就业,导致本地老年人比例较高;不同点在于,川渝地区主要是农村人口流出,而东北地区农村和城市人口流出都较多。

    东北三省也是老龄化程度增长最快的省份。相比2022年,2023年辽宁和黑龙江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均上涨1个百分点左右,吉林则上涨近0.9个百分点。

    不过近年来,东北已开始出现人口回流趋势。辽宁省统计局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23年辽宁人口省际净流入8.6万人,扭转了自2012年以来连续11年人口省际净流出的局面。吉林2023年人口跨省净流入4.34万人,这也是近13年首次出现净流入态势。

    另据杨成钢介绍,四川5年前的省际人口迁出(注:省际人户分离)规模在1000万以上,但近年来已降至950万左右,这背后有疫情带来的改变,也有当地经济发展和营商环境改善等因素影响。

    江苏的老龄化程度位居全国第7,全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18.4%,高于全国3个百分点。南通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城市之一,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过25%,即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超过65岁。泰州、盐城、扬州等地也已经步入重度老龄化,苏州由于吸纳了较多外来年轻人口,成为江苏“最年轻”的城市。

    wzRMnLyrf35cwyadThotJuGdsF6ZZvpc0ibeegj4GXuQc1nx4xhEdHr0njG8cNNhCkPgN1WwA5GmIbGgA7n170A.png

    图片来源:交汇点客户端

    但同为经济大省的广东,情况却与江苏完全不一样。广东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低的省份之一,仅次于西藏和新疆。杨成钢分析,广东的常住人口中,有大量省外年轻务工人员,拉低了老年人口比例。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低生育率、高抚养比

    除人口流动外,老龄化与出生率也有着密切关系。

    最近几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2023年,全国出生率仅为6.39‰,出生人口902万人,连续第二年跌破千万。

    wzRMnLyrf35cwyadThotJuGdsF6ZZvpcP3nzA5aLrEok4OfbagyzXPEhghTSibJXY36UOialYX04UPSnq5s41CVg.jpg

    如果人口流动带来的影响不大,那么出生率和老龄化呈负相关,即出生率高的地方老龄化程度低。例如西藏是全国出生率最高的地方,2023年出生率达到13.72‰,约是全国水平的两倍,同时西藏也是全国老龄化最低的省份。

    广东也维持了较高的生育率,2023年出生率全国第7。外来人口加上高出生率,使得广东成为老龄化程度最低的省份之一。

    广东是少有的出生率高的经济大省,已连续四年成为唯一一个出生人口超100万的省份,连续六年成为第一生育大省。

    wzRMnLyrf35cwyadThotJuGdsF6ZZvpc99TXFibua9te4eScbGxQXTrKcWC6IdFAWibcB5Eicyx03Q5N3sZN4RtGA.jpg

    黑龙江是全国出生率最低的省份,2023年仅为2.92‰。吉林、辽宁、上海、天津、江苏的出生率也位于全国末尾,这些省份都是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地区。

    再往更深层次讲,目前全国不仅出生率低,结婚率也在下降。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结婚登记同比减少94.3万对,人口学者何亚福预计,2024年全年结婚数量将创下1980年以来新低。

    老年人增多、新生儿减少,重担压在中间的青壮年劳动力身上。最新数据显示,中国老年人口抚养比已经达到22.57%。

    所谓老年人口抚养比,是指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15至64岁)要负担的老年人数量。目前的抚养比,相当于每4.4名劳动年龄人口负担1名老人。而在20年前(2003年),这个比例是8.3名劳动年龄人口负担1名老人。

    wzRMnLyrf35cwyadThotJuGdsF6ZZvpczdQQOAziaJ1e3gudw6ic8RK8y70kSuJMBJ0vC3A0GuJBZZaNouPQEdug.jpg

    过去20年间,有13个省份的老年人口抚养比增长1倍多,其中黑龙江增长2倍多,是涨幅最大的省份,紧随其后的是吉林、河北、辽宁、四川、湖北等地。

    从2023年数据来看,GDP前十省份中,只有广东、福建、浙江三省的老年人口抚养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CFF20LXzkOwNfsay86cib4p0S2T0NfBIZicSMl7tYnKBaibmLibs8uIQI1mZYasibU5KFf6wlMM5EENdMic3ibFTHCmUw.png

    未来养老,路在何方?

    19个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的省份之外,不少省份也即将迈入这一梯队。

    广西、甘肃、福建均预计,到2025年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海南预计2025年接近中度老龄化社会。即使是“最年轻”的广东,也预计将于2030年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不管是对个人、家庭还是政府部门,巨大的养老压力正在来临。

    wzRMnLyrf35cwyadThotJuGdsF6ZZvpcZQb8UvWPP7iaplbosVr3KKHAyKX2GichSPIavRSykOd4AbTrLCvQPTxw.jpg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0631513

    2005年,上海率先提出“9073”养老服务格局的目标,即90%的老年人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社区养老,3%左右的老年人机构养老。此后,国家和各地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大都沿用了这种目标框架。

    但实际上,这样的模式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困难。虽然养老机构占比已经很低,但空置率仍较高,2023年全国养老机构利用率不到50%。而家庭养老作为最大比例的养老方式,给家庭成员带来的压力又较大。

    杨成钢认为,机构养老的难题在于,要想提高服务质量就要提高收费,但如果收费太高,可负担的人就会减少,而且中国的传统文化仍难以接受将老人送到养老机构。而如果要大规模家庭养老,高龄老人和失能老人的比例不能太高,否则需要专人居家照护,家庭需承担的成本过高。

    他认为,应该让介于家庭和机构之间的社区养老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打造升级版的社区养老。比如老人依然可以在家养老,但是社区机构提供响应上门服务,支持照顾失能或半失能老人,过程中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辅助。

    国务院“十四五”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也提到,要强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能力。10月31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消费 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若干措施》进一步明确,要全面推进智慧型家庭养老床位建设,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为居家养老人士提供助餐、助浴、助医、助行、助急等服务。

    不过杨成钢认为,这些服务不能仅依靠市场行为,政府也需要提供一定支持,以保证价格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同时让市场获取合理利润,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机制。

    整个社会也在从基建方面为未来养老做准备。国家发改委此前提出,新建居住区按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支持公益性、普惠性、社会化等各类养老服务进社区。

    长远来看,杨成钢认为,个人的收益率应该与社会整体收益率保持同步增长,个人财富增长后,相应缴纳的养老金才会越来越高。更重要的是,养老金作为一种社会福利制度,除了个人缴纳,国家应该向养老金池内注入更多资金,尤其是伴随着经济增长,社会福利水平应该越来越高。

    记者|唐俊

    编辑|程鹏 刘艳美 杜恒峰

    校对|卢祥勇

    CFF20LXzkOyYmal29zn37N5Bg2NQ4tyN4ylvMFyM3VmF4x90Uj4cDmoEphibia4RN55ibIXmqU1Od9w2Q5nhA08lA.png|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冯小刚代言,曾风靡一时!上市公司14.5亿元买下的优质资产,如今3600万元卖出,昔日最大卖家系“小罐茶”创始人

    下一篇

    坚信自己选择的路:4年不改李子柒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