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超常规最大力度精准支持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绿色氢能等未来产业发展,预计全年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规模将突破千亿元。
每经记者 杨弃非 余蕊均 每经编辑 刘艳美
9月29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成都专场。这是该系列发布会的首场。
“未来产业”是发布会上的一大关键词。根据会上发布的信息,今年,成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超常规最大力度精准支持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绿色氢能等未来产业发展,6月“成都造”飞行汽车首飞成功,8月首批氢能洒水车投入使用,预计全年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人工智能已然成为成都产业发展的又一大亮点。目前,成都正在建设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今年将“再造一个千亿产业”;而到2026年,成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达到1700亿元,算力规模达到30000P,产业综合竞争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9月26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要求“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在重大利好中,新赛道将有望成为快车道。
今年以来,成都通过成立专班、印发意见、出台措施,重点布局数字智能、前沿生物、未来交通等6个领域,加快发展人形机器人、核医药、绿色氢能等24条新赛道,目前成都已培育2个国家级、12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等重点产业链保持两位数增长。
其中,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和绿色氢能可谓成都目前谋划推进中最具代表性的三大未来产业。
发布会上,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党组书记赵春淦介绍,去年,成都三个未来产业规模分别达到780亿元、240亿元和130亿元。其中,人工智能产业近3年复合增长率超40%,建成9个大型算力中心,并以5款行业大模型通过中央网信办备案排名全国第6;氢能产业则形成“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布局,获批全国唯一国家级氢储运加注装备技术创新中心,且成功下线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
而在人工智能赛道上,成都发展优势颇为突出,也成为发布会上备受关注的焦点。
成都市科技局局长丁小斌表示,成都是全国8个可新建各类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的区域之一,国家超算成都中心、成都智算中心“双算中心”均为国家级平台,华为昇腾、海光两大自主可控算力生态布局相对完整,行业大模型发展活跃、公共数据开放运营走在全国前列,有利于成都把握国家大举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时机,抢先形成垂直领域领先优势。
具体而言,成都在试点示范引领、创新平台建设、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领域发力,目前已累计实施技术攻关、场景应用示范、人工智能社会实验、创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超过150个,培育人工智能领域高新技术企业634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2家。
接下来,成都还将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创新平台建设、关键技术攻关、支持垂直大模型研发、培育企业创新主体等方向,全面推进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
科技创新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此,成都将科技成果转化作为科技创新的“一号工程”,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蓉落地转化。
据丁小斌介绍,成都制定出台了“成果转化28条”,规划建设“云上科创通、地上科创岛”搭建集科技成果收集、展示、路演、对接、撮合、转化为一体的技术转移服务平台,推动设立高校、院所、企业、政府、中介机构多方参与的成果转化联席会议制度。
科技成果大部分集聚在高校院所,打通校院地协同非常重要。基于此,成都加强校院地协同转化,按照“一校(院)一行动”原则与清华、北大等22家国内知名高校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支持“双一流系”“中科系”“中核系”“中物系”等高校院所联合科技领军企业组建新型研发机构34个、设置产业教授(导师)131人、孵化科技型企业248家
目前,成都开展“校企双进·找矿挖宝”系列活动,挖掘成果5000余项、促成合作项目1300余个;职务科技成果“先确权、后转化”改革累计完成确权2084项,孵化企业558家,带动社会投资近210亿元。
对于企业来说,中试环节是科技成果走向市场的关键阶段,但同时又面临长周期、高投入、高风险的压力。丁小斌提到,成都正在加快建设西部中试中心,备案建设中试平台、概念验证中心69家,成立中试服务联盟,搭建中试服务线上共享平台,制定161项中试服务能力清单,以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
此外,成都还强化高能级平台赋能、打造高标准技术交易市场。一方面,成都借力国家产业精准医学、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以及国家超算中心,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企业开放共享。
另一方面,成都也加快建设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设立成果转化基金、组建18支驻校(院)技术经纪人队伍,以专业化市场化方式推动一批原创成果“沿途下蛋”“沿途孵化”。去年,成都全市技术交易金额突破1600亿元,同比增长10.8%。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陈正阳 摄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