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制药为何要选择细胞治疗赛道?对此,冯晓的回答是细胞治疗是未来肿瘤综合治疗或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包括CAR-T、TCR-T、TIL和NK在内的细胞疗法将在未来10年的肿瘤治疗中发挥重大作用。
每经记者 林姿辰 每经编辑 梁枭
8月7日,东北制药延续前一日的强劲走势,再度一字涨停。消息面上,公司于8月5日晚间公告,拟收购北京鼎成肽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鼎成肽源)70%股权,快速切入特异性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临床应用,培育新的业务和盈利增长点。
8月6日晚间,东北制药发布了一份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表示,若从零开始建立团队并实现技术能力,至少需要多花费3—5年的时间。通过收购鼎成肽源70%股权,公司将掌握细胞治疗领域的特异性核心技术。
8月7日,东北制药副总经理、首席科学家冯晓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作为以原料药和化学药为主的制药企业,公司近年来承受了集采的压力,已经确定了通过自研或引进产品为公司增添生物药领域产品板块的战略。如果本次收购成功完成,将安排充足的科研和转化经费,“上不封顶”。
东北制药系辽宁方大集团实业有限公司旗下上市公司,曾被誉为“中国化学制药工业的摇篮”。不过,自2023年以来,公司收入增长乏力,研发费用占比在个位数徘徊。而当公司宣布拟收购一家细胞治疗企业之后,股价连收两个一字涨停。(详见每经8月6日报道《东北制药收获涨停之前拟收购细胞治疗企业70%股权,切入特异性细胞免疫治疗领域》)
据了解,目前,鼎成肽源开发了10余款细胞治疗产品,其中研发进展最快的两款分别是拟用于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CAR-T细胞产品——DCTY0801注射液,以及拟用于胰腺癌、结直肠癌等适应症的TCR-T细胞产品DCTY1102注射液。
从步骤看,这两种疗法都是先从患者体内提取T细胞,经过基因工程使其识别特定抗原,随后体外培养扩增,再输回患者体内;从时间看,两种细胞疗法的应用时间相对较短,其中全球首款用于实体瘤的TCR-T细胞疗法刚于8月1日在美获批,比全球首款CAR-T获批晚了7年。
但即便是国内已有5家厂商“上岸”,CAR-T产品也面临商业化瓶颈。一方面,目前国内获批的CAR-T疗法均为定制化的自体CAR-T产品,制备流程耗时久,容易导致晚期癌症患者错过救治;另一方面,CAR-T疗法定价普遍较高,即便是目前最便宜的纳基奥仑赛注射液,一针也需要99.9万元。因此,2021年至2023年,CAR-T细胞疗法连续三年冲刺医保,但均失败。
东北制药为何要选择细胞治疗赛道?对此,冯晓的回答是细胞治疗是未来肿瘤综合治疗或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包括CAR-T、TCR-T、TIL和NK在内的细胞疗法将在未来10年的肿瘤治疗中发挥重大作用。“这一个赛道我们是不能缺席的。”
针对目前高昂的治疗费用这一影响患者受益和影响市场规模的问题,冯晓认为,从全球看,主要发达国家已经将CAR-T疗法列入商业保险范畴,未来中国有可能会以某种方式,把疗效确切的CAR-T、TCR-T和TIL等细胞治疗产品列入医保或商业保险范畴,其市场规模也会因此提高。
鼎成肽源研发一部、生产部总监周子珊则对记者表示,目前CAR-T疗法定价高昂的主要原因是每年批量较小、原材料和生产工艺成本较高,未来降低成本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而根据东北制药8月6日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确有优化成本的计划。
2022年,东北制药在上海成立了生物药研发中心,专注于抗体药和ADC药物的开发,被视作公司拓展生物创新药领域的开端。当年9月1日,公司与美国MedAbome,Inc.公司签署《MAb11-22.1抗体项目转让、合作开发及技术服务协议》,就原创性抗体MAb11-22.1的转让及基于该抗体开发抗体偶联药物(ADC)和CAR-T细胞治疗产品的合作开发,以及一项技术服务开展全面合作。
但截至目前,公司并未披露项目的更新进展。据冯晓介绍,目前该项目仍处于PCC(临床前候选化合物)阶段,由于艾伯维相同靶点药物的临床二期失败了,公司将慎重推进这一项目。
目前,鼎成肽源的产品DCTY1102即将进入临床,多数产品尚处于临床前阶段,进入临床阶段后将面临更高的资金需求和研发风险,对于东北制药意味着更大挑战。
对此,东北制药财务总监宋家纶表示,如果本次对鼎成肽源的收购成功完成,公司将根据管线的成熟度和市场的接受度,给予在研产品充足的科研和转化经费;另外,公司也能利用上市公司的天然优势,募集更多的资金对鼎成肽源给予全方位的支持。记者注意到,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末,公司账面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超过30亿元。
冯晓则表示,公司一方面立足自主研发,同时也在考察引进成熟的项目来布局新产品管线。除了考察处于临床一期或二期的早期项目,重点也在看临床三期、NDA或BLA的项目,希望能通过低、中、高风险的项目组合中和风险,快速达成一个能在短期内产生效益的创新产品布局。
“我们的购买极具性价比。”冯晓认为,近年来生物医药行业的融资环境由热转冷,对于东北制药这样的传统药企是收购好标的的大好时机。“江湖很大,泥沙俱下”,挑出有价值的标的并不容易,未来公司还会慢慢地挑。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N1205289345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