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龙化成宣布控股专注于肿瘤领域的AI公司 意在提升患者入组匹配等环节效率
2月19日,“康龙化成”(SZ300759,股价27.91元,市值496.3亿元)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子公司康龙化成临床研究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康龙临床)已完成对浙江海心智惠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海心智惠)的控股交易。该交易标志着,康龙临...
总交易额12.4亿美元!石药集团附属公司转卖ADC新药海外权益 首付款只占1%
2月19日,石药集团公告称,附属公司石药巨石自主研发的靶向ROR1的ADC药物SYS6005已与美国RadianceBiopharma达成独家授权协议。石药集团将获得1500万美元首付款。SYS6005在美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开发及商业化权益被转让。
华为加入病理检测AI“洼地” 对话多位资深医生:AI想替代我,先做到这些
2月18日下午,瑞金病理大模型暨华为DCSAI解决方案在2025医疗人工智能与精准诊疗发展论坛上正式发布。该模型在知识深度和广度上表现出色,覆盖中国每年90%癌症发病人群罹患的癌种,亚专科知识问答深度达到专家级知识水平。目前,国内AI病理诊断产品获批较少,部分软件价格昂贵,且AI参与诊疗行为现阶段不重复收费,医院、患者和厂商如何实现三赢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迈百瑞撤回IPO申请 财务数据曾被指存在3.86亿元差错
2月16日,深交所发布决定:终止对烟台迈百瑞国际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迈百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此前,迈百瑞的IPO申请于2022年9月28日获受理,并在2023年6月16日过会,但因未能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注...
AI医疗概念持续走高 一文分辨哪些在蹭热度炒概念,哪类业务跑得最快
2月14日,在AI概念加持下,A股和港股互联网医疗板块及生物医药股涨势较大。当日收盘情况显示,A股方面,安必平、嘉和美康、泓博医药等超20只概念股涨停;港股方面,阿里健康涨超29%,平安好医生涨约18%,京东健康涨近6%,药师帮涨近4%,叮当健康涨超3%。不过,也有行业观察者在乐观情绪井喷的时候保持了冷静。他们怎么看?
百洋医药子公司获罗氏制药美罗华市场推广权 跨国药企在中国市场的战略变了吗?
2月13日,百洋医药称全资子公司百洋智合与罗氏制药签订协议,罗氏制药聘请百洋智合在华独家推广美罗华(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美罗华是全球首个特异性作用于CD20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其去年销售额高达13.79亿瑞士法郎。罗氏制药将根据协议支付推广服务费,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分析认为,罗氏此举意在优化资源配置,专注于创新药物的研发。
医保进口药在医院难找到?医生、厂商解答背后原因
医保进口药在医院难找到?记者了解到原因是多方面的。国家医保局也表示,药品集采政策从诞生之初就鼓励原研药与仿制药同台竞争,即使没有中选,原研药也不会被禁止使用。但部分价格昂贵的进口原研药为了维护全球价格体系,未在集采中报价或象征性报价后落选,面临着进院难的难题。
较劲5年后 国药集团“声讨”药材股份伪造印章 目前后者已不在官网地址办公
2月12日下午,国药集团通过“中国生物”微信公众号发表声明,直指国药药材股份有限公司(药材股份)涉嫌侵害其商标权和不正当竞争,并指控药材股份伪造印章等违法行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2月12日及13日分别探访了药材股份的办公地和注册地,发现药材股份早已搬离。
95%客户都是年轻人?陪诊师:不要把我们当成“黄牛”
近日,《上海市老年人助医陪诊服务试点方案》发布,旨在规范陪诊行业的发展。该方案指出,陪诊师需经过培训,运用健康卫生和护理知识协助老年患者就医。然而,陪诊师尚未被列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目前不是法定职业。《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陪诊市场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有陪诊师称95%的客户是年轻人。部分公司已与金融“大厂”合作,抢占高端市场,而中低端市场则以“三无”兼职人员为主。
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最大一笔融资来了 业内人士:2022年到2025年是临床验证的关键阶段
2月10日,脑机接口概念股异动,这背后是上海阶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3.5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创下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行业最大融资纪录。这笔资金将用于加速产品临床试验、新一代技术研发及医疗级MEMS生产基地建设。近年来,国内政策利好频出。专家预测,国内有望在2030年批准2到3个脑机接口产品上市,标志着该领域正步入商业化前夜。
百时美施贵宝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7% 预计今年成熟产品收入至少下降18%
2月6日,百时美施贵宝公布2024年业绩,总营收483亿美元,同比增长7%,研发投入111.59亿美元,同比增长20%。但公司给出的业绩指引低于分析师预估,股价也应声下跌。公司专注肿瘤等五大核心治疗领域,增长型产品贡献近半收入,其中3款实现翻番增长。为应对专利悬崖,公司计划年底前削减15亿美元开支,继续寻找新药物。
核心技术人员何如意辞职 荣昌生物:不会对公司经营造成影响
2月6日晚,荣昌生物发布公告称,执行董事、核心技术人员何如意因个人职业发展原因辞职。何如意曾任多个重要职务,履历丰富,在荣昌生物任职期间,公司研发取得诸多成绩。他还在公司国际化发展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荣昌生物表示,何如意已完成工作交接,其离职不会对公司经营造成影响,公司自有研发团队稳定,研发活动不存在重大依赖个别人员的情形。
诺华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12% Pluvicto成全球核药赛道中首个“重磅炸弹”
近日,全球制药巨头诺华公布了2024年业绩报告,全年实现营收503.17亿美元,同比增长12%。其中,核药领域表现尤为突出,两款核药Pluvicto和Lutathera合计收入突破20亿美元,特别是Pluvicto成为全球首款年销售额超10亿美元的核药。诺华在中国市场表现强劲,收入达39亿美元,同比增长21%,中国已成为其全球第二大市场。
复宏汉霖与Dr. Reddy’s订立许可协议;阿斯利康回应涉嫌偷逃进口税款|医药早参
|2025年2月7日星期五|NO.1复宏汉霖与Dr.Reddy’s订立许可协议2月6日,复星医药公告,控股子公司复宏汉霖与Dr.Reddy’s签订《许可协议》,由复宏汉霖就在研产品HLX15的静脉注射制剂(IV)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