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者”环伺下,西安亦未缺席,12月28日拿出的《西安市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独辟蹊径,以求在另类突围的“数字西安”,也让我们感叹——老陕,原来做起数字经济也这么“硬”!
每经记者 张静 每经实习记者 夏子博 每经编辑 贺娟娟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一个“庞然巨物”正悄然“潜藏”在我们四周。
据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规模预计于今年(2023年)突破55万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41.5%,总量居世界第二。
这一GDP占比,基本与全国整个第二产业持平,且仍在不断“狂飙”,2025年有望达到70.8万亿元。
但硬币的反面——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已让数字经济呈现“房间里的大象”巨物形态。它扑面而来,成为人人不得不面对,又难以彻底驯服的时代机遇。
对此,各地纷纷高屋建瓴地描绘各自的数字蓝图,或为抢抓窗口机遇,抢占先机,亦为避免思想上盲人摸象,防止踩踏风险。
“强者”环伺下,西安亦未缺席,12月28日拿出的《西安市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独辟蹊径,以求在另类突围的“数字西安”,也让我们感叹——老陕,原来做起数字经济也这么“硬”!
西安,凭什么?
数字经济竞争这么激烈,西安凭什么脱颖而出?
先说背景,我国数字经济举世瞩目,但与发达国家仍存差距,存在着数实融合程度偏低、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不足、数字时代竞争规则话语权弱等问题。
例如,我国数字经济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高端芯片、工业控制软件、核心元器件、基本算法等300多项与数字产业相关的关键技术仍然受制于人。
说到这,或许能找到西安数字经济“借道超车”的路径——“硬科技”与“创新”,此间优势,相信关心西安的人均了解一二,这里不再展开说。
仅做数字经济,西安的底子并不算太差:拥有国家第13个超算中心,未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算力达到300P,位列全国前列,亦有空港、陆港这一对双子星,发展数字贸易也算得上交通便利。
西安超算中心 图片来源:陕数协官微
那缘何这些年数字经济似乎“不温不火”?
2021年,西交大教授周晓阳曾向媒体详述道:“陕西的数字经济起步比较晚,在时机上先天就有一点缺陷。而且陕西在数字产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创新还不够,总体来说缺乏一点活力。”
周晓阳还指出,目前陕西本土的数字经济领军企业较少,这是关键问题。
另外,现在数字经济的基础已经有些不同——软件、通讯设备等趋于饱和,竞争激烈,国内更需要硬件“底座”、核心算法等高精尖突破。“再想从消费端或者软件上去做更深层次的文章,对于西安来说想走出出路很难。”一位半导体业内人士表示。
因此,寻找比较优势产业,培育本土领头企业,为数实融合筑牢底座等成为西安“借道超车”的关键。
《措施》中提出,在鼓励支持的方向中重点考虑:锻长板方面,发展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推进数字产业化;补短板方面加强云网、算力等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业、文化、贸易等数字化转型,发展产业数字化等......
最终,西安围绕夯实数字底座、壮大核心产业、深化数实融合、完善数字治理和强化要素支撑5个方面,制定了10条措施,完整版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自行搜索,这里先挑重点——西安发展数字经济,什么产业当重点?哪家企业当龙头?
西安,往哪儿发力?
在数字经济产业链中,集成电路是“底座”,一般来说,这是西安具备比较优势的一环,诸如三星、美光等落地西安外资企业,在集成电路领域均是响当当的头部。
“而现实情况是,跨国巨头都属IDM(垂直整合模式),本身自成体系,前端研发自行设计,再交给自己的配套生产线加工,封装、测试后成品芯片自行销售,本地的配套率其实不高。”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此外,目前外地企业落地西安的很多都是研发中心,对本地作用有限,这也是《措施》中支持外埠企业在西安设立结算中心的考量所在。”
因此,实现数字经济“弯道超车”,西安亟需本土集成电路龙头企业,来串联起中小企业,真正带动当地产业链起势,若能更进一步,近水楼台先得月,融入IDM供应商产业链,延伸跨国资源,岂不一件美事!
至于谁能担此重任,《措施》中点明——支持奕斯伟等龙头企业扩大产能,培育芯派、龙腾等本土企业发展。
提及奕斯伟材料,西安绝对的“明星”企业,是国内少数能量产12英寸大硅片的半导体材料企业,据公开报道,奕斯伟材料一期项目已于 2020年7月投产,目前月产能达近40万片,产能规模国内第一。
更为重要的是,奕斯伟材料产业链、研发、生产基本都在西安,对培育中小企业、形成产业生态意义重大,不仅促进了产业上下游配套环境的形成,还能降低企业成本,吸引更多的关联企业聚集。
西安奕斯伟技术创新中心 图片来源:西安高新丝路科学城官微
我们都知道,西安乃至中国汽车产业“后来居上”的背后逻辑,在于能提早预判技术换代潮流,审时度势“重注“前沿科技,才能以新能源实现“换道超车”。
这套逻辑,放在西安的集成电路产业同样适用。如今,西安要“逆袭”集成电路产业,从传统半导体破局显然更困难,可能事倍功半,为此,《措施》中锚定了一个新蓝海——第三代半导体。
“选择这个赛道,从目前来看其实是非常精准、科学的。”上述人士表示。一方面,全球第三代半导体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家都处于同一起跑线,相比硅基半导体而言,其具有击穿电场高、热导率高、电子饱和速率高等优势,在半导体照明、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移动通信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被称为“未来电子产业基石”。
另一方面,目前,西安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玩家“有芯派科技、西安赛富乐斯、西安华合德新材料等积力待发,研发则有西电、西交大、西安光机所等科研力量,下游应用端则有比亚迪、吉利、华为、中兴、西电集等行业龙头,均为第三代半导体在西安成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
此外,光子产业亦是西安起势明显、潜力巨大的细分赛道,目前,初步统计西安光子产业链规模200亿元,共有200余家光子领域企业,在光电子集成芯片设计和光学材料领域具有领先优势,产业上下游集聚发展态势逐渐显现,对此《措施》实施“追光计划”发展光子产业,将重点支持硅光领域扩能,提升本地配套率。
时至今日,西安的数字经济圈正活跃着一批优秀的高校、企业,领头人,他们成长自本土,十分难得、十分宝贵,“但总体上,数量还不够多,仍需给予时间成长,也期待有更多《措施》带来精准‘靶向提升‘。”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西安的“富矿”
大约半年前,记者曾去参观一家西安本土重型机械厂,50吨的矿车,十余分钟就可落地一台。机器设备高速运转,一辆辆无人智能物料运输车来回穿梭,自动机械臂有序挥动,场面颇是震撼……
而这也说回数字经济的根本——数实融合,服务实体,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带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全面升级,提升经济发展的韧性。
这方面,西安成绩可圈可点,譬如,法士特成功打造了行业领先的数字化智能工厂;陕鼓是工信部确定的全国首批30家“数字领航”企业之一;西安可视可觉公司今年荣获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WIPO全球奖……
上述业内人士指出,“西安工业基础是很不错的,但目前推动数实融合的结症同样在于西安本地缺乏大数据领军企业,且数据库方面现在主流还是用SQL的,微软的,缺乏工业互联网的国产化平台,不仅是西安,全国都有这种问题。”
而工业和制造业是西安绝对“支柱”,亦是国家命脉,因此以智能制造为目标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发展势在必行。
挑战,往往与机遇并存,西安本科高校44所,其中不乏“攻关者”,多家高校覆盖数据库及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设施研究,譬如西交大侯迪教授主攻分布式数据库慢SQL优化、西工大周兴社教授主攻嵌入式操作系统、西北大学朱新懿副教授主攻数据库安全等等……
接下来,“孵化本土有数据库搭建能力的企业,再以市场为导向,加快科研转化,促进煤炭、化工、汽车、医药等陕西传统优势企业与互联网企业深度合作,搭建数字平台、数字工厂,或将是本轮发力重点。“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对此,《措施》中亦有相关提及:将支持鼓励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重点支持一批能源企业的本地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等等……
不难发现,关于数字经济,实际上《措施》中对行业观察十分透彻,均能够敏锐察觉到结症所在,并结合自身禀赋,扬长避短,细读后其实可以发现,每一条其实都有背后的逻辑及立足点,绝对出自“行家里手”。
譬如,大有文章可做的不仅工业端,还有西安丰富的文旅资源,与之对应《措施》中提出通过融入“智慧化”“数字化”理念,助力景区管理能效升级,打造文创产品、数字藏品等产品拓展消费场景,促进数字文化消费。
此外,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下,西安具备通道、产业、外贸等优势,中欧班列长安号、空港航空口岸,都让西安国际贸易通道前所未有顺畅,跨境电商和数字丝绸之路紧密结合,绝对也是一座亟待挖掘的“富矿”,对此《措施》中亦给出对应方案,甚至具体到将支持本土营销服务商易点天下“出海”。
图片来源:西安商务官微
据悉,今年前三季度,西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9%,已超额完成年初目标,核心产业“五上”单位1385家,占全部“五上”单位的13.1%,产业逐渐聚木成林。
城市数字经济“抢位战”大幕已然拉启。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西安结合自身资源禀赋,选择从“夹缝”中开出路,培育本土龙头,搭建产业集群,为数实融合筑牢发展底座,而这对于西安数字经济的“弯道超车”,似乎仅仅只是个开始……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