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增长背后:西安都市圈的下一个风口在这里?
截至2024年12月,西咸新区在西安市乃至陕西省的经济版图中崭露头角。过去一年,西咸新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450家,占全市第一,GDP达到941.2亿元,同比增长5.4%,高于全省和全市水平。西咸新区市场主体总量达85.28万户,同比增长14.03%,新增市场主体20.19万户,占西安市新增量的46.88%。这些成绩的背后是西咸新区对新兴产业的迅速布局和政策支持。例如,西咸新区率先出台氢能产业政策,引入及培育氢能企业65家,并启动全域智能驾驶商业化试点。此外,西咸新区还与西安、咸阳共建8条重点产业链,承接两地产业溢出项目,形成错位互补的发展格局。作为国家级新区,西咸不仅承担着创新试验田的角色,更通过高端医疗、教育、交通等资源的配置,为高端人才提供全方位保障,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咸阳,靠什么拿下全省增速第一?
2024年,咸阳以3001.27亿元的GDP和6.5%的增速拿下陕西增速第一,首次突破3000亿大关。其中,第二产业表现尤为突出,增加值达1113.69亿元,同比增长8.2%,尤其是能化、电子工业分别增长14.4%和8.7%。咸阳北部丰富的煤炭资源(储量110亿吨,年产量6000万吨)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长武县和彬州市在前三季度GDP增速中分别达到13.2%和11.6%,采矿业对长武县的贡献率超过96%。此外,彩虹股份等企业的复苏也为咸阳经济注入活力,预计2024年净利润达12亿至13.2亿元。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高达84.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7%,民间投资增长20.2%。咸阳还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接待游客8602.93万人次,总收入577.38亿元。西咸一体化及西安交大的入驻进一步推动了咸阳的发展,使其在文旅、科技等领域焕发出新的活力。市长冷劲松强调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解决长期围挡等问题,彰显出政府改善民生的决心。
净利超4亿,人人乐2024年要盈利了
2024年1月27日,人人乐(002336.SZ)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盈利4.1亿至4.6亿元,结束了连续三年的亏损。盈利主要得益于年底出售15家子(孙)公司股权及债券,录得投资收益约10亿元,其中2.21亿元转让款项在2024年最后一天到账。然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人人乐仍预计亏损4.75亿至5.25亿元,显示出主营业务并未改善。为避免退市,人人乐采取了多项资产剥离措施。2024年12月,西安配销和西安高隆盛两家子公司分别以8.84亿元高价被剥离,买家分别为西安东和晨升和韩建信诚。西安东和由瑞鹏资产间接持股,与人人乐第一大股东存在关联关系;韩建信诚则由陕西君研投资成员控制,其购置核心资产意在等待增值后转手获利。尽管如此,人人乐仍面临供货商集体诉讼、顾客稀少等问题,经营状况未见好转。目前,人人乐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能否按时收到剩余款项并避免净资产为负值将决定其是否能够留在资本市场。与此同时,商场内的商铺主和员工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继续观望中。
“百亿”董宇辉的陕西版图
过去一年(2024年1月9日至2025年1月8日),陕西潼关出身的董宇辉通过抖音直播间“与辉同行”累计带货超102亿元,成为2024年抖音预估带货销售额最高的直播间。该直播间在过去一年共进行了631场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达46.9亿,订单量超过1.6亿,粉丝总数达5382万。董宇辉还新增了四家新公司,并与西安浐灞国际港签署文旅总部项目合作协议,未来将依托西安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展更多文旅合作。董宇辉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商业成绩上,他还积极推动陕西的农产品销售和地方文旅发展。例如,在陕西专场直播中,丹凤葡萄酒等多款农特产品被抢购一空,带动了当地经济。此外,“与辉同行”正式取得MCN资质许可证,标志着其业务范围将进一步扩展至演出及经纪业务。董宇辉表示,选择浐灞国际港是因为其“一带一路”枢纽优势及丰富的文旅资源,未来双方将在跨境电商、直播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重磅批复!西安明确“新定位”和“新功能”
1月22日,《西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批,西安被定位为陕西省省会、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及国家重要科研和文教中心。这一规划不仅延续了西安原有的历史与文化特色,还突出了“科创”与“枢纽”的新主线。同时,“规划”中,明确要求西安发挥西部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对外交往中心以及国际旅游目的地等功能。
榆林,正在“恶补”软实力
从2025年1月1日起,陕西省榆林市推出一次性生育补贴和育儿补贴政策,以应对人口减少和老龄化问题。根据政策,夫妻双方中至少一方在榆林市落户满三年且新出生子女户籍登记在榆林的,二孩家庭可获得最多11000元补贴(包括一次性5000元及每年3000元育儿补贴至孩子2周岁),三孩家庭最多可获得40000元补贴(包括一次性10000元及每年10000元育儿补贴至孩子3周岁)。此举旨在通过经济激励鼓励生育,缓解人口压力。与此同时,榆林市还推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包括完善生育休假制度、保障女性就业权益、落实税收优惠和住房保障政策等,力求全方位支持生育家庭。此外,为吸引和留住人才,神木市实验中学提供了高达50万元年薪、免费住房等优厚待遇,引发广泛关注。这些举措背后,反映出榆林市希望通过提高软实力,推动城市转型和发展,摆脱对煤炭经济的依赖,提升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258名股民索赔 这家上市陕企回应
2025年1月13日,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258名投资者向航天动力(600343)索赔的案件。航天动力因卷入隋某力“专网通信案”,通过智能数据模块贸易业务在2016年至2020年间虚增营收38.02亿元、虚增利润7213.34万元,被中国证监会处罚600万元,并对相关当事人处以总计1180万元罚款。许峰律师透露,该案件已推进一年多,目前处于调解阶段,若调解不成将很快判决。诉讼时效还有半年,预计会有更多投资者加入索赔行列。航天动力曾依赖政府补助支撑业绩,自2016年起与隋田力合作虚增业绩,导致公司股价持续下跌,2024年度预亏1.7亿至2.02亿元。随着监管趋严,西北地区多家上市公司如*ST宁科、新研股份等也面临类似索赔。航天动力主营不振,扣非净利润连亏7年,未来需关注其能否走出困境。
西安楼市2024
近日,克而瑞陕西发布的《2024西安年度房地产市场形势报告》显示,2024年西安涉宅用地成交建面达1522万㎡,位居全国22城首位。尽管同比下滑12%,西安土拍市场表现强劲,成交金额824亿元,仅次于北京、上海和杭州,排名第四。在楼市深度调整期,西安成为少数新房价格未下跌的城市之一,2024年新房均价为18344元/㎡,同比微涨1%。报告指出,西安已成改善型大城,改善型房源占比近五成,带动房价结构性上涨。然而,2024年新房开盘去化率降至32%,同比下降20%,成交量也有所下降。相比之下,二手房市场成交面积稳步增长至778万㎡,同比增长2%,主要由刚需需求推动。截至年底,西安商品住宅库存量为1063万㎡,去化周期约为15.1个月。未来,预计西安政策或将持续宽松,以稳价保量为目标。
“牵手”高校,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探索科创金融新模式
2025年1月8日,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聚焦光子、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链,签署了《“一链一行”行校合作行动支持省级重点产业链“四链融合”合作备忘录》。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上,三方共同发布了光子、...
这位陕西富豪,“拿下”一家杭州上市公司
摘要生成中...
金花股份,开始在制药主业“狂飙”
截至2024年12月末,陕西老牌上市公司金花股份(600080.SH)位于西安高新区草堂科技产业基地生物医药园的制药厂搬迁扩建项目已建成,并将于2025年全面投产。该项目总投资约7亿元,占地面积119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建成后预计年产能将达到70亿元,利润7亿元。金花股份旗下“金天格胶囊”等核心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但因产能限制,销售一直徘徊在8亿元左右。新项目将大幅提升产能,助力公司实现“二次创业”。此外,金花股份在创新药研发方面也取得重要进展,2024年12月,公司签订3个国家一类创新药研究协议,涉及骨质疏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慢性肾脏病等领域,获批后将在新基地投产。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管理,该项目实现了全流程自动化和可追溯性,成为省市重点观摩项目并获得政策资金支持。公司还与多个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力求在医药大健康领域构建新的增长点。
这家科创陕企,在等一场“绝地翻盘”
12月25日,科创板陕企炬光科技提交了对监管函的整改报告。此前,因股权激励费用核算及募集资金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公司被责令改正,董事长刘兴胜、董秘张雪峰和财务总监叶一萍收到警示函。炬光科技成立于2007年,创始人刘兴胜是海归博士,带领公司在2021年成功上市。由于亏损现状,刘兴胜及其他高管曾主动降薪以应对公司2024年上半年2811.92万元的净亏损。该公司主要从事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元器件及激光光学元器件的研发与销售,属于光子行业的上游领域。近年来,为突破上游市场的瓶颈,公司逐步向中游扩展业务,重点布局汽车应用、泛半导体制程和医疗健康三大领域。2023年,上、中游主营业务收入比例约为78%:22%,到2024年上半年变为67%:33%。其中,汽车应用和泛半导体制程表现较为突出,而医疗健康业务则受市场不确定性影响较大。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炬光科技完成了对瑞士公司SMO的收购,交易金额达5.89亿元人民币。尽管该并购带来了营收增长,但同时也拖累了公司的财务表现,导致2024年上半年再度由盈转亏。并购后,公司正在进行运营整合,包括将纳米压印光学器件生产从瑞士迁移至中国韶关以降低成本。当前,公司正面临巨大的商誉压力和业务挑战,未来能否顺利消化频繁的并购还需长期观察。
“一朵云”,正在改变这家陕西连锁酒店
2024年,中国酒店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数字化转型成为必然趋势。《2024中国数字化转型趋势报告》显示,67.3%的受访酒店计划加大数字化投资,较2023年增长12.2个百分点。陕西老牌旅企西安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西旅股份)旗下的万澳酒店,通过自主研发的“万澳·云”平台,在人、财、物管理上实现全面数字化,涵盖中央预订系统、预订中台及酒店管理系统。该平台不仅提升了运营管理效率,还优化了宾客体验,如通过APP提供会员服务和智能化客房设施。自2020年成立以来,万澳酒店已在10省22市运营80余家酒店,国庆期间入住率高达120%,好评率达98.8%。西旅股份正通过数字化转型与文旅融合,推动陕西旅游行业的整体升级,形成互惠共赢的产业生态圈。
百强陕企4年变局:跌宕与崛起
12月12日,2024年陕西100强企业和民营50强企业榜单公布。榜单显示,陕煤集团、延长石油、陕建集团和陕西有色稳居前四,其中陕煤集团2023年营收达5293.62亿元,与延长石油的差距从2020年的126.08亿元扩大到1645.98亿元。引人关注的是,东岭集团和西安迈科等供应链巨头相继破产重整,退出榜单,而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汽车产业迅速崛起,比亚迪汽车以1679.42亿元营收位列民营企业榜首。此外,成立仅8年的陕西泰丰盛合控股集团跃升至民企第三,营收达713.11亿元,超越多家省属国企巨头。这些变化反映了陕西经济格局的洗牌与转型,传统行业如供应链、钢铁市场缩量,新兴产业如光伏和汽车则迎来增长契机。整体来看,陕西百强企业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总额33285亿元,同比增长8.26%,资产总额达70567亿元,同比增长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