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23强影之路》未来趋势观察:复苏只是开始新力量不再为生存而战

    每日经济新闻 2023-11-04 00:28

    ◎“2035年建成电影强国的重担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使命,历史性地落在了年轻一代电影人的肩上。”

    每经记者 丁舟洋    每经编辑 梁枭    

    从“极寒之地”重回万家灯火,2023年是中国电影产业全面复苏的关键之年。历数前十个月的表现,我们看到中国电影的强劲归来。

    年初,春节档为2023开了个好头。《满江红》《流浪地球2》等多部题材类型各异的影片集中上映,产出票房超67亿元,收获春节档期历史第二的好成绩。中国电影市场一扫去年的颓势,展现出强劲的持续复苏势头。

    年中,中国电影市场迎来一个火热的夏天。《封神第一部》《长安三万里》《孤注一掷》等持续发力,全国单日票房连续72天破亿元,也刷新了全国单日票房连续破亿纪录。一批才华横溢、个性鲜明的青年创作者未来可期。

    2023年过去四分之三,电影市场仍在持续回暖,国庆档票房稳中有升。大众观影需求持续被释放,异地观众购票占比、下沉市场票房成为亮点……

    复苏是开始,还远远没到可以停止努力的时候。11月3日,每日经济新闻与万达电影联合出品的中国电影产业报告《2023强影之路》又一次站上金鸡奖的舞台正式发布。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任仲伦,中国移动咪咕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沈文海,每日经济新闻董事长刘学东(闻达),万达电影执行总裁陈洪涛一同上台,联合发布了《2023强影之路》。

    11月3日,《2023强影之路》在第3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5G数智新时代元宇宙发展论坛”上隆重发布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在谈到宏观政策与总结展望时,报告显示,目前,资本对电影的热情和信心还需较长的恢复期;制片端、市场端票房收益需要更合理的分配规则;科技创新与工业化进程还处于后发位置。

    中国电影产业化才走了二十多年,恢复行业元气、重聚观众之际,还需注重高质量发展、补齐行业短板。在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的道路上,任重道远,但未来可期!

    新力量不再是为生存而战

    一大批优秀电影争先上映,不仅创造了春节档、暑期档的观影热潮和市场增长,更将全国各地不同年龄的观众重新拉回影院,再次建构起中国电影与观众的紧密联系。

    “电影的竞争、市场份额的较量,归根到底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是电影人才的较量。”中宣部电影局常务副局长毛羽在长春“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上的发言中表示,“2035年建成电影强国的重担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使命,历史性地落在了年轻一代电影人的肩上。”

    “新力量不再是为生存而战,而是要成为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新力量;成为完善产业格局、创新发展动能的新力量;成为促进中国电影健康发展、不断进步的新力量;成为改变世界电影一支独大、多样发展影响世界文化的新力量。”毛羽说。

    “我们希望年轻的电影工作者,融入时代洪流,通过电影讲好中国故事,通过电影增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我们希望看到的电影,是在正确价值导向引领下有精彩故事支撑的电影,是在面对复杂生活能够准确表现时代希望和人民期待的电影,是在新鲜的创意中能够塑造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生动人物形象的电影,是在光影奇观里能够闪烁时代思想光芒的电影。”

    中国电影产业正迎来供需双振和新的发展机遇。除了前几年的政策支持外,2023年,全国各地推出多项扶持电影产业发展的措施,为电影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图片来源:《2023强影之路》截图

    资本对电影的投资信心还需修复

    2023年一开年,就出现新片供应极其丰富的情况,优质影片集中释放。此前积压的国产影片集中上映,进口大片持续定档引进。

    “暑期档是今年最大的亮点。”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戴运总结道。“超过5亿人次走进电影院,带来206亿票房,刷新中国影史暑期档纪录。暑期档的火爆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行业信心,电影又重回媒体和大众关注的热点。对我们从业者而言是值得庆幸和高兴的。”

    国庆档整体表现均衡,没有预期中火爆。但到今年10月,2023年中国电影总票房已突破477亿元,超过前三年的年度总票房,市场整体稳步回升向好。在资深电影市场研究专家刘嘉看来,作为产业的供给端,今年影片的特点在于数量丰富,且种类多元,引进片定档的速度明显加快。充分证明中国市场的基础和网络是优质的,市场潜力和观众需求非常旺盛。只要影片从数量、质量、体量上有保证,刺激销售、引领消费就在情理之中。

    对于中国电影产业的未来趋势,《2023强影之路》提出以下观点:

    1.档期均衡调控机制还未成熟,更稳健的复苏呼唤持续性档期

    “好产品与‘周末档’相辅相成,有望带领中国电影市场更快复苏。”刘嘉也表示,近年来,头部国产影片高度依赖春节档、暑期档、国庆档这类大档期,尤其是春节档。大档期一过,影院在周末就会遇到顾客锐减的尴尬局面。如何让周末档热闹起来,并且让这股热度常态化,是当前整个行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未来若能进一步开拓周末档,对制片方和发行公司来说将是很好的机会。

    2.资本对电影的热情和信心还需修复,电影投资成本透明化有利于行业融资

    “在项目融资环节,我们就不具备完备的产业利益分配机制。让很多初期投资者都认为这是个坑。”刘嘉直言,“一部国产头部影片的出品方(含联合出品方)数量动辄十多二十家。这在全球范围内都是罕见的现象。”

    如此多的联合出品方,可以理解为一种风险共担、抱团取暖,但也充分反映出一些深层次问题,比如溢价转让电影投资份额这种电影投资模式。《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曾向一位国内大型电影公司相关负责人了解到投资份额的内幕规则:越晚加投,份额转让的溢价越高,参投方风险越大;对于有票房保障的优质项目,主控方给参投方约定非常低的固定投资回报;对于具有较大不确定的项目,主控方给参投方约定按市场票房来回报。

    3.影院基建已下沉到“毛细血管”,影院开始“卷”的元年

    2023年上半年,全国新建影院的速度有所放缓,而且一些影城是位于县级或以下行政区的,比如银川市永宁县、重庆市巫山县、西藏察雅县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也预计将在2024年实现电影院零的突破。这表明电影市场已逐渐下沉到毛细血管。

    从全行业来看,电影院已从增量市场转化为存量市场。影院龙头企业也将经营重点从开疆拓土新建影院转化为强化经营创新的能力。“今年整个影院行业都在向提升运营能力的方向上转变。2023年才是影院行业真正开始‘卷’的元年。”戴运表示,“影院的投资回报率、单银幕的票房产出比较低,在所有线下业态中也处于低位。所以大家争先补充一些毛利率更高的业态,让影院场景的利用率进一步提升。”

    4.科技赋能助力产业跃升新高度,AIGC是影视制作的效率工具

    在2023年,可以看到短视频对电影营销的影响之深。很多好莱坞佳片在中国市场反响平平,这和其营销方式不能适应当下生态有关。然而短视频宣发也是把双刃剑,创作者不能过分依赖短视频平台的流量效应。

    以ChatGPT为代表的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在2023年成为席卷全球的科技焦点。其在影视行业产生的影响也备受关注,AIGC的运用将提升电影制作的效率,帮助大家提高产能、降低成本。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2023强影之路》之市场:国产片成为票房主力军 新影人力量崛起

    下一篇

    《2023强影之路》之宣发观察:宣传时长变短,预售规模下降,爆款为何却越来越多?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